個人資料
正文

微信:飛虎隊員蹬三輪,其父因他在鎮反被槍斃

(2025-02-08 16:44:06)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_UFN71fmgdHi7OPmxitBqQ

蹬三輪的老人離世,為何中美飛虎隊親自送別?身份令人瞠目結舌

歡迎關注 曆史人物簡史 2024年12月29日 08:18

2010年,在杭州一個十分普通的家庭中,家中一位看上去毫不起眼的老人逝世了。但在這看似極其平凡的人家門口,卻擺滿了各方人士前來祭奠的花圈。那一排排寫著“美國飛虎隊五大隊協會”“台灣中國飛虎協會”“中國飛虎隊紀念館”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各種充滿著曆史氣息字樣的花圈,都時刻在向人們透露這位老人不平凡的身份和經曆。這位生前靠蹬三輪為生的老人有著怎樣驚人的秘密?他曾經有著怎樣不凡的身份?

Image

 

這位老人的名字叫做吳其軺,是福州閩清人,小時候家中條件還算不錯,可以稱得上是鄉紳之家。家中兄弟姐妹眾多,他是最小的一位,排行第十。父親吳鑾仕在當地小有名氣。雖然隻是鄉下的小富之家出身,可是父親讓家中所有的孩子都接受了高等教育,這不要說是在農村,就是在當時的城市裏都很少有如此開明之舉。好的教育帶給小孩們的影響是不用說的,家中幾個孩子都很爭氣,有的成了國際知名大學的教授,有的在學術上成就非常高。在那個動蕩年代,為驅逐倭寇吳鑾仕還親手將兩個兒子送上沙場。其中吳其軺的四哥就是著名愛國將領孫立人手下的大將,後來為了阻止日寇而犧牲在戰場上。他們家族也被稱為《五子七大學,一門雙英烈》。那這個“雙英烈”其中一個指的是吳其軺的四哥,另一個也就顯而易見了,那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吳其軺。

Image

 

吳其軺小時候的原名叫吳其瑤,因為覺得''瑤''是女孩子才取這樣的名字,他自己把''瑤'改'為''軺'',這樣顯得更加英武。

其實吳其軺從小的理想是當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安逸平凡的生活。但後來看到列強在中國境內作威作福,自己心裏做一名軍人的想法開始萌生。到了1936年,吳其軺在青島讀大學的時,偶然的機會看到了黃埔軍校招生的廣告,從此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他心中熱血沸騰,立刻寫信給父親,信中寫到“孩兒隻想殺敵報國,以奪回東三省為誌向”,此時報國心切的他還沒有等到父親回信就毅然從大學退學了。當時國內心懷“航空救國”的有誌青年數量太多,能考上航空學校的,真的可以說是百裏挑一的精英。從小有著良好家教,受過高等教育,身體素質又非常出色的吳其軺毫無懸念的成為了這百裏挑一的其中一員。

Image

 

在校期間吳其軺成績優異,也可以說天賦異稟。畢業以後就直接進入了空軍轟炸區的航空訓練班。隨後他奉命駐守在芷江機場,這時候他的軍銜是上尉。

1941年2月,表現突出的吳其軺被分配到了成都鳳凰山機場的驅逐機總隊,擔任飛行員。就在這一年的6月22日,吳其軺駕駛了一架沒有戰鬥能力的教練機進行疏散任務。當他飛到嘉陵江口的時候,突然遇到了日本的4架戰機,日軍毫無人性直接將吳其軺絲毫沒有反抗力的教練機擊落,擊落後日軍擔心中國飛行員生還,又朝墜機方向扔下一連串的炸彈,硝煙慢慢散去後日軍才離開。這是吳其軺飛行生涯中第一次被擊中,也是唯一一次重傷。吳其軺墜機的消息傳回後,戰友們都以為他就這樣犧牲了,含淚分光了吳其軺留在宿舍的物品作以留念。

Image

 

也許是命不該絕,飛機上的金屬板擋住了子彈,吳其軺隻被4顆彈片擊中,日軍的彈藥一顆也沒有落在他身上。但由於飛機起火後負傷的吳其軺來不及逃跑,身上被燒的通紅,江水都被燒熱了,好在經過的村民及時發現救出了他。

Image

 

此次被日軍襲擊生還的事很快傳開,很快吳其軺被眾人關注。他身材高大相貌儀表堂堂,身上不僅有著書生的儒雅,還有著軍人的堅毅,這兩種氣質都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結合。不少的戰友和長官想要為他做媒,都被他給拒絕了。理由很簡單,吳其軺在自己參軍入伍時,就已經做好了隨時會犧牲的準備,如果娶妻成家怕是耽誤了別人家姑娘,何況現在是國難當頭的時候,他根本沒有心思去考慮個人婚事、兒女私情這些問題。但緣分這個事情很難說,負傷期間他被送到成都養病,在這期間他與一位陸軍少將結為好友。這位陸軍少將的女兒叫石蘊秀,兩人接觸過幾次後石蘊秀被他身上的氣質和愛國情懷感染,漸漸地由仰慕之情轉為了愛慕。吳其軺也沒能逃得過世俗的情竇初開,很快他也愛上了這個女孩。但因為當時中國空軍犧牲人數非常多,女孩希望他能夠轉作文職。可是作為優秀飛行員的吳其軺希望自己能親手把日寇趕出家園,幾經掙紮後他還是拒絕了這份難得的初戀之情,在病好後繼續為國家征戰沙場。

Image

 

但由於這次遇襲,吳其軺身上的坐骨神經被打斷,左腿將會終身傷殘。醫生告訴他:以後連走路會非常困難。當時的政府一聽這消息,他們認為吳其軺應該離開戰場,便給他頒發了殘疾軍人證書 。吳其軺並不甘心自己的報國之心就止於此,為了能重新上戰場殺敵,吳其軺以驚人的毅力每天咬著牙做幾百個康複運動,甚至不聽醫生的勸阻,將最大強度的訓練和壓力都扛在自己身上。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自己的堅持努力下又能重新站立行走。

Image

 

1942年,中方空軍下屬的第五大隊與美軍“飛虎隊”合作,成立了一支中美空軍混合團,吳其軺再次以優異的飛行成績入選。就在這一年,在緬甸的日軍先後攻占了中緬邊境,切斷了國際上對中國援助物資的陸地運輸線。為了保障中國抗戰所需要的物資能安全運輸到戰場上,中美軍方決定開通一條空中航線,也就是著名的“駝峰航線”。

Image

 

這條航線為中國的抗戰事業總共運送了約八十多噸的重要戰略物資,運送人員多達33400多人次。也是世界戰爭史上最艱苦,付出代價最大的航線之一,又被稱為“死亡航線”。就在這條死亡航線上吳其軺先後參加了4次飛越這條航線的工作,憑借著他高超的技術和過人的素質,他每次都能在遭遇險境後沉著應對,最後都化險為夷。在晚年回憶這條最危險的航線時,吳其軺說道,每次飛這條航線的時候,飛機性能差,隻要有一點小差錯都會有墜毀的危險。但是軍人就要有為國殉身的勇氣。

Image

 

1943年,吳其軺轉入由陳納德將軍組建的中美混合聯隊14航空隊,這支部隊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飛虎隊!他在第5大隊中擔任飛行員,至此他也正式成為“飛虎隊”中的一員。

在加入飛虎隊後,吳其軺對日寇作戰更是屢建奇功。在這段時間裏中美聯合戰隊主動尋找日空軍進行決戰,還多次長途作戰,對日軍的機場,戰略倉庫和其他重要的目標突襲,吳其軺作為主力表現十分搶眼、驍勇善戰。在飛虎隊對日軍在武漢的漢口機場進行轟炸行動時,吳其軺藝高人膽大,駕駛轟炸機進行低空轟炸飛行,這一次他就憑一己之力炸毀了日軍停在跑道上的十幾架戰機。

Image

 

在1944年的時候,陳納德將軍到部隊進行視察,見到吳其軺走路一瘸一拐,便詢問緣由,得知他曾經3次在戰場上負傷,又重新返回戰場,不禁被他的愛國熱情和堅強的意誌所感動,特批從戰機上拆下一套座椅送給他。

Image

 

抗戰勝利後,經過統計,身為上尉的吳其軺在飛虎隊總共飛行時間超過800小時,空中作戰88次,共擊落日軍飛機6架,擊傷飛機數量3架,可謂是戰功顯赫。為此,盟軍總部為他授予一枚珍貴的“飛行優異十字勳章”,另外還獲得了集體勳章和航空獎章。盟軍總部還特意寫了一封英文信介紹他的傑出戰功。為此,國民黨晉升他的軍銜為空軍中校軍官。

Image

 

1945年8月15日,日軍宣布投降。中國人民在經過8年抗戰,付出無數先輩的生命終於獲得了勝利。同年9月9日,中國戰區的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舉行。而吳其軺身為中國空軍第5大隊的隊長,帶著他手下所有的隊員,懷著激動不已的心情坐在會場的第一排見證了這一曆史性的一刻。雖然這隻有短短20分鍾的儀式,卻是全體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成果。這也是吳其軺作為中國軍人最感自豪的時刻。

Image

 

1948年,吳其軺在當時全國3000多名的空勤人員中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獲得了美國西點軍校的青睞,由司徒雷登親自為他簽發了照,他前往美國空軍大學開始進行深造。在畢業後他回到國內,這時候國民黨已經開始在解放戰場上節節敗退。不久他就跟隨蔣介石一起退到了台灣。到了台灣後,他十分想念在祖國的親人。這時,他的父親通過秘密關係從香港輾轉給他帶來一封家信,信中父親希望他能回到祖國,為建設祖國出一分力。他收到信後,經過反複思考,決定起義回國。經過詳細的計劃,吳其軺利用他在美國學習過的身份,乘坐當時在台灣進行訪問的美國同學的飛機飛到香港,在那裏和我黨的組織進行接觸,表達了自己投誠的願望。隨後,他在1949年的12月回到了國內。

Image

 

回國後,吳其軺被分配在北京的南苑機場當教官。但是由於那個年代的特定原因,不允許他開飛機。為此,他的內心特別感到苦悶,覺得不被信任,所以他向組織上提出退出軍隊的請求。由於他的英語非常出色,他在離開軍隊後來到了浙江的之江大學擔任了圖書館的副館長一職。也就是在這裏,他終於收獲了愛情。他和妻子裘秋瑾女士相愛。這裏還有一段趣話。前麵我們就說過吳其軺相貌堂堂,他的夫人是倒追吳其軺的。很快他們就有了家庭。可是幸福的時光往往非常短暫。在1951年,他的父親吳鑾仕因為吳其軺和四哥都曾經是國民黨軍官的原因,在鎮反運動中被槍斃了。而吳其軺雖然得以活命,但政審卻因為這個原因反複審查三年都沒有通過,反倒是被關押進監獄,這一關就是20年。牢獄之災讓他一無所有,自己的夫人至此也隻能帶著孩子顛沛流離,安逸平凡的日子一夜之間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清苦、貧寒甚至潦倒都成為了吳其軺一家的標簽。但福禍相依,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正因為吳其軺當時被關在牢裏,才幸運的逃過了噩夢般的十年浩劫。

Image

 

終於過了20年後,飽受牢獄之災的吳其軺從監獄中釋放了。這段經曆將這位曾經的抗戰英雄折磨的身心疲憊。出來後,年事已高的他依舊沒能擺脫身份問題,根本就找不到工作。無奈他隻能在杭州的一家手套廠裏找一份騎三輪車送貨的工作。365天他每天都沒有休息,僅靠著一天1角2分的工資,度日如年。

Image

 

日複一日地靠著他一條殘疾的腿騎著三輪車,將一車車600多斤的貨送到指定貨倉。年近六十的他每天一睜開眼就開始工作,累得腰酸背痛也要做。曾經的抗日英雄卻因為檔案上國民黨軍官的記錄而做這樣的辛苦活。他和妻子帶著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一家四口都擠在租來的隻有12平方的小屋子裏,日子過的十分拮據,如今的生活狀態絲毫讓人不敢相信這是當年那個有著遠大抱負,出類拔萃的飛虎隊員所過的日子。

Image

 

好在蹬了6年的三輪後。到了1980年終於給他平反了。因為吳其軺精通英語,愛好礦石,後來他在浙江大學的前身,也就是當時的杭州大學的做實驗員。這時的他終於等來了平反,終於被國家承認他曾經做出的抗日貢獻。這是一個曾經的軍人最大的榮耀。

Image

 

隨後吳其軺度過了他人生最平凡且最安逸的幾十年。2010年,吳老在家中安詳地走完人生旅途,結束了從王牌飛行員到三輪車夫的坎坷一生。隨著吳其軺的逝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畫上了句號。當年的“飛虎隊”成員已經全部離世,但他們為中國抗戰事業作出的貢獻,曆史將會永遠銘記。他們用他們的一生撰寫了一個時代的故事,他們讓我們明白擔得起多大的苦難,就扛得起多大的榮譽

Imag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