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文科落後別人更遠,至少700年

(2024-12-23 15:33:44)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q-AIg7yNgLUjCMlT4msrBQ

 露洲 露洲宇宙 2023年12月13日 04:05

Image

這幾天關於文理科的討論突然熱鬧了起來,張雪峰說文科生都是服務業,總結起來就是一個“舔”字。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則說,中國的理科落後世界70年,大量內容都是別人200年以前的知識。
倪這段話應該是9月份說的,在一場教育研討會上的演講。雖然也振聾發聵,但當時並沒有引發太大的討論。然後網紅導師張雪峰的“文科生舔科”觀點,比較接地氣,一出來就一鳴驚人。於是倪的“理科70年差距”也被拿了出來,相互照應,相互平衡,確保文理不偏科。
關於中國教育的批評,是一直存在的。隻是倪閩景作為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算是官方人士,所以從他嘴裏說出來,顯得更加擲地有聲。相關視頻的點讚量都已超過十萬加。
如果他的理科落後70年成立的話,那麽相比“舔科”,我覺得還算是比較先進,落得並不算太多。因為中國真正落後的地方其實在文科,與世界先進理念的差距,至少有700年。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說法不服氣,但是需知道,英國十三世紀就開始討論並成功確立了“王在法下”的社會體製。然後十七世紀末,三權分立的政治框架已經逐漸成為一種主流學說,在歐洲社會廣為流傳。緊接著在十八世紀,盧梭更是清晰明確地提出了“主權在民”的理念,為國家的現代化治理指明了方向。
再看我們中國,現在的文科都在教些什麽東西呢?還是跟歐洲中世紀早期的教會學校一樣,雖然也有算術,幾何,音樂,修辭,天文等多元科目,但完全是一種填鴨式的暴力灌溉,要求死記硬背,不準質疑和獨立思考。似乎,在禁欲主義方麵也有輕微的相似。
所以,你覺得我們落後人家多少年,700年算不算過分?這個還是不計入地中海文明的,如果把古希臘的教育理念放在時間軸上作縱向比較,那麽說相差兩千年也不為過。思想自由,學術獨立,我們絕大多數的高校至今都還做不到。
當然,地中海文明算是在地中海覆滅了,被後來的歐洲所繼承,所以跟歐洲相比較就可以,相差個700年,真吃不了多少虧。然後,毀滅地中海的是伊斯蘭文明,直接把曾經人類文明的火車頭給弄成了拖油瓶。更有趣的是,從這次巴以衝突來看,絕大多數中國人又恰恰支持伊斯蘭極端主義,你說尷尬不尷尬?
這也剛好驗證了中國文科的落後性。因為公眾在麵對文化競爭時,沒有絲毫的甄辨能力,完全分不清哪種文化是有益的,是可以普世的,哪種又是有害的,是野蠻落後的。
所謂的文科,首先就是關於文化的科普教育。這裏的文化是指什麽?我估計沒幾個人能難三言兩語就把這個東西表達清楚,但大家可以通俗地理解為,文化決定了你的生活方式,將過什麽樣的生活。
比如從漢王朝開始,中國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因此儒學主張的尊卑等級,三綱五常,和封建祭祀以及厚葬等習俗,壟斷了中國文化,並影響了漢人兩千多年。中國的葬禮之所以這麽麻煩,披麻戴孝,七七喪俗等等,往往把活人整得疲憊不堪,都是拜儒家文化所賜。
因此,政治是決定文化的。而文科的首要目的,就是教育人們去甄別文化的質量,思考哪種生活方式具備普世性。西方崇尚的憲政和自由平等理念,伊斯蘭主張的政教合一和反世俗生活,儒家的忠君思想和三六九等…究竟哪一種更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
中國現在其實就是儒教加西方文明的一種結合物,是國門打開之後,經過漫長的融合與演變,逐漸移風易俗,才一步步出現了現代化的種種特質。但是中國在文化教育方麵,其實還是提倡文化自信的,本質上還在排斥這種交流。
隻是呢,我們在理科方麵達到了西方70前的水平,在物質層麵更天換地了一番,從而掩蓋了精神等其它方麵的不足。甚至是讓一部分人沾沾自喜起來,覺得東升西降了,中國很快要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了。
理科主導物質文明,文科主導精神文明,這種初次工業化帶來的暴發富心態,恰恰就是精神滯後於物質的表現。而且即便每年都有大量的富豪和高材生移民美國,甚至出現大量平民偷渡美國的現象,依然無法阻止他們關於東升西降的臆想,可見精神文明的建設有多滯後。
這就是文科的問題,張雪峰說的“舔科”,真的是話糙理不糙。整個文化領域的風氣很糟糕,大量的“專家”都在盲目鼓吹和歌頌,都在無腦唱衰歐美和抬高自身。長期的反智宣傳,讓公眾對現實失去了理性的判斷。
這種對現實的誤判,事實上也是中國眼下衝破經濟瓶頸的最大障礙。因為你都不願接受高失業率,低收入,巨大的貧富鴻溝等種種事實,還在幻想著超越美國,那你又怎麽可能存在經濟危機呢?
我覺得文科的重要性也應該在理科之上,沒有良好的人文環境基礎,就不太可能出現物理化方麵的重大飛躍。康德作為西方哲學史上的泰鬥,算是西方文科的代表人物,他曾指出兩樣最為寶貴的東西,一是頭頂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
這基本就是文科的價值和責任所在了。
頭頂的星空,代表人類對宇宙和未知領域的探索求知,也是推動文明進步的根源。比如阿利斯塔克和哥白尼這種仰望星空的人,如果沒有他們提出日心說,人類可能就將局限於宗教的宇宙觀,並在“地心說”偏執的自我中心理念中一直愚昧下去。如此,也就沒有了後來彭拜發展的現代科學,和琳琅滿目的科技產品。
而心中的道德律,它的內涵應該更為寬泛。西方早期的文科有個科目叫倫理,是一種涵蓋經濟問題和道德糾紛的學說,應該有點類似於我們所說的“道理”。也就是說,文科存在的意義,是讓這個世界有理可循,讓人們得到“理”的庇護。
因此,一個國家的文科質量,基本決定了當一個人遇到不公之後,是應該找律師還是上微博。當一個母親的孩子在學校無故失蹤或墜亡之後,學校的監控是好的還是恰好在盲區。當一個人在生命垂危之際,卻又沒錢醫治時,他能否捍衛生命權,得到妥善醫治。
這些其實都屬於“理”的範疇,是每個人心目中的道德律。文科的價值,就在於讓“理”變得剛正不阿,行得通,走得下去。所以,中國的文科處於什麽水平,究竟落後先進國家多少年,大家是可以根據切身感受自行判斷的。
中國有句諺語,叫“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既是中國文科的真實處境,也是人們內心對“理”的漠視,和思維野蠻的表現。
因為思維野蠻無視道德律令,然後又因為不追求道德律,所以得不到理的庇護。如此惡性循環,持續了兩千多年,直到被相差70年的理科給粉刷了一番,掩蓋了所有問題,就開始膨脹了。
作者備用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