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微信:8位寧願自盡,也不願投降(共黨)的國民黨將領

(2024-11-11 16:04:07)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li87Do3K5jIl_ghPeZz2Vw

8位寧願自盡,也不願投降的國民黨將領一覽

中肯說 2024年03月22日 07:24

上世紀,多數國軍將領都被我軍俘虜,但仍有八名國軍將領選擇自殺。

解放戰爭開始後,隨著戰場形勢的不斷發展,解放軍的實力逐漸壓過蔣介石的軍隊。

許多國民黨將領要麽看清形勢,選擇起義,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贖罪,要麽被迫投降,選擇保命。

 

然而,在這些國民黨將領中,卻有八位選擇了結自己的生命,以此繼續向蔣介石表忠心,讓人意外。

那麽,這八名將領都有誰?他們為什麽要選擇這種不明智的做法呢?

第一位,就是在宿北戰役中自殺的戴之奇,他早年跟著國民黨軍隊進行過北伐,從軍校一畢業出來就擔任了團長,可謂是前途無限。

 

後來,他跟著蔣介石圍剿中央蘇區,對蘇區犯下累累罪行,並在一次戰役中,被我軍擊中,被迫到後方養傷。

等他養好傷之後,並未回到原部隊,而是直接升遷成為旅長,在蔣介石親信陳誠手底下辦事情。

抗日戰爭開始後,戴之奇又升任副師長,並在上海一帶抵抗侵華日軍,並在後麵參加了多次國民黨舉行的會戰,期間都有著不俗的表現。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戴之奇成了六十九師的師長,這個師是蔣介石進行整編過的部隊,實際上相當於一個軍的規模。

 

當時,我軍在宿北一帶活動,戴之奇帶隊向該地進發,同許多國民黨將領一樣,戴之奇認為國民黨巨大的優勢,共產黨的部隊是不堪一擊的。

導致戴之奇陣前輕敵,被我軍團團圍困,所率領的部隊也被殲滅,而戴之奇自己也選擇自殺。

後來,新中國肯定了戴之奇在抗日中的功績,但他因愚忠而選擇自殺,令人唏噓。

第二位是蔡仁傑,他是國民黨七十四師的副師長,早年的他就讀於黃埔軍校,並在畢業後進入部隊,一步步當上了營長。

 

直到抗日戰爭爆發,蔡仁傑部隊奉命保衛南京,他所在的營防守雨花台,但日軍攻勢淩厲,加之國民黨其餘部隊離開,蔡仁傑的部下全部犧牲在雨花台。

蔡仁傑自己則化裝潛逃回到國民黨部隊,不久又被提拔到團長一職,帶著部隊多次對日作戰,取得耀眼的戰績。

尤其是在多次長沙會戰中,蔡仁傑對日作戰極為勇猛,由此他也被蔣介石所看重,最後被提拔為七十四師的副師長。

在後麵的解放戰爭中,七十四師孤軍冒進,被華野部隊所包圍,蔡仁傑率部屢戰屢敗。

 

在我軍壓縮包圍圈的同時,蔡仁傑的心理防線也在被壓縮,部隊的潰敗與蔣介石所講的並不一致,他的內心產生了動搖。

後來,蔡仁傑認清現狀,知道突圍無望,他選擇了自殺,最終成為了蔣介石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那麽除了這上麵兩位之外,還有那些國民黨將領兵敗自殺呢?

 

上世紀,在我軍與國民黨軍的交戰中,曾有八名國民黨將領選擇自殺。

這些人無一不是對蔣介石愚忠,這些國民黨將領都有誰呢?

第三位就是魯英麟,他很早就參加革命,與傅作義是同學,一開始投身於軍閥勢力中的晉綏軍。

 

經過多年摸爬滾打,在一路做到了師長一職,他也參加過後來的中原大戰,在反蔣聯軍擔任要職。

在後麵的解放戰爭中,魯英麟已經是三十五軍的軍長了,在傅作義麾下任職,但隨著我軍的不斷壯大,他精神內耗極為嚴重。

先是他手下的部隊不斷被解放軍擊潰,讓他時刻高度緊張,甚至有時候連飯都不吃,隨時槍不離手。

 

傅作義對魯英麟打了一番電話,所有相關人員都離開了,隻有他一人在房間內。

 

通完電話之後,魯英麟的反應還算正常,但在隔天的早晨,魯英麟借著巡視警衛營的理由,短暫支開身邊的警衛。

然後快速進入一節車廂,隨後一聲槍響傳出,眾人前往查看,才發現是魯英麟自殺了,一位軍長就這樣倒在了自己的槍下。

第四位是龐仲乾,他是浙江人,又從黃埔軍校畢業,符合蔣介石重用的兩條標準,因此職位得到較快的提升。

在抗日戰爭時期,龐仲乾就已經是集團軍的作戰科科長,不過一年之後就分到了教導團去任職。

 

到1939年,龐仲乾才出任第七師的參謀長一職,隨著部隊多處作戰,到了解放戰爭後期,龐仲乾帶著部隊到了四川一帶。

新中國建立後,解放軍向全國進軍,不久就抵達四川一帶,龐仲乾作為六十九軍的副軍長,整日憂心忡忡。

後來,他的部隊被我軍重重圍困,但他並沒有選擇投降,而是選擇為蔣介石的政權陪葬,選擇了無意義地自殺。

第五位是劉戡,他頗受蔣介石倚重,作為黃埔一期畢業,他從排長一步步升任到整編二十九軍的軍長,實際上的兵力則是一個集團軍。

 

他最先在衛立煌麾下,且衛立煌認為此人過於執拗,認死理,後來在進攻蘇區期間,眼睛受到傷害,成為了蔣介石軍中的獨眼將軍。

而蔣介石對劉戡則是頗為喜愛,甚至把一個德械師交予劉戡指揮,在抗日戰爭中,劉戡作戰勇猛,是國民黨中少數積極抗日的將領之一。

而且他對我黨的進步理念極為支持與認可,抗日時期多次幫助我軍,並表示抗日期間絕不對共產黨下手,但他卻依舊死忠與蔣介石。

在解放戰爭打響之後,劉戡率軍進攻陝甘寧根據地,但由於胡宗南的胡亂指揮,劉戡帶領部隊鑽入我軍包圍圈中。

 

劉戡想突圍,但數次突圍都以失敗告終,他也漸漸意識到,部隊已經陷入了絕境。

解放軍趁勢猛攻,劉戡最後一道防線破滅,劉戡選擇在指揮室用手榴彈自殺,讓人唏噓,本該有著光明前程的將領,就這樣被蔣介石所葬送。

那麽其餘的三人又會是哪些人呢?

 

上世紀,隨著國民黨軍事上的失敗,有著八位將領選擇自盡。

在大多數國民黨將領選著起義或投誠的情況下,這些自盡的將領都會有誰呢?

第六位是郭景雲,是傅作義的嫡係將領,早年在軍閥中逐步擔任營長,後來跟著晉綏軍參加中原大戰。

 

後來在解放戰爭中,隨著三十五軍軍長魯英麟的自殺,郭景雲成為了新任軍長,並對解放軍十分敵視,不同意傅作義和平解決平津問題。

我軍調虎離山,在半路重兵圍困回援北平的郭景雲,即便麵對這樣的情況,郭景雲也依舊叫囂要抵擋到底。

但我軍隻是為了不打,後來,這支部隊反而成了傅作義進行博弈的籌碼,為了向傅作義施加壓力,我軍開始進攻郭景雲所部。

僅僅十六天的時間,三十五軍就被我軍擊潰,郭景雲在絕望中舉槍自殺,他深知對人民犯下罪行,下令部下在自己自殺後,焚燒屍體。

 

但負責這項命令的士兵來不及動手,解放軍就已經進城,郭景雲的屍體一直沒人收屍,好在是冬天,屍體並未腐爛,直到他的女兒親自前來收屍。

第七位是楊幹才,他是軍閥揚森之侄,由於這層關係,楊幹才投身軍旅,並很快就爬到了高位,但與其他官宦子弟不同的是,楊幹才是有一定軍事才能的。

在淞滬會戰的時候,他就帶隊打出亮眼的戰績,不僅收複多處陣地,還轉守為攻,主動進攻打亂日軍的部署,讓日軍不得不重新調整戰略。

川軍之名也在他帶領下被世人所熟知,1939年就成為了陸軍少將,繼續活躍在抗日的戰場之上。

 

後來,解放戰爭打響,楊幹才被蔣介石拉到山東戰場,但對陣不利,楊幹才帶著部隊邊打邊退。

隨即我軍渡過長江,一舉解放南京,還在長江防線上楊幹才大感不妙,並在灣沚與我軍遭遇。

多天的壞消息直接擊垮楊幹才,最終他選擇結束自己生命。

最後一位是傅秉勳,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早年間加入過共產黨,但最後卻選擇死心塌地跟著蔣介石。

 

解放戰爭開始之後,他出任師長一職,但解放軍的強大攻勢讓他屢次敗退,期間曾有人勸他起義,畢竟之前是共產黨員,但被他直接拒絕。

最後,傅秉勳跑到了四川,並在這裏潛伏了起來,並聯係遠在台灣省的蔣介石,宣稱自己可以在四川配合蔣介石反攻,讓蔣介石大為高興。

但很快他的計劃就被我軍知曉,無菌迅速圍剿,傅秉勳最終也隻得束手就擒,然而就在押送的途中,傅秉勳心裏愈發恐懼。

 

而且同隊伍中的一些俘虜不斷散播恐懼言論,導致傅秉勳開始擔心自己的未來,於是在河邊休息的時候。

傅秉勳趁人不注意直接倒在小溪裏麵,小溪並不深,隻能到一個人腰部的位置,但傅秉勳就這樣硬生生把自己淹死,等到其他人員發覺時,傅秉勳已經沒了呼吸。

其實,這些人投降後並沒有生命危險,但他們依舊選擇了最不理智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