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XFYMNIf1E10uM19OLcizag
懶人日記
什麽是“我們”?
我可是“我們”?
我可在“我們”之列?
我確實感覺到了那兒埋藏著一個怪圈。
——史鐵生
今天解決不了的事情
別著急
也不要慌
因為明天也解決不了
隻見人申冤,不見人懺悔!
撈下最近網上有些沉寂了的幾個“熱點”話題:清華才女朱令鉈中毒案,華中農業大學11名碩博士聯合舉報導師學術造假及壓榨學生等學術道德問題,邯鄲初中生虐殺同學案......
事件無需贅述,幾起事件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都出自校園,致害人的瘋狂,受害人的無力,旁觀者的沉默卻是大致相同的。
史鐵生《病隙碎筆》十八、十九章節中寫到,他在陝北農村插隊,在山裏放羊,麵對青天黃土,崖陡溝深,豁然開朗,忽然間就看清了“我們”、“他們”、“你們”的把戲。
史鐵生
病隙碎筆
我不是“我們”,我又不想是“他們”,算來,我隻能是“你們”。
“你們”是可以去打的,但也還不至於就去挨。“你們”是一種候補狀態,有希望成為“我們”,但稍不留神也很容易就變成“他們”。
這很關鍵,把越多的人放在這樣的候補位置上,“我們”就越具有權勢,“他們”就越遭孤立,“你們”就越要乖乖的。
.......
“你們”若不靠攏“我們”,就是在接近“他們”。
“你們”要是不能成為“我們”,“你們”還能總是“你們”?
......
那個越要乖乖的位置,其實是終身製。
讀完這段話,有多少人表示已經看暈在這繞口的文字裏了?
“我們”、“你們”、“他們”代表著不同立場的群體,不同年代下,“我們”、“你們”、“他們”有不同的注解。
在史鐵生成長的年代,“我們”指那個特殊十年中的“加害者”,“他們”是“被加害者”,“你們”是旁觀者;
在人類社會這個大環境下,“我們”是權力者,“他們”是承受者,“你們”是旁觀者;
在當下網絡環境下,“我們”是那些自以為正義的鍵盤俠,是那些無所顧忌的噴子,“他們”是那些被罵得慘無人道的受害者,“你們”是旁觀者;
回到文初的那幾個熱點話題中,“我們”是阻撓朱令案真相大白的幫凶,是縱容學術造假的管理者,是漠視校園霸淩的教育者.....
"他們",是朱令,是那些被壓榨的碩博生,是被同學殘殺的13歲少年.....
"你們",是對受害者心存同情,出於壓力和恐懼,從自我保護角度出發的沉默者,旁觀者,其中有你,有我,有他......
旁觀者若是隨波逐流,不能堅守本心,終有一天會變成“我們”中的一員,但,卻永遠成不了“我們”的核心。
因為,那個越要乖乖的位置,其實是終身製。
累了,就找個沒人認識的地方,當一個廢人。
我家胖子一直教育我,人在外麵遇到事情時,隻要事不關己,就盡量保持沉默。
憤青時的我:遇到不公平的事豈能保持沉默?今日我若冷眼旁觀,他日禍臨己身,則無人為我搖旗呐喊。“你們”若不靠攏“我們”,就是在接近“他們”!
活到50+的我: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對錯之間,充滿變數。“你們”的沉默不代表不作為,在看不清是非曲直的情況下,沉默,也許是最理智的選擇。萬一你選擇錯誤,豈不成了助長壞人囂張氣焰的幫凶?
你看,這就是歲月帶給我的變化,不止於慢慢增添臉上的皺紋,還在日複一日的打磨中,日益圓滑,逐漸加入越來越多的“你們”者的行列。
這是一個被動成長的過程。這樣一想,一個人,什麽年齡最幸福無憂?
人這一生,如果家庭條件尚可,能保你衣食無憂,那真正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大抵有兩個階段:
一個是學前階段,一個是大學階段。學前少不更事自不必說,大學生活一度被稱之為象牙塔中,那是什麽概念,封閉、單純、不勢力。
中間階段讀書的苦,總被年輕人想像成人生最苦的階段,直到步入社會後,經曆過如履薄冰的職場生涯,掉回頭來看,才明白,原來所有的學生時代,都是人生最幸福的時光。
如果你有幸有份穩定的工作,且能堅持到退休,從退休那天開始,你終於擺脫了從無公平可言的年度考核,不再擔心因每年每季度的KPI指標考核帶來的降薪降級,甚至直接被裁掉,恭喜你,你將步入人生另一段幸福時光。
每月拿著穩定的退休工資,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不用再迎合任何人的喜好。
於別人眼中,你已人走茶涼,已經是一個沒有任何可利用價值的廢人。
沒關係,我就想當一個廢人!一個不被任何人看到的廢人!
你發現嗎
人生氣的時候不會哭
隻有委屈才會
早上出門上班,走過老爸家的小區門口,胖子問我:這幾天你爸給你打電話了嗎?
前幾天胖子給我爸送去了電餅鐺,東西放在了他家門口就走了,我打電話過去告訴老爸,然後再沒有然後了。
這些天,所有的聯係,好像都是我主動的,人家,除了有事想起我以外,其餘的時候,都當我是空氣。
以前我是真的生氣,因為我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麽他對兩個女兒態度差別如此之大?
現在我不想這些了,這就如“我們”、“你們”和“他們”一樣,現實中“我們”的心裏,是不允許“你們”存在的,要麽是“我們”自己人,要麽就是“他們”,直接將你劃入對立麵去。
從這個觀點出發,政治也好,經濟也罷,這,就社會規則秩序中暗藏的準則。
在我爸的潛意識裏,“我們”中沒有我,我們站在不同的陣營裏,立場不同,態度當然有異。
所以,就這樣吧,我不生氣,也不委屈。
當年來山東的時候,一家四口,現在還有三個人,卻每每讓我覺得更像是我一個人的獨行。
自古聖賢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學問。
哈哈,我又開始阿Q啦!
今天,給大家公布昨天的答案:
昨天的問題是——告訴我,你第一看到的是什麽?我看到的是一個女人臉,你呢?
A、女人臉
今天再帶來一個小測試,繼續娛樂一下:我的選擇是兩隻睡覺的小貓咪,你們選擇的是啥呢?答案明天揭曉。
曆
史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