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武大女學生深度揭露大學露骨生活

(2024-07-27 12:09:30)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bbmjddZK1rkUGQi-kr1pxA

武大女學生的深刻反思:深度揭露大學露骨生活

山人 百家棋苑 2022年07月15日 05:55

 

Image

一篇萬言長帖《一名大學畢業生的反思》曾經備受中國人關注。一時間對於教育質量的討論再次達到了一個高度。帖子如此之長恐怕會花費你的一些時間,但可以保證,真正將該帖完整讀完,你一定會為作者所寫的最露骨的大學生活所揪心不已。

 

五年多以前,我進入了全國重點名牌大學:武漢大學讀書。我抱著最理想的熱情,以為從此走上了一條報效祖國,報效父母的人生坦途,以為我的人生即將要大展宏圖!一年半以前,我自以為已經看清了中國大學的本質,不願意再繼續自欺欺人地“學”下去,主動放棄了學校保研的名額,退出了用青春和熱血換取一紙毫無真實內容和分量文憑的遊戲,退出了中國虛偽可笑的“精英學曆社會”。周圍的人都認為我瘋了,鬼迷心竅阿了。到底是我瘋了,還是這個社會瘋了?精神缺乏、遊戲成風、學生忙著貼金、老師忙著項目――你認識這樣的大學麽?
 
Image
武漢大學校園

當我從那古樸典雅的建築旁走過,再深入到自己的學習環境和學校其他地方後,我發現這個地方與我之前在書中讀到的寧靜的大學校園不同,這裏各色人等紛紛擾擾,大小汽車進進出出,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商業海報或者廣告,草坪上遛狗的大媽悠然自得。那種在中小學可以聽到的琅琅書聲在大學裏卻寥寥無幾,大學怎麽竟然不如小學?這些大學生們都不讀書麽?我很困惑。
 
在正式開始上課之後,我更加見識了大學裏很多人是怎麽樣上課的:早晨上課鈴響了之後有很多人穿著拖鞋邊吃早點慢悠悠地晃進教室,吃完早點後看看上麵的老師,講得沒意思,於是爬著再補一覺。有的學生幹脆一睡不起,大學裏有句話是這樣流傳的:“一覺醒來一看表十點了,繼續睡到十一點半,起來連早點、中飯一起吃了。”
 
Image
 
晚上十一點後,應該是夜深人靜、正值休息的時候,如果你此時走進大學裏的男生寢室,你絕對可以看到他們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打遊戲、玩麻將或者是看武俠小說,好不熱鬧。鮮見一起讀書、共同討論人生智慧的場景,相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學生去網吧包夜,或者在寢室聯機打遊戲,他們的日常交流溝通內容就是遊戲,以至於很多學生迫不得已,為了和同寢室的哥們“打成一片”而“學習”打遊戲。遊戲已經成為了大學裏男生的主要“學習內容”,而且不少人發奮用功地學習了四年。當我第一次在高我一級的學長寢室樓裏看到淩亂的宿舍,散發著異味,一抬頭就會看到一個蓬鬆的腦袋和迷離的眼神,我的靈魂被震撼了!我的心中真的不敢相信,這就是武漢大學的學生?空洞的眼神昭示著靈魂的無知和內心的空虛,在終日遊戲的日子裏打發自己的青春歲月!這是大學生麽?這些人就是“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習的新一代?我的內心裏有一個強烈的聲音告訴我:我絕對不要成為這個樣子!
 
我的一個同學,從大一到大四,四年的時間,除了考試和教室見個麵,其他時間全部在寢室打遊戲或者看武俠,反正大學裏也沒有人管。後來因為掛科太多被學院勸退,家長過來求情延緩時間,但於事無補,遊戲照打不誤,直到大四時無法畢業。
 
Image
 
另外一個同學,也是因為打遊戲掛科太多被勸退,母親來到學院跪在學院領導麵前說:“我自己在家裏吃剩的菜葉在供他讀書,求你們給他一次機會吧!”當時我聽到學院領導講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我的內心很受震撼。父母吃菜葉供孩子在城市裏打遊戲,混日子?還要求情“給機會”?給他繼續遊戲的機會嗎?都說可憐父母心,我想起我辛勤勞作的父母,我想起那千百萬把孩子送進大學的天下父母,他們都以為自己的子女在大學裏“努力學習”,辛苦地賺錢,無私地供養兒女“上學”,讓他們解除“後顧之憂”,不用擔心生活的問題。殊不知如今大學校園裏,有多少人是在遊戲人生。用我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一位同學的話來說:“如果他的媽媽來在大學住一個星期,就一定會讓他退學回去”。因為在中國“上大學”,可能是人生中一段最輕鬆愉快的時光了。大家可以遊戲,看電視,逃課,武俠小說,這是很多大學男生的全部生活。
 
女生呢?看韓劇,不少女大學生的主要學習內容就是看韓劇等各種連續劇,感情劇,一部接著一部。你能想象這就是“我的大學”麽?很不幸的,這一切都是真實的,而且就發生在武大這樣的名牌重點大學裏。這些人考上大學的時候都是家裏的驕傲、很多同學眼羨的對象,可是為什麽他們在風華正茂的青春時代裏,行為如此令人費解?當時的自己不得而知。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這樣混日子,大學裏還是有很多人依然比較用功地學習,但是他們也一樣困惑:讓他們努力學習的原因主要是“恐懼”和壓力:怕找不到好工作,怕考不上研究生。大家都聽說就業很困難,武大每年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都很多,因此不敢“放縱”自己。但是很少有學生努力學習是因為追求智慧,追求真理,為國為民而學。這些用功的學生雖然沒有“遊戲人生”,但是卻生活在沉重的壓抑心理狀態下,思維往往呆滯,慢慢地走上一條被大學生們嘲笑的“越學越傻”的“傻博士”道路。
 
Image
武漢大學
 
實際上,每年大學裏自殺的大學生,往往不是“不用功”的“壞學生”,而是這種心理嚴重壓抑,用功學習的“好學生”。他們一樣,從一進大學開始就碰到很多無法解決的困惑,同時被灌輸著一些所謂“正確的發展方向”,他們隻是願意服從這些“權威結論”,以自我的壓抑而不是以心靈的呼喚來“學習”,這難道就真的比“玩遊戲”“看影碟”更好嗎?大學的學習到底是要達到什麽目的?大學生們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
 
照本宣科的老師一學期也見不到幾次,首先是專業的學習讓人迷惑:很多老師照本宣科,大學裏麵真正關注教學、關心學生,有上課水平的老師越來越少了,不知道老師都在忙些什麽。老師的本職工作應該是傳業授道解惑,可是有的老師一個學期學生也見不了幾次,派他的研究生來上課。後來我才明白原來他們都在忙著自己的項目和課題。大一的時候,我們通信工程專業有個博導帶物理,學生的評價是這樣:“還博導呢,都博成個啥了?講得稀裏糊塗,還經常不來上課。”
 
大學選用的教材令人費解,明明有很好的全國通用教材,比如高等數學的同濟五版,卻偏偏要選用自己學校編的教材,艱難晦澀,連選用的習題都是曆年研究生考試的數一類,可能是編排教材的老師想提前讓我們進行考研準備吧?後來才知道學校選用這種“自編教材”的原因,是老師們因為要“評職稱”。需要“科研成果”,就東拚西湊的亂編一些“教材”來“完成任務”,這種放到書店裏根本沒有人會要的垃圾教材,他們就利用自己教學的權利,發給大學生們上課用。
 
據說老師們也很可憐,每年都要完成所謂的“科研成果”,要寫論文,出書來完成任務,否則就可能降職。有些老師沒辦法就自己花錢在外麵找刊物發表文章,這種可以不花錢出教材,讓學生買單的事情也很容易理解了。
 
大學裏的學生生涯,除了要求學生的專業學習之外,鮮有啟迪心靈的聲音,更重要的是缺乏指導大學生人生發展與定位的課程,能夠讓大學生明白自己為什麽學,為什麽活的課程。我自己學習的專業是電子信息科學類,和很多同學一樣,我在必修的公選課如高等數學等認真學習,但是我在每天的專業學習之外內心十分彷徨,我不知道這個專業適合不適合自己,不知道這個專業意味著什麽?不知道這個專業的社會發展方向和主流是什麽?也不明白這個專業培養的目的是什麽樣的人才要求?我不知道該怎樣進行大學的學習,更不知道前麵的路在那裏。我該怎樣去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理想?我碰到過很多的大學生也是如此。他們對於自己所選擇的專業了解甚少。
 
其實我覺得老師也根本不了解這些專業到底要做什麽,後來知道大學裏的管理人員,看專業叫什麽名字容易吸引學生,就改個名字。看什麽專業熱門好找工作,就趕快“上馬”一個專業,拚湊一些“課程”出來糊弄人就完事了。很多學生隻是為了就業的方便而“選擇專業”,但是當他們真正想去定位自己的時候,就反而陷入了“專業思維”而不能自拔。
 
Image
武漢大學
 
多數人隻是為了一份工作而讀一個熱門的專業,卻忘了去關注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綜合能力的培養和理想的思考。我開始了解大學的起源、存在的意義,那就是大學應該是一個社會的良知和思想發動器,大學應該為這個社會培養具有正義、勇氣和智慧的學子,在他們走上社會之後能夠有能力去逐步改善這個社會中不好的東西,促進社會的發展,並不斷致力於人類物質社會的改造,以及科學、藝術文學等精神文明的探索和提升。
 
讀懂“大學”,我發現“做學問”在大學也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那麽在大學,我能夠專專心心去做一個學者嗎?在不斷地閱讀和思考中,我對於大學的認識也越來越多,我也開始明白為什麽這個曾經安靜和充滿追求智慧風氣的象牙塔越來越千奇百怪。商業中逐利的浮躁氣息充斥著整個校園,學術與商業的掛鉤和教師職稱評定的畸形化,使得大學校園裏越來越多的老師不重視教學而忙於自己的項目,忙於發表論文。因為有了論文,有了項目,才會有職稱和金錢,才會有房子、車子和各種名譽,這樣的老師那裏有時間去傳業授道解惑呢?但是現在的大學校園裏,基本上都是這樣的老師。因為“理想型”的老師注定要被現實“淘汰”。
 
Image
易中天
易中天,1947年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知名作家、學者、教育家。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係,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2年起任教於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係 。
易中天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曆史學等研究。著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作品。
 
別的學校不了解,但是全國有名的易中天,在武大的時候卻因為個性獨特,不願流俗而被排擠,出走廈門大學。後來是學生們敬仰的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哲學教授趙林也要離開武大,引起學生轟動。後來據說校長看民意沸騰,才執意挽留趙林老師,勉強留了下來。但是根子上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因為我最近又聽說專注學問的知名哲學教授鄧曉芒要去華工。一個文科教授,卻要離開以文科著名曆史悠久的名牌大學,寧願去一所工科大學任職,武大到底怎麽了?珞珈山還是個做學問的地方嗎?
 
Image
武漢大學教授趙林
趙林,武漢大學哲學學院二級教授,國家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委員。
 
四大名嘴的尚重生教授也說:當年與他一起留校任教的早期很多有才華的老師,都離開武漢大學了。而且很多離開了大學,離開了學界。難道在中國,學者之路也同“從政”之路一樣,是一條不可行的“夢幻之路”?中國之大,放得下一張安靜的書桌嗎?
 
我很不安地探討自己從事“學問之路”的可能性。越來越多地發現:所謂的“名牌大學”裏,真正的學問根本沒有地位。老師不關心學問和學習。在這樣的大學裏,缺乏真正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因為老師在大學裏其實是“弱勢群體”,他們被一群根本不懂教育的教育官員們“管理”著,迫於生存壓力,為了職稱,為了提級,為了飯碗等等,不得不向畸形的評定機製屈服。能夠獨立思考和具有獨立人格的老師,可能根本就不見容於這個教育官僚體製。連知名的教授如趙林,鄧曉芒都不得不屈服於“體製”,連四大名嘴尚重生都不斷地抱怨無法發揮所長,我一個小小的後生,真的能在“學問”的路上實現理想嗎?
 
很多博士生導師會派自己的研究生替代自己給本科生上課,自己忙項目,當老板,追逐金錢和權力地位,這與“官場”和“商場”又有什麽不同呢?真正的不同,就是這裏更虛偽,貼了一張“教育”的皮,所以更害人。
 
校長把老師當打工仔,誰也不關心學生。大學的領導不關心學問,他們不關心教師,僅僅是把教師當做打工仔。他們也不關心學生,不理會學生的願望和要求。很多管學生的“大學領導”在學生麵前高高在上,一副“官員”的樣子。他們也不關心自己的畢業生到底受不受社會的歡迎,不關心學科的設計是不是符合教育和社會的要求。他們隻關心“如何保住位置”,“如何撈取好處”,如何“買賣文憑”,如何與社會上的官員們“交易”。
 
學校的老師告訴我:武漢大學授予了很多官員“特聘教授”的頭銜拉攏他們,還送出大量的“博士學位”給各級官員,僅僅因為他們是有實權的“官員”,學校願意“證明”他們“很有學問”,讓他們撈一筆“學問資本”。這些都是公開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前幾個月武漢大學的兩個校領導被抓,其中一個還是享有“國家榮譽”的獲獎“傑出領導”,這暴露了大學一係列問題的冰山一角,據說出事以後,很多有實權的“大學領導”們都惶惶不安,生怕有一天查到自己頭上來。我相信這不是武漢大學一家的事情,可能其他大學更腐敗。可是,我關心的是:這說明了什麽?這樣的大學,難道真的有“大學精神”嗎?真的是一個我要做學問的地方嗎?
 
為什麽說中國缺乏真正的教育?德國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經如此說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人們適應傳統的世界,不是著眼於實用性的知識和技能,而要去喚醒學生的力量,培養他們自我學習的主動性,抽象的歸納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們在目前無法預料的種種未來局勢中,自我做出有意義的選擇。教育是以人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價值的體現。問一問親愛的朋友們,在中國目前的小學、中學和大學校園裏,有這樣的教育麽?沒有,中國太缺乏真正的教育、缺乏真正的大學了!
 
Image
張載銅像
張載(1020—1077),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鳳翔郿縣(今陝西省寶雞市眉縣橫渠鎮)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稱作“橫渠四句”,因其言簡意賅,曆代傳頌不衰。
 
同時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是怎樣做的,宋朝一代大儒張載曾如此說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從此以後,這句話成為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共識,而現在,我們的社會中有多少這樣的學者?我們的大學裏有多少這樣的教授和博導?我們可以看到為各種利益集團說話的所謂“專家”,可以看到為了金錢奔波在官場和商場的教授和博導。現在我們的社會很多人都在一味地追求金錢作為人生最高目標,從讓我們痛恨的房地產商到現在的醫院,從老師到賣奶粉的,很多人都忘了自己本職工作的職業道德,一味地拜金。缺乏文化和責任的富人們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越來越高的交易成本和越來越多的危害。
 
國內的老百姓需要耗費兩代甚至三代人的積蓄去買一套房子,就因為一些人昧著良心攫取高額利潤,而讓多少大學生一畢業就要麵臨這個嚴峻的人生大事,房子真的值那麽多錢麽?孟子曾經告訴過我們:上下交征利,國危矣。三鹿奶粉、各地不斷的兒童血鉛案例已經用血的事實不斷地印證著這句話,而我們的社會還需要多少這樣的例子來喚醒大家:如果僅為了錢而忘記了道德,昧了良知,我們的社會將走向何方?在這麽一個逐利的社會裏,究竟還有多少中國人會靜下心來學習和傳承我們博大精神的傳統文化?《老子》、《論語》、《大學》、《金剛經》、《資治通鑒》等等,這些經典的遺產我們繼承了麽?我們該怎樣把這些東西交給我們的下一代,如果不能交給,如果不能完成五千年裏中國文化的傳承,我們何以有顏麵自稱為中國人?
 

學校缺乏真正的教育導致了社會上很多人盲目逐利、精神空虛、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傳統文化精髓遺失,後麵兩者又反過來影響著學校的教育,如此的惡性循環回把我們帶向哪裏?我們的後代將會生存在一個什麽樣的社會裏?究竟是這個社會在瘋狂地走向一個危險的境地,還是我是一個瘋子在危言聳聽?

 

 

 

Image

 

免責聲明平台重在分享,除署名外其餘內容均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版權屬於作者,如有侵權煩請聯係刪除。 

Imag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