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微信朋友圈
有意思,在加州聖何西(San Jose),逛到一個小展覽館,關於越南的。原來是紀念南越政權死去的將士們,也就是我們所說西貢政權,這個政府存在了20年,從1955到1975。上個世紀70年代初,在南沙群島,同中國進行一埸海戰。
圖上的人頭像,都是死於1975年,被越共槍決掉的。
起初來到聖何塞看到在公共軌道交通裏就注有越南語的標識就可以了解到:這是一座越南裔很多的城市。
至於越南裔在當地究竟是有多大影響力的群體呢?當地擁有的五個以上的越南語電視台似乎就是答案
電視上隨機翻到了五個越南語的電視台,在還沒有深入探索這座城之前就已經可以感受到濃鬱的移民文化氣息
海外的華人聚集區一般叫做唐人街,而越南人聚集處都叫作“小西貢”這也看得出來移民海外的越南人多數來自越南南方,這其中跟越戰也有著深深的淵源
小西貢的建築主體一般都是黃色,因為西貢的建築普遍都是法國殖民時期留下的黃牆,而且南越的國旗也是黃色,所以這些細節無不在表達著對故國的思念
小西貢坐落在颶風的過境處,好似75年時一陣狂風席卷西貢一般
也是在這裏,我第一次見到了野生的加拿大鵝,就這樣肆無忌憚地闖進西貢
小西貢的旁邊有一座名叫KELLEY的公園,公園的西南角有一處很多元化的區域,裏麵有各種移民背景文化的主題展覽館
比如這種建在西洋建築裏的祠堂
葡萄牙曆史展覽館
和旁邊的小西貢最相匹配的、也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越南博物館。博物館占地非常小,外觀看上去如同法國在越南殖民時期建造的小型別墅
向別墅門口走近,兩畔會穿過一大片草坪,草坪上擺著時刻提醒著那一代越南南方人失去家園的往事的紀念碑
畢竟越戰拖拖拉拉打了快二十年,對越南這片土地以及逃出來的人的心理留下了較深的痕跡
博物館內部的展品全部是紀念南越的點點滴滴,以及七五年在南部發生的一場改變了中南半島的風波,興旺苦的永遠是百姓,而逃出來的人肯定非富即貴,但獲得了自由的代價就是一切又要重新開始
在這裏仿佛會有一種錯覺:越南共和國還存在著
在美越南裔每逢傳統節日也會熱鬧慶祝
離開西貢,進入小西貢
想象一下生活十幾年的環境充滿了戰火,頭頂戰鬥機飛過時常投下炸彈與地下的地雷讓死亡時常在你麵前橫掃,北部的士兵以不可阻擋之勢步步逼近,這時候是留下還是逃走,甚至永遠不再回來才能保全性命
在語言不通的大洋彼岸重新開始,身無分文,身上的行囊隻有穿在身上的衣服,是一種什麽樣子的生活?
這些隻有在美越南裔可以回答。海外的越南人是一群多民族且有生機的擁有一百五十萬數量級的群體,他們豐富且複雜的閱曆足以解釋成為美國人的意義
——翻譯自圖中的看板
越南奧黛商店
奧黛是越南風格的旗袍,一般在重要的場合是女生最合體的服飾,學生時代女孩子普遍都是穿純白色的奧黛作為學生服
午飯就在小西貢解決了。雖然我們常用越南粉來代指在越南的招牌食物,可真的細究這個粉會發現,裏麵也大有門道
當時的一道燙牛肉米粉,價格直逼20美元,當時外麵雨還不斷,可以吃一頓帶熱湯的確實好幸福,但這個價格真的非常美利堅。比較意外的發現是美國的越南粉裏麵配的豆芽相比於亞洲的來說個頭非常的粗壯,哪怕味道相差無幾,真的是一方水土養一方菜
小西貢旁還有一處日本友誼公園
公園當時並沒有開放,通過門外的柵欄向裏窺探,感覺這裏的日本味道還算正,畢竟這裏是聖何塞,一座和日裔很有淵源的城市
聖何塞擁有著美國最大的三個日裔社區之一
社區公告欄上有很多茶道、空手道等課程的信息,以及盂蘭盆節日的遊行召集活動通知
並非木質的房屋暴露了這裏不是日本的事實
地麵上也填滿了日本元素的彩繪
位於日裔社區中心的佛教寺廟相對來說就原汁原味許多
節日慶典必會經過此地,也因此起到了凝聚日裔的精神效果
這裏用餐付賬的方式也和日本一樣會用一個方托盤,隻是一份豬排飯配味噌的套餐在大洋彼岸瞬間身價翻倍
畢竟漂洋了上萬公裏,最初來這裏的亞裔們從登上這片土地到定居再到紮根再到繁衍,都經曆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自己本國的人想象不到的艱辛
美國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熔爐,來自全世界的移民都在這裏聚集,這也使得美國公民有著充足的與全世界文化接觸的機會,主流的昂撒人似乎也不擔心外來文化會入侵會反噬,畢竟昂撒人在三百年前也不過是當初這片土地的外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