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朝鮮之所以能活到今天...在於它的鄰國是我們

(2024-03-03 14:05:44) 下一個

1) https://mp.weixin.qq.com/s/RcXx_I0DpR-DVgrLObSCQQ

朝鮮說它也是民主國家

 葉寧拙筆 葉寧說 2024-02-12 20:30 

Image

什麽是民主?在朝鮮國內,統治者所製定的任何合理的不合理的法規都是民主的,都是合乎人民意識的。而任何有可能會危及統治的一切訊息都是賣國反人民的。

 

朝鮮憲法有看上去極其完善的選舉法,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是國家元首,由最高人民會議選舉產生,任期4年。兩千萬人口的朝鮮當年選出了一位隻有二十多歲的偉大領導人真乃慧眼識珠。

 

幼子金正恩為什麽能成為朝鮮的王

 

Image


在我們看來朝鮮的最高領袖明明就是世襲而來,開國的金日成傳給了兒子金正日,再到現在孫子輩的金正恩。而朝鮮國內不乏一些無恥洗地的知識分子,他們總有一套理論來替自己的主人洗白吹捧,他們最擅長的一套話術就是拿國情說事,各國國情不同所以政治製度不同。

 

但是正常人都知道朝鮮統治者不可能征求民調問人民想要什麽製度,而1948年聯合國基本法所界定的人權宣言概念顯然要求了任何製度的一些底線。其中第十條規定:人人完全平等地有權由一個獨立而無偏倚的法庭進行公正的和公開的審訊,以確定他的權利和義務並判定對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這一條朝鮮就根本做不到,因為這條宣言的前提便是國家要有基本和有監督的司法機構

 

Image

 

第十三條:人人有權離開任何國家,包括其本國在內,並有權返回他的國家。咱們中國人都知道朝鮮半島幾乎隻有逃離朝鮮的朝鮮人,而沒有“北上”的韓國人。

 

第十九條:人人有權享有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此項權利包括持有主張而不受幹涉的自由;通過任何媒介或不論國界,尋求、接受和傳遞消息與思想的自由。朝鮮人民甚至不知世界為何物,記得之前看過一朝鮮華僑的故事,一少校軍銜的朝鮮海關檢查,他問華僑:朝鮮對中國的貿易是否占到中國貿易總額的百分之三十?華僑沒有好意思駁他的麵子,隻是說那倒沒有。他追問,那是不是起碼占東北的百分之七十?華僑沒好意思說出口打擊他,因為不到中國的百分之一。

 

怕是晚清政府在國際貿易、技術交流、報刊發行、民間管控各個領域也要比朝鮮更加進步,朝鮮之所以能活到今天,最重要的理由在於它的鄰國是我們。

 

Image

 

朝鮮大概率已出現饑荒,供給製崩潰

 

朝鮮 · 目錄
上一篇幼子金正恩為什麽能成為朝鮮的王下一篇朝鮮是亞洲曾經最富裕的國家,依靠大哥二哥走向巔峰

配給製度崩潰:朝鮮民眾對金氏權力世襲的不滿加劇!

曆史潭 2024-02-15 08:27 

Image

 

Image

 

韓國統一部6日發布《朝鮮(朝鮮)經濟社會實況調查報告》,顯示對“白頭血統”金氏家族世襲政權持消極態度的朝鮮民眾,正日益增加。

 

據《韓聯社》報導,統一部對2013年至2022年期間棄朝投韓的6351名“脫北者”進行深度訪談,並據此發布上述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至2020年的脫北人員中,“棄朝(朝鮮)前認為應維持白頭血統領導體係”的占比僅為29.4%;與2000年以前脫北人員高達57.3%的占比,已大不相同。

 

“白頭血統”指的是朝鮮前領導人金日成在長白山(朝鮮稱白頭山)抗日打遊擊的“神聖革命血統”,也是朝鮮權力接班人的必備條件。

 

與此同時,2000年以前脫北人員回答“棄朝前反對白頭血統領導體係”的占比僅為22.7%;但2016年至2020年間脫北人員的占比已升至53.9%。

 

2011年至2015年間的脫北人員中,回答“棄朝前認為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繼承權力並不正當”的占比為47.9%;2016年至2020年間脫北人員的占比微幅升至56.3%。

 

統一部對此表示,雖然脫北者和朝鮮全體居民對金氏家族世襲的看法應有所區別,但從脫北人員看法的變化趨勢可以推測,對金氏家族世襲正當性抱持不滿的朝鮮居民正日益增加;尤其是對基於“白頭血統”組成領導體係的看法,已出現明顯裂痕。

 

2024年1月25日,據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稱,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在妙香山主持召開了黨政治局擴大會議。

 

金正恩在會上公開承認地方配給製崩潰的實際情況稱:“無法保障地方人民基礎食品和初級生活必需品的順利供應。”

1月23日至24日,朝鮮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在妙香山主持召開了黨政治局擴大會議並稱:“無法保障地方人民基礎食品和初級生活必需品的順利供應,這是黨和政府絕對無法回避的嚴重政治問題。”

 

也就是說,金正恩親自並公開承認了地方配給製崩潰的實際情況。而且這也是金正恩首次在地方,而非平壤勞動黨大廈召開黨政治局會議。

 

這也意味著地方民心十分不穩。

 

主要是因為外部“要不到飯”,朝鮮需要500萬噸糧食每年,每年缺口是100萬噸,以前靠美國韓國給,現在沒了,糧食直接少了五分之一,所以之前才一直叫囂著要“統一韓國”。

 

本質上,是韓國右翼總統不給糧食了,之前都是靠韓國溫和派在救濟,現在是一點糧食也不給了,水下核試驗也不給,這次真沒轍了……


朝鮮居民閱讀的《勞動新聞》25日刊從頭版到第五版使用了五個版麵刊登了金正恩的“妙香山黨政治局擴大會議”發言。

 

Image

 

恩批評幹部稱:“有部分政策指導部門和經濟機關用找不到現實性、革命性的可能性這樣的話搪塞。”

 

其實,在整個朝鮮隻有條件具備的幾個市郡建設了地方工業工廠,其餘的市郡態度消極,隻是匆忙做著今後的建設準備。

繼去年底的最高人民會議之後,金正恩在此次勞動黨會議上再次強調“地方發展20×10”。即每年在20個郡建設現代地方工業工廠,10年內提高全國朝鮮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他表示:“黨中央將根據地方發展政策執行情況,對道、市、郡的黨負責秘書的黨性、人民性和責任性進行評價。”

 

他要求政治局成員各自負責一個市、郡。也就是說,如果今後成果不達標,將予以追責。

但專家們普遍認為,這項計劃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原因是建設工廠所需的材料、電力等嚴重匱乏。

在朝鮮,道路、住宅、電力等全部基礎設施都集中在特權階層居住的平壤。城鄉差距巨大,以至於被稱為“平壤共和國”。

在20世紀90年代的“苦難行軍”時代,朝鮮的國家配給體製實際上已經崩潰,在那之後,大部分朝鮮居民不再依靠配給,而是通過黑市自行獲取所需的糧食。

 

在2005年10月宣布糧食配給製正常化以後,也隻有平壤等部分地區恢複正常配給。

 

在2009年11月貨幣改革以後,朝鮮為了重啟計劃經濟,曾嚐試恢複國家配給網,但也僅以城市勞動者、黨員等為中心進行糧食分配。

關於當天的會議召開場所,朝鮮僅提及了妙香山,並未公布具體地點。從《勞動新聞》發布的照片來看,是一座配備可容納數百人的會議室的現代式建築。

 

據曾訪問過該地區的韓國政府高層官員稱:“據我所知,在妙香山附近,除了過去金日成去世的特閣以外,並沒有可容納數百人的建築”,“如果不是特閣,可能是進入金正恩體製後新建的建築。”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