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微信:張忠謀:我最重要的身份是“美國人”;如果我們想扼殺他們,中國真的無能為力

(2023-08-11 08:11:33) 下一個

1) https://mp.weixin.qq.com/s/n6PhURsD9PTTVQrQ4kIw2A

張忠謀最新采訪:我最重要的身份是“美國人”

紐約時報 江海白 2023-08-05 09:56 

按:從紐約時報這篇采訪報道可以看到,美國傑出的半導體企業家張忠謀,對中國半導體產業是如何嚴防死守的。所以,千萬不要對這個美國人有任何幻想。

1、最近,紐約時報在辦公室對張忠謀進行了三個小時的討論,張先生明確表示自己是美國人——他於 1962 年獲得了美國公民身份——當時他創立的公司正處於美國與美國之間技術冷戰的中心。美國和中國,盡管科技領先地位的競爭愈演愈烈,但他並沒有給中國太多獲得半導體霸主地位的機會。

2、“我們控製了所有的瓶頸,”張說,他指的是美國及其芯片製造盟友,如荷蘭、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如果我們想扼殺他們,中國真的無能為力。”

3、如果說全球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是一係列高風險的撲克遊戲,那麽他就是經營賭場的安靜人。

4、四年後,張先生成為了美國人,他認為這是最重要的身份

“自從我來到美國並於 1962 年入籍以來,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國人,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他說。

5、張先生表示,他並不擔心美國的政策阻止中國企業獲得尖端半導體技術。

“我認為這還是可以的,”他說,不過他指出美國公司將失去業務,而中國將找到反擊的方法。

Image

在一間俯瞰台北周圍叢林覆蓋的山脈的木板辦公室裏,張忠謀最近拿出一本印有彩色圖案的舊書。

它的標題是“Introduction to VLSI System”,這是一本研究生水平的教科書,描述了計算機芯片設計的複雜性。92歲的張先生滿懷敬意地舉起它。

“我想告訴你這本書的出版日期,1980 年,”他說。他補充說,時機很重要,因為這是他拚湊起來的拚圖中的“最早的一塊”——這不僅改變了他的職業生涯,也改變了全球電子行業的進程。

張先生從教科書中獲得的見解看似簡單:微芯片作為計算機的大腦,可以在一個地方設計,但在其他地方製造。這個想法違背了當時半導體行業的標準做法。

因此,在54歲的時候,當很多人開始更多地考慮退休的時候,張先生卻走上了將自己的見解變成現實的道路。這位工程師離開了美國,搬到了台灣,並在那裏創立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該公司不設計芯片,但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尖端微處理器製造商,客戶包括蘋果和英偉達等。

如今,這家部分因教科書而存在的公司已成為一家價值 5000 億美元的巨頭,生產應用於 iPhone、汽車、超級計算機和戰鬥機的最先進的芯片。其飛機庫大小的芯片工廠(稱為晶圓廠)非常重要,以至於美國、日本和歐洲都向台積電尋求在其附近建造這些工廠。過去十年,中國也大陸投入了數千億美元來重現台積電的輝煌。

張先生不可思議的創業之旅幫助台灣成為一個經濟巨人,重組了電子行業的運作方式,並最終描繪了一個新的地緣政治現實。這讓張先生和他創建的公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他職業生涯的暮年,一個寧願留在陰影中的人反思了他所建立的東西以及不再能夠處於雷達之下意味著什麽。

“這並沒有讓我感覺特別好,”(“It doesn’t make me feel particularly good,”)張先生說,他於 2018 年退休,但仍然出現在台積電的活動中。“我寧願保持相對默默無聞的狀態。”(“I would rather stay relatively unknown.”)

最近,紐約時報在辦公室對張忠謀進行了三個小時的討論,張先生明確表示自己是美國人——他於 1962 年獲得了美國公民身份——當時他創立的公司正處於美國與美國之間技術冷戰的中心。美國和中國,盡管科技領先地位的競爭愈演愈烈,但他並沒有給中國太多獲得半導體霸主地位的機會。

“我們控製了所有的瓶頸,”(“We control all the choke points,” )張說,他指的是美國及其芯片製造盟友,如荷蘭、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如果我們想扼殺他們,中國真的無能為力。”(“China can’t really do anything if we want to choke them.”)

十幾位熟悉張先生的人(其中許多人是台積電的同事)表示,他通過一絲不苟、固執、信任他最優秀的員工,建立了這家公司,並在策略上擊敗了三星和英特爾等巨頭。擁有無限的野心,並在正當的時候采取大膽的行動。2008年金融危機後,台積電陷入困境,他在77歲時重新出任首席執行官,帶領公司渡過難關。

《芯片戰爭》一書的作者、塔夫茨大學弗萊徹學院國際曆史副教授克裏斯·米勒 (Chris Miller) 表示:“他可能是芯片行業中唯一參與該行業創建的人。” “他不僅仍然留在這個行業,而且處於這個行業的中心和頂端,這是非凡的。”

要了解科技行業的未來,至關重要的是通過張先生的視角了解世界,以及他如何在其他人沒有做出的情況下做出最初的賭注。與當今的科技大亨——例如埃隆·馬斯克和馬克·紮克伯格公開考慮過籠鬥——不同的是,張先生表現得更加克製。如果說全球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是一係列高風險的撲克遊戲,那麽他就是經營賭場的安靜人。

 

一、差點進入汽車行業

張先生1931年出生在中國大陸。18歲之前,他曾在6個城市生活過,轉過10次學校,經曆過廣州和重慶的轟炸,並在二戰期間隨家人逃離日本占領的上海,穿越前線。1948 年,當他與家人來到香港時,他們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1949年,張先生移居美國,就讀於哈佛大學,然後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學習機械工程。1955年,當他兩次未能通過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資格考試時,他決定去看看就業市場。

“很多年後,我考慮不去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計劃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運!” 他在自傳中寫道。

其中兩個最好的報價來自福特汽車公司和Sylvania(一家不太知名的電子公司)。福特向張先生提供了每月 479 美元的工作機會,讓他在底特律的研發中心工作。盡管被該公司的招聘人員所吸引,Chang 先生還是驚訝地發現這個報價比 Sylvania 每月 480 美元的價格低了 1 美元。

當他打電話給福特要求提供匹配的工作機會時,原本友善的招聘人員變得充滿敵意,並告訴他不會再多得到一分錢。Chang 先生接受了 Sylvania 的工程工作。在那裏,他了解了晶體管,這是微芯片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那是我半導體職業生涯的開始,”他說。“現在回想起來,這真是一件好事。”

在 Sylvania 的三年時間打開了大門,並鞏固了張先生對半導體的熱情。但西爾瓦尼亞(Sylvania)陷入了掙紮,給他上了一課,告訴他後來如何管理台積電。

“從一開始,半導體行業就是一個快節奏、無情的行業,”張先生在自傳中談到西爾瓦尼亞最終的崩潰時寫道。“一旦落後,追趕就變得相當困難。”

1958 年,他跳槽到了一家新興的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 (Texas Instruments)。這家位於達拉斯的公司“年輕而充滿活力”,許多員工每周工作超過 50 小時,並在辦公室過夜。四年後,張先生成為了美國人,他認為這是最重要的身份。

“自從我來到美國並於 1962 年入籍以來,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國人,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他說。

張先生成為德州儀器當時舉世聞名的半導體業務的支柱。突破不斷。20 世紀 70 年代,該公司生產了一種可以合成人聲的芯片,從而誕生了著名的 Speak & Spell 玩具,這是一種幫助兒童拚寫和發音的手持設備。

“這就像卡米洛特(Camelot)一樣,但時間並不長,”他說。

20 世紀 70 年代末,德州儀器 (TI) 將重點轉向新興的計算器、數字手表和家用電腦市場。當時負責半導體業務的張先生意識到自己的職業生涯正接近“死胡同”。

是時候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了。

 

二、將拚圖拚湊在一起

如果說促成台積電創立的第一個拚圖是教科書,那麽第二個拚圖則是張先生在德州儀器公司工作結束時的一段經曆。

20 世紀 80 年代初,德州儀器 (TI) 在日本開設了一家芯片工廠。生產線開始生產芯片三個月後,該工廠的“良率”是該公司德克薩斯州工廠的兩倍。良率是一個關鍵統計數據,指的是生產中產生了多少可用芯片。

張先生被派往日本解開良率之謎。他發現,關鍵在於員工,高素質員工的流動率出奇地低。

但盡管德州儀器公司盡了最大的努力,但還是無法在美國找到同等水平的技術人員。在美國一家工廠,主管職位的最佳候選人擁有法國文學學位,但沒有工程背景。先進製造業的未來似乎在亞洲。

1984 年,張先生加入了另一家芯片公司通用儀器公司,第三塊拚圖也隨之水到渠成。他遇到了一位企業家,後來他創辦了一家隻設計芯片而不生產芯片的公司,這在當時並不常見。他發現了一個被證明具有持久力的趨勢:如今,大多數半導體公司都設計芯片並將製造外包。

這最後一件作品恰逢台灣從勞動密集型重工業經濟向高科技經濟轉型。當台灣官員著眼於發展半導體產業時,他們要求已享有芯片專家聲譽的張先生領導一家加速創新的研究所。

因此,1985 年,時年 54 歲的張先生離開美國,前往一個他隻通過多次參觀德州儀器 (TI) 工廠才知道的地方。

“我當然沒有計劃在台灣待這麽長時間,”他說。“我以為我可能幾年後就會回去,我真的沒有計劃成立台積電,在台灣成立任何公司。”

張先生抵達後幾周內,被稱為台灣科技發展教父的政府官員李國廷(原文有誤,應該是李國鼎)要求他使台灣主導的芯片項目在商業上可行。

當張先生評估台灣的優勢和劣勢時,他感覺到了一個機會。“我的結論是,台灣更像日本,而不是美國。”他在談到他在德州儀器日本工廠的經曆時說道。

1987年,張先生創立台積電。他的商業模式很清晰:台積電將為其他公司製造芯片,而不是設計它們。這意味著它隻需要贏得業內人士的支持,然後專注於它最擅長的領域——製造業。

張先生從一開始就計劃讓台積電進軍全球市場。他在公司引進了台灣少見的專業管理體係。為了營造國際化環境,內部溝通均使用英語。

事實證明他的願景是有預見性的。隨著半導體的生產變得更加複雜和昂貴,隻有少數公司有能力嚐試。製造芯片涉及數百個步驟,這些步驟利用先進的激光和化學操作來為電子信號創建微小的路徑,從而為計算機進行最基本的計算。成本是天文數字。

多年來,張先生一直堅持下去,而其他人則退出了。如果台積電能夠吸引足夠的客戶,利用規模經濟,它就有機會擊敗英特爾和三星。

1997年,張先生聘請了新的發展研究主管蔣尚義。他告訴蔣先生將台積電與行業領導者英特爾進行比較。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第一,不擇手段,”張先生說。

蔣先生很驚訝。“要成為第一,你的花費必須是你的下一個競爭對手的三倍,”他回答道,暗示領先地位將是一個過於崇高和昂貴的目標。

“可能是三倍,但我確實想花足夠多的錢,讓我們成為第一,”張先生說。即使在 2005 年辭去台積電首席執行官職務並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之後,他也準備保持耐心。

 

三、拿下蘋果合同

2009 年 4 月,憤怒的台積電員工——其中許多人最近被公司解雇——在台北安靜的大直住宅區的一個綠樹成蔭的操場上建立了一個抗議營地。他們就站在張先生的高檔公寓樓下的街上。

天黑後,抗議者在滑梯和叢林健身房旁邊推出睡袋,用一塊寫著“台積電謊言謊言謊言”的大牌子遮住自己。縱觀台積電二十多年的曆史,台積電從未裁員。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張的繼任者Rick Tsai,開始解雇員工。

當時 77 歲的張先生決定不能再袖手旁觀。他收回了自己的工作,重新聘用了蔡解雇的人才,並將台積電的支出增加了一倍多。

由於該行業正處於艱難時期,此舉並未得到投資者的讚賞。台積電前投資者關係負責人伊麗莎白·孫(Elizabeth Sun)回憶起她對這個消息的反應:“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我想用頭撞牆。”

但賭注得到了回報。2010年,張先生接到了電話,這將推動台積電的增長,並鞏固其對三星和英特爾的領先地位。蘋果公司高級副總裁傑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通過張先生的妻子Sophie Chang取得了聯係,她是蘋果最大組裝商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的親戚。

這次通話讓他們四人在周日共進晚餐,第二天就變成了談判。蘋果曾與三星合作生產其為 iPhone 設計的微芯片,但它正在尋找新的合作夥伴,部分原因是三星已成為智能手機的主要競爭對手。台積電不與客戶競爭,因此在該合同中處於有利地位。

討論持續了幾個月。“合同本身非常複雜,”張先生說。“我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

Image

蘋果一度宣布暫停談判兩個月。張先生聽說英特爾可能會介入。

由於擔心,張先生飛往舊金山會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庫克向他保證了這一點。在 2013 年的一次采訪中,時任英特爾首席執行官的保羅·歐德寧 (Paul Otellini) 表示,他拒絕了為 iPhone 製造芯片的機會,因為蘋果不會支付足夠的費用。

張先生不會犯同樣的錯誤。蘋果要求比其他公司更好的條款和更低的價格,但他明白合同的規模將有助於台積電超越競爭對手。這是他從比爾·貝恩那裏學到的教訓,比爾·貝恩在德州儀器公司創立了谘詢公司貝恩公司。

2) https://mp.weixin.qq.com/s/28OJhkzsK_uuZSSA4-kXiA

張忠謀最新采訪:如果我們想扼殺他們,中國真的無能為力

芯榜 2023-08-05 02:46 

報名提醒

2023 中國汽車半導體新生態論壇
8月10日,無錫)

Image

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

編譯紐約時報

 

在一間俯瞰台北周圍叢林覆蓋的山脈的木板辦公室裏,張忠謀最近拿出一本印有彩色圖案的舊書。

 

它的標題是“Introduction to VLSI System”,這是一本研究生水平的教科書,描述了計算機芯片設計的複雜性。92歲的張先生滿懷敬意地舉起它。

 

“我想告訴你這本書的出版日期,1980 年,”他說。他補充說,時機很重要,因為這是他拚湊起來的拚圖中的“最早的一塊”——這不僅改變了他的職業生涯,也改變了全球電子行業的進程。

 

張先生從教科書中獲得的見解看似簡單:微芯片作為計算機的大腦,可以在一個地方設計,但在其他地方製造。這個想法違背了當時半導體行業的標準做法。

 

Image

 

因此,在54歲的時候,當很多人開始更多地考慮退休的時候,張先生卻走上了將自己的見解變成現實的道路。這位工程師離開了美國,搬到了台灣,並在那裏創立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該公司不設計芯片,但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尖端微處理器製造商,客戶包括蘋果和英偉達等。

 

如今,這家部分因教科書而存在的公司已成為一家價值 5000 億美元的巨頭,生產應用於 iPhone、汽車、超級計算機和戰鬥機的最先進的芯片。其飛機庫大小的芯片工廠(稱為晶圓廠)非常重要,以至於美國、日本和歐洲都向台積電尋求在其附近建造這些工廠。過去十年,中國也大陸投入了數千億美元來重現台積電的輝煌。

 

Image

 

張先生不可思議的創業之旅幫助台灣成為一個經濟巨人,重組了電子行業的運作方式,並最終描繪了一個新的地緣政治現實。這讓張先生和他創建的公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他職業生涯的暮年,一個寧願留在陰影中的人反思了他所建立的東西以及不再能夠處於雷達之下意味著什麽。

 

“這並沒有讓我感覺特別好,”(“It doesn’t make me feel particularly good,”)張先生說,他於 2018 年退休,但仍然出現在台積電的活動中。“我寧願保持相對默默無聞的狀態。”(“I would rather stay relatively unknown.”)

 

最近,紐約時報在辦公室對張忠謀進行了三個小時的討論,張先生明確表示自己是美國人——他於 1962 年獲得了美國公民身份——當時他創立的公司正處於美國與美國之間技術冷戰的中心。美國和中國。盡管科技領先地位的競爭愈演愈烈,但他並沒有給中國太多獲得半導體霸主地位的機會。

 

“我們控製了所有的瓶頸,”(“We control all the choke points,” )張說,他指的是美國及其芯片製造盟友,如荷蘭、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如果我們想扼殺他們,中國真的無能為力。”(“China can’t really do anything if we want to choke them.”)

 

十幾位熟悉張先生的人(其中許多人是台積電的同事)表示,他通過一絲不苟、固執、信任他最優秀的員工,建立了這家公司,並在策略上擊敗了三星和英特爾等巨頭。擁有無限的野心,並在正當的時候采取大膽的行動。2008年金融危機後,台積電陷入困境,他在77歲時重新出任首席執行官,帶領公司渡過難關。

 

《芯片戰爭》一書的作者、塔夫茨大學弗萊徹學院國際曆史副教授克裏斯·米勒 (Chris Miller) 表示:“他可能是芯片行業中唯一參與該行業創建的人。” “他不僅仍然留在這個行業,而且處於這個行業的中心和頂端,這是非凡的。”

 

要了解科技行業的未來,至關重要的是通過張先生的視角了解世界,以及他如何在其他人沒有做出的情況下做出最初的賭注。與當今的科技大亨——例如埃隆·馬斯克和馬克·紮克伯格公開考慮過籠鬥——不同的是,張先生表現得更加克製。如果說全球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是一係列高風險的撲克遊戲,那麽他就是經營賭場的安靜人。

 

Image

位於台灣新竹的台積電創新博物館。1987年,張忠謀創立台積電時,他的腦海中已經清晰了商業模式,並計劃讓台積電進軍全球市場。

 

Image

差點進入汽車行業

 

張先生1931年出生在中國大陸。18歲之前,他曾在6個城市生活過,轉過10次學校,經曆過廣州和重慶的轟炸,並在二戰期間隨家人逃離日本占領的上海,穿越前線。1948 年,當他與家人來到香港時,他們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1949年,張先生移居美國,就讀於哈佛大學,然後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學習機械工程。1955年,當他兩次未能通過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資格考試時,他決定去看看就業市場。

 

“很多年後,我考慮不去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計劃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運!” 他在自傳中寫道。

 

其中兩個最好的報價來自福特汽車公司和Sylvania(一家不太知名的電子公司)。福特向張先生提供了每月 479 美元的工作機會,讓他在底特律的研發中心工作。盡管被該公司的招聘人員所吸引,Chang 先生還是驚訝地發現這個報價比 Sylvania 每月 480 美元的價格低了 1 美元。

 

報名提醒

2023 中國汽車半導體新生態論壇
8月10日,無錫)

Image

 

當他打電話給福特要求提供匹配的工作機會時,原本友善的招聘人員變得充滿敵意,並告訴他不會再多得到一分錢。Chang 先生接受了 Sylvania 的工程工作。在那裏,他了解了晶體管,這是微芯片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那是我半導體職業生涯的開始,”他說。“現在回想起來,這真是一件好事。”

 

在 Sylvania 的三年時間打開了大門,並鞏固了張先生對半導體的熱情。但西爾瓦尼亞(Sylvania)陷入了掙紮,給他上了一課,告訴他後來如何管理台積電。

 

“從一開始,半導體行業就是一個快節奏、無情的行業,”張先生在自傳中談到西爾瓦尼亞最終的崩潰時寫道。“一旦落後,追趕就變得相當困難。”

 

1958 年,他跳槽到了一家新興的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 (Texas Instruments)。這家位於達拉斯的公司“年輕而充滿活力”,許多員工每周工作超過 50 小時,並在辦公室過夜。四年後,張先生成為了美國人,他認為這是最重要的身份。

 

“自從我來到美國並於 1962 年入籍以來,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國人,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他說。

 

張先生成為德州儀器當時舉世聞名的半導體業務的支柱。突破不斷。20 世紀 70 年代,該公司生產了一種可以合成人聲的芯片,從而誕生了著名的 Speak & Spell 玩具,這是一種幫助兒童拚寫和發音的手持設備。

 

“這就像卡米洛特(Camelot)一樣,但時間並不長,”他說。

 

20 世紀 70 年代末,德州儀器 (TI) 將重點轉向新興的計算器、數字手表和家用電腦市場。當時負責半導體業務的張先生意識到自己的職業生涯正接近“死胡同”。

 

是時候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了。

 

貝恩先生當時是波士頓谘詢集團的顧問,他在張先生旁邊的一間辦公室裏工作了近兩年。他分析了德州儀器公司的生產和銷售數據,並認為該公司生產的產品越多,其業績就越好。

與蘋果公司的交易完成後,張先生借了 70 億美元來建設生產數百萬個 iPhone 芯片的產能。

隨後幾年,蘋果再次短暫轉向三星生產 iPhone 芯片,但台積電成為其主要芯片製造商。蘋果現在是台積電最大的客戶,約占營收的20%。

即使現在,張先生對台積電客戶的言論仍然持謹慎態度。在他的辦公室開始講述有關蘋果的故事後,他想知道自己是否說得太多了。

“我不認為我已經超出了蘋果公司對告訴你的內容的限製。”他說。

蘋果現任首席運營官威廉姆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張先生“將半導體行業推向了新的領域”。

2018年,86歲的張先生再次退休。那時,台積電已經在其他公司落後的地方取得了成功,大規模生產了帶有DNA雙螺旋大小的電子通路的芯片。這讓張先生相信他已經實現了台積電的一個關鍵宗旨:技術領先。

 

四、推動人工智能革命

張先生台北辦公室的牆上掛滿了與世界領導人的獎項和合影,其中一幅漫畫描繪了他與芯片公司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的密切關係。

如果說蘋果推動了台積電的發展,那麽張先生則幫助英偉達成為全球最重要的人工智能芯片設計商。漫畫講述了這個故事。20世紀90年代中期,當英偉達還是一家初創公司時,黃先生致信張先生,詢問台積電是否會生產其芯片。與黃先生通話後,張先生同意了。

“我喜歡他。”張先生談到黃先生時說道。

張先生抓住了這個機會,幫助推動了美國的人工智能革命。憑借台積電的製造,英偉達成為全球最重要的AI芯片設計商。像生成人工智能這樣的突破依賴於大量的 Nvidia 芯片來尋找大量數據中的模式。

在 2018 年張先生退休聚會上的演講中,黃仁勳表示,如果沒有台積電,英偉達(現在價值 1 萬億美元)就不會存在。黃先生送給張先生的漫畫上有一段題詞:“你的職業生涯是一部傑作——一部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

對於張先生來說,這部傑作的最後一個音符尚未演奏。對於一個九十多歲的人來說,他很健康,盡管幾年前在他的心髒中植入了支架後,他就不能再抽煙了——這曾經是他在照片中的標誌。

在他的辦公室裏,他仍然保留著一台彭博終端。他還定期在台灣各地公開露麵,討論全球政治和經濟。和許多人一樣,他擔心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發生衝突,盡管他認為發生這種對抗的可能性很低。

張先生表示,他並不擔心美國的政策阻止中國企業獲得尖端半導體技術。

“我認為這還是可以的,”他說,不過他指出美國公司將失去業務,而中國將找到反擊的方法。

隨著談話的結束,張先生表示,由於台積電麵臨地緣政治挑戰,他對自己無法掌握主導權感到有些遺憾。但他表示,他在 2018 年退休的時間是合理的,這是由技術而非政治驅動的。

“我確實確信我們已經取得了技術領先地位,”他當時說道。“我不認為我們會失去它。”

2) https://mp.weixin.qq.com/s/28OJhkzsK_uuZSSA4-kXiA

張忠謀最新采訪:如果我們想扼殺他們,中國真的無能為力

芯榜 2023-08-05 02:46 

報名提醒

2023 中國汽車半導體新生態論壇
8月10日,無錫)

Image

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

編譯紐約時報

 

在一間俯瞰台北周圍叢林覆蓋的山脈的木板辦公室裏,張忠謀最近拿出一本印有彩色圖案的舊書。

 

它的標題是“Introduction to VLSI System”,這是一本研究生水平的教科書,描述了計算機芯片設計的複雜性。92歲的張先生滿懷敬意地舉起它。

 

“我想告訴你這本書的出版日期,1980 年,”他說。他補充說,時機很重要,因為這是他拚湊起來的拚圖中的“最早的一塊”——這不僅改變了他的職業生涯,也改變了全球電子行業的進程。

 

張先生從教科書中獲得的見解看似簡單:微芯片作為計算機的大腦,可以在一個地方設計,但在其他地方製造。這個想法違背了當時半導體行業的標準做法。

 

Image

 

因此,在54歲的時候,當很多人開始更多地考慮退休的時候,張先生卻走上了將自己的見解變成現實的道路。這位工程師離開了美國,搬到了台灣,並在那裏創立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該公司不設計芯片,但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尖端微處理器製造商,客戶包括蘋果和英偉達等。

 

如今,這家部分因教科書而存在的公司已成為一家價值 5000 億美元的巨頭,生產應用於 iPhone、汽車、超級計算機和戰鬥機的最先進的芯片。其飛機庫大小的芯片工廠(稱為晶圓廠)非常重要,以至於美國、日本和歐洲都向台積電尋求在其附近建造這些工廠。過去十年,中國也大陸投入了數千億美元來重現台積電的輝煌。

 

Image

 

張先生不可思議的創業之旅幫助台灣成為一個經濟巨人,重組了電子行業的運作方式,並最終描繪了一個新的地緣政治現實。這讓張先生和他創建的公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他職業生涯的暮年,一個寧願留在陰影中的人反思了他所建立的東西以及不再能夠處於雷達之下意味著什麽。

 

“這並沒有讓我感覺特別好,”(“It doesn’t make me feel particularly good,”)張先生說,他於 2018 年退休,但仍然出現在台積電的活動中。“我寧願保持相對默默無聞的狀態。”(“I would rather stay relatively unknown.”)

 

最近,紐約時報在辦公室對張忠謀進行了三個小時的討論,張先生明確表示自己是美國人——他於 1962 年獲得了美國公民身份——當時他創立的公司正處於美國與美國之間技術冷戰的中心。美國和中國。盡管科技領先地位的競爭愈演愈烈,但他並沒有給中國太多獲得半導體霸主地位的機會。

 

“我們控製了所有的瓶頸,”(“We control all the choke points,” )張說,他指的是美國及其芯片製造盟友,如荷蘭、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如果我們想扼殺他們,中國真的無能為力。”(“China can’t really do anything if we want to choke them.”)

 

十幾位熟悉張先生的人(其中許多人是台積電的同事)表示,他通過一絲不苟、固執、信任他最優秀的員工,建立了這家公司,並在策略上擊敗了三星和英特爾等巨頭。擁有無限的野心,並在正當的時候采取大膽的行動。2008年金融危機後,台積電陷入困境,他在77歲時重新出任首席執行官,帶領公司渡過難關。

 

《芯片戰爭》一書的作者、塔夫茨大學弗萊徹學院國際曆史副教授克裏斯·米勒 (Chris Miller) 表示:“他可能是芯片行業中唯一參與該行業創建的人。” “他不僅仍然留在這個行業,而且處於這個行業的中心和頂端,這是非凡的。”

 

要了解科技行業的未來,至關重要的是通過張先生的視角了解世界,以及他如何在其他人沒有做出的情況下做出最初的賭注。與當今的科技大亨——例如埃隆·馬斯克和馬克·紮克伯格公開考慮過籠鬥——不同的是,張先生表現得更加克製。如果說全球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是一係列高風險的撲克遊戲,那麽他就是經營賭場的安靜人。

 

Image

位於台灣新竹的台積電創新博物館。1987年,張忠謀創立台積電時,他的腦海中已經清晰了商業模式,並計劃讓台積電進軍全球市場。

 

Image

差點進入汽車行業

 

張先生1931年出生在中國大陸。18歲之前,他曾在6個城市生活過,轉過10次學校,經曆過廣州和重慶的轟炸,並在二戰期間隨家人逃離日本占領的上海,穿越前線。1948 年,當他與家人來到香港時,他們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1949年,張先生移居美國,就讀於哈佛大學,然後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學習機械工程。1955年,當他兩次未能通過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資格考試時,他決定去看看就業市場。

 

“很多年後,我考慮不去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計劃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運!” 他在自傳中寫道。

 

其中兩個最好的報價來自福特汽車公司和Sylvania(一家不太知名的電子公司)。福特向張先生提供了每月 479 美元的工作機會,讓他在底特律的研發中心工作。盡管被該公司的招聘人員所吸引,Chang 先生還是驚訝地發現這個報價比 Sylvania 每月 480 美元的價格低了 1 美元。

 

報名提醒

2023 中國汽車半導體新生態論壇
8月10日,無錫)

Image

 

當他打電話給福特要求提供匹配的工作機會時,原本友善的招聘人員變得充滿敵意,並告訴他不會再多得到一分錢。Chang 先生接受了 Sylvania 的工程工作。在那裏,他了解了晶體管,這是微芯片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那是我半導體職業生涯的開始,”他說。“現在回想起來,這真是一件好事。”

 

在 Sylvania 的三年時間打開了大門,並鞏固了張先生對半導體的熱情。但西爾瓦尼亞(Sylvania)陷入了掙紮,給他上了一課,告訴他後來如何管理台積電。

 

“從一開始,半導體行業就是一個快節奏、無情的行業,”張先生在自傳中談到西爾瓦尼亞最終的崩潰時寫道。“一旦落後,追趕就變得相當困難。”

 

1958 年,他跳槽到了一家新興的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 (Texas Instruments)。這家位於達拉斯的公司“年輕而充滿活力”,許多員工每周工作超過 50 小時,並在辦公室過夜。四年後,張先生成為了美國人,他認為這是最重要的身份。

 

“自從我來到美國並於 1962 年入籍以來,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國人,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他說。

 

張先生成為德州儀器當時舉世聞名的半導體業務的支柱。突破不斷。20 世紀 70 年代,該公司生產了一種可以合成人聲的芯片,從而誕生了著名的 Speak & Spell 玩具,這是一種幫助兒童拚寫和發音的手持設備。

 

“這就像卡米洛特(Camelot)一樣,但時間並不長,”他說。

 

20 世紀 70 年代末,德州儀器 (TI) 將重點轉向新興的計算器、數字手表和家用電腦市場。當時負責半導體業務的張先生意識到自己的職業生涯正接近“死胡同”。

 

是時候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了。

...

微信部分評論

 

大陸基本搞掂28nm以下的製程了,覆蓋大部分日用的芯片,tsmc確實厲害,但是說要choke死大陸,未免有點大言不慚

 

先生產出流片再說吧,28nm現在官方都不宣傳了,隻有自媒體報道,那說明了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