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洪水見良心,德國巔峰時期打造的青島;國內唯一不怕淹的城市

(2023-08-10 12:44:54) 下一個

1) https://mp.weixin.qq.com/s/GEVsvPZ3LMmT-CuxZ_fMJA

洪水見良心,德國巔峰時期打造的青島城,真的將錢花在了刀刃上

 魚躍水紋 魚躍水紋 2023-08-06 11:20 

在全國的一線城市裏,青島非常的特殊,它可能是唯一的一個,完全是由西方國家設計,建造起來的城市。

Image
?

 

注:香港,澳門特殊,當時是已經割讓了。

 

甚至,包括青島這個名字,也是由一位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最後確定下來的。

Image
?

?德國人當年在青島刻下的Tsingtau,也就是英文名的Tsingtao(沒錯,就是那個啤酒……)。在此之前,這裏還沒有城市,隻有一個叫做膠澳的小地方,當年還是一大片的漁村。

 

 

 

Image
?一切的改變,發生在1897年。

 

德國正式開始租借

1897年,山東發生了巨野教案,兩位德國傳教士被殺,當時的德國政府以此為借口,強行派兵登陸了山東膠澳地區。

 

Image
?
 
1898年3月,德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該條約核心有三條:

 

1、是德國租借膠澳地區(今青島),租期為99年,並擁有駐軍權利。

2、是德國獲得山東境內兩條鐵路修築權,一條是由膠澳到濟南,另一條是從濟南到臨沂的。

3、是德國擁有鐵路沿線的礦產開采權。

這個條約簽訂之後,德國正式拿下了這片1128平方公裏的土地,這個麵積,已經相當於現在深圳的60%了。

 

 

 

Image
?

 

 

大刀闊斧的建設

1898年—1914年,這將近17年的時間裏,也是德國的巔峰時刻。當年的德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科技中心,它對於人類文明的貢獻,要遠遠高於今天:

當年,德國的各個大學裏,雲集了發現電磁波的赫茲;發現X射線的倫琴;量子力學創始人普朗克;還有相對論的提出者愛因斯坦;現代化肥之父李比希等等……

個個都是寫進了教科書的泰鬥級人物,在這方麵,美國還是絕對的小弟。

 

Image
?

 

 

 

也正是由於實力爆棚,當年的德意誌帝國,決定超越所有的西方列強,要把“膠澳”這個東方地區,打造成一個超級樣板間!

首先,就更改了這裏的名稱,他們就地取材,用膠州灣一個海島的名字,正式命名了這座城市:青島。

 

Image
?

 

 

 

從1898年開始,德國政府投入巨資,從青島港口開始,到整個青島的市政,全部推倒重來。在經過了完整的規劃之後,嚴格按照西方標準,開始設計施工。

這是1900年

 

Image
?

 

 

這是1912年

 

Image
?可以看到,才10年左右的時間,青島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下水道的建設

當時,梁思成先生,在到青島市參觀完之後,不禁連聲感歎道:青島,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按照現代化設計的城市。

梁思成所說的,不止是它地上的建築和馬路,更加是在誇讚它的地底下。

 

Image
?

 

上圖,是青島市複製的德國下水道模型。

當時,德國工程師並沒有中國的氣象數據,但是就在1898年6月8日,青島下了一場超級大雨,對當地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6月8日,降下了大暴雨,斷斷續續延續了36個小時,幾乎所有可行的道路以及幹涸的溝渠都變成了小溪和河流,給交通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據測量,那一場暴雨,讓青島的很多路麵上,都有了超過一米深的積水。

其實,那一場雨,很有可能是50年一遇的。但是,當時的德國工程師,就以那一場雨為標準,設計了可以承受2倍於那次暴雨的超級下水道。

 

Image
?

 

 

 

這個下水道到底有多麽宏大?據記載,

1898—1899年冬天,當時負責施工的數百名中國勞工,就住在2米多高的下水道裏麵……

Image
?

 

 

同時,青島下水道還是東亞第一個,運用了歐洲最為先進“雨汙分流”設計的城市,這也是青島沒有洪澇災害的一個關鍵因素:

德國人在青島所建設的下水道,分為雨水下水道(防內澇)、汙水下水道(排出衝水馬桶等產生的生活汙水)與混合下水道(雨水、汙水共用)三種。

 

Image
?

 

 

當年,很多人都在嘲笑德國下了傻功夫,覺得這樣的下水道是毫無意義的。

但是,到了1911年9月,華北刮起了一場超級台風,它帶來的強降水,給河北,山東都造成了可怕的毀壞,但是在青島的損失卻很小很小……

據德國學者統計:

德國政府為了修建青島下水道,1905年批準了30萬金馬克的經費,1906年是20萬金馬克,1907年是34萬金馬克,1908年是14萬金馬克……

德治青島17年期間,單單在下水道這一塊,共計至少投入了約600萬金馬克。

從1898年,一直到1914年,在將近17年的時間裏,德國在青島,總共修築了約80公裏的高標準下水道。

 

Image
?

 

 

 

如上,青島下水道上麵為圓形,下麵是V字形,而且下部全都貼上了光滑的瓷磚,方便排水。

寫在最後

正是這80公裏的超級下水道,一直守護著數十萬青島人民,又經過了日據時代,國民政府時期,曆代的青島統治者,都對這個良心工程讚不絕口。

1949年之後,我們進一步學習和借鑒了當時德國人的經驗。如今,青島市的下水道總長度已經超過了3000公裏,它們成為了新的護城神器。

2) https://mp.weixin.qq.com/s/EpzqxDT5145rZVdiz8iZng

國內唯一不怕淹的城市,下水道總長3000公裏

騰訊旅遊 2017-07-18 04:55

Image

 

想必這些日子大家最關心的兩個詞,一個是“高溫”,另一個就是“洪水”了吧?尤其是前一陣子南方城市的內澇,更是牽動了無數人的心。然而你知道嗎?在國內有一個地方,一直號稱自己是“唯一不會被水淹的城市”,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Image

 

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的青島,東北與煙台毗鄰,西與濰坊相連,西南與日照接壤。如今的青島人口超過900萬,經濟實力雄厚,堪稱山東第一大都市,是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被譽為“東方瑞士”。

 

Image

 

在過去,青島曾經有過一段長期的殖民地曆史。1897年,德國租借青島建設港口和鐵路。1914年,日本又取代德國的位置繼續占領青島,一直到了1945年,青島才回到祖國的懷抱。長期的殖民地曆史使得青島遺留了許多西式風格的建築,著名的青島“八大關”就是其中的代表。

 

Image

 

曾經有人提出一種觀點:“德國人在占領青島期間,沒搞形象工程,而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給修了。給中國人留下了百年以後從來不淹水的青島。”於是,每年夏天隻要出現城市內澇的新聞,“德國人設計建造的下水道讓青島百年不淹”這個觀點,就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然而,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準確。

 

Image

 

根據曆史記載,在德國統治青島的17年時間裏,確實在下水道建設上花了不少心思,累計投入600萬金馬克,按照最大防洪標準修建了複雜的下水道工程。而且德國人還把下水道細分為雨水、汙水和混合下水道三種,這在當年,乃至現在都是十分先進的規劃設計。

 

Image

 

然而實際上,經過100多年的歲月洗禮,當年德國人修建的下水道隻殘存下不到3公裏,僅占如今長達3000多公裏的青島下水道總數的千分之一,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麽“神奇”。而且專家介紹說,青島西高東低,三麵臨海的特殊地形,使得洪水很容易順勢排入海洋,不易形成內澇積水,堪稱“天時地利”。

 

Image

 

作為一座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山東省近300處優秀曆史建築中,青島就獨占了131處,堪稱是一座露天的“曆史建築博物館”。截至到2016年,青島市共有A級旅遊景區66家。其中,5A級旅遊景區1家,4A級旅遊景區為18家,位居山東省第一名。

 

Image

 

當然,提起青島就不能不說青島啤酒。青島擁有100多年的啤酒釀造曆史,被譽為“世界啤酒之城”。每年在這裏都會舉辦盛大的青島國際啤酒節,吸引無數的遊客前來這裏開懷暢飲。假如有時間的話,不妨挑一個“下雨天”來青島走走轉轉,親眼驗證一下青島的下水道到底如何吧!

 

-THE END-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