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紐時-美國對華芯片封鎖行動是戰爭行為

(2023-08-01 20:43:22) 下一個

部分微信評論

以中國大的體量,連小弟都沒得做,隻會被開膛刨肚、四分五裂,就像滿清末年那般!

https://mp.weixin.qq.com/s/B-O3-i_u6hLNgfO9vv2L-Q

紐約時報大曝光,對華芯片戰的政治內幕

 一棵青木 遠方青木 2023-07-18 09:39 Posted on 湖北

點擊上方“遠方青木”關注後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7月13日,《紐約時報》發布了一篇長文,非常非常長的那種,哪怕是放眼《紐約時報》成立172年的曆史裏這樣的大長文都是不多見的。
這篇長文的名字叫《‘An Act of War’: Inside America’s Silicon Blockade Against China》,漢語翻譯為《“這是一種戰爭行為”:解碼美國對華芯片封鎖行動》。
在這篇長文裏,紐約時報曝光了美國很多的政治內幕,對我們中國來說很多信息都是具備參考價值的。
關於標題中把對華芯片封鎖定義為戰爭這種說法,紐約時報用了2個采訪來證明。
第一個是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瓦德瓦尼人工智能和先進技術中心主任格雷戈裏·C·艾倫,他把2022年10月7日拜登對中國芯片的擴大化製裁比喻成了戰爭,說:
“從2022年開始,有兩個日期將被曆史銘記,”艾倫說。“第一個是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二個是10月7日。” 
第二個是EvercoreISI的高級半導體分析師C·J·繆斯,他說:
“如果你五年前告訴我這些規則,我會告訴你這是一種戰爭行為——我們肯定是在戰爭狀態”。 
至於為什麽要發動戰爭行為,紐約時報也給出了解釋,艾倫說:
“這裏的關鍵是要明白,美國想要影響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
“半導體這方麵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
“10月7日體現的新政策是:我們不僅不會允許中國在技術上取得任何進展,我們還將積極扭轉他們目前的技術水平,”
本質上是為了根除中國整個先進技術生態係統。 
對於美國目前具備的技術優勢,紐約時報很樂觀,說一個EUV光刻機裏麵,僅德國產的一個激光器就含有457329個部件,極其複雜,而這樣的複雜程度類似的組件在一個完整的EUV光刻機裏超過10萬個。
而即便你製造出了EUV光刻機,這也隻是芯片製造的一部分,一個尖端晶圓廠由500多台機器和1000多個步驟組成,EUV光刻機隻是其中之一。
這些都是中國目前不具備的,需要中國重頭自行研發,相當於是以中國一家之力在短短幾年之內複現全人類分工合作幾十年的智慧結晶,很顯然難度通天。
紐約時報認為中國試圖自研芯片產業鏈是愚蠢的行為,原文是:
對中國來說,科技自主爭奪戰可能為其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能夠取得成功的特質——堅固的政治意誌、源源不斷的資金和圍繞關鍵目標的全社會動員——可能會成為其致命的弱點。 
為證明自己的觀點,紐約時報引用前白宮科學和技術政策辦公室副主任傑森·馬西尼的說法稱:
“某種程度上,那是要複製整個人類文明” 
解釋完美國目前掌握的技術優勢,紐約時報開始解釋封殺中國芯片的意義。
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前美國貿易官員艾米麗·基爾克雷斯表示:
“我們說過,中國不應該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進展,”
“而這些領域恰好是未來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動力所在。” 
簡單的說,紐約時報及其采訪的美國官員們認為,芯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核心,因為現代科技的研發越來越多的依賴超級計算機,而超級計算機的核心就是芯片。
特朗普當初的目標隻是利用芯片作為武器獲取利益而已,而拜登政府的目標已經轉變為全方位扼殺中國的高科技。
“特朗普政府針對的是企業,”CSIS專家艾倫表示。“拜登政府打擊的是行業。”
Image
 
為實現這一目標,美國在芯片領域實行了前所未有的法外治權管製。
曾在BIS負責出口管理事務的前助理商務部長凱文·沃爾夫說:
“哪怕你的代工廠裏隻有一種美國設備,而其他非美國設備有一百種,但整條生產線上的晶圓就跟美國沾了邊。”
“這一規則讓全球所有半導體都受製於美國法律,因為全球所有芯片代工廠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美國的設備,”
“這是‘一鍋端’的策略,”
在該製度下,即便一件商品在美國境外製造和運輸,從未進入過美國國界,其最終成品並不包含美國原產零部件或技術,但它依然可以被視為美國產品。
哪怕有1%的美國貨出現在你的生產線裏,你就必須遵守美國的法律管轄,即便其餘99%都是你自研的。
在說完了美國的優勢,為什麽要這麽做,以及采取的手段已經強硬到極點等背景後,紐約時報也談論了美國這麽做的代價和風險。
紐約時報自己寫了一句評語,非常好玩,原話是:

但若要說有哪個國家能夠克服這樣的挑戰,那很可能非中國莫屬。10月7日的出口管製雖然在可預見的未來對中國的先進芯片製造能力造成重大打擊,但最後卻可能刺激其實現長期的增長。 

然後寫道,基爾克雷斯說:
“我們消除了選項”
“以前他們可以在國家韌性和商業發展之間做選擇,現在這個選擇已經不複存在。”如果中國每年用於芯片進口的4000億美元有很大一部分轉而用於國內,其國內芯片企業可能最終將得到迎頭趕上的手段和動力。 
華為的案例被紐約時報濃筆重墨的進行了分析,前後貫穿了全文,證明美國利用芯片為武器有力打擊中國用的是華為手機市場份額暴跌舉例,證明中國很有可能翻盤也是用華為舉例,看來最嚴厲的製裁居然沒能直接把華為弄死這個事讓美國人非常在意,或者說介意。
因為紐約時報的原文多處舉例了華為,沒辦法逐個摘出原文給大家看,我就把紐約時報在文章快結束的時候寫華為的那兩段摘出來給大家看看。
Image
不過,在文末的最後,紐約時報話鋒一轉,從開頭的誇耀美國的優勢變成了對勝利看不到希望的消極情緒,說:
這些管製措施不能一勞永逸地遏製中國。即便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它們也隻是一種拖延戰術,旨在為美國及其盟友提供擴大關鍵技術領先地位的空間。問題在於,BIS能為西方爭取到的時間到底有多少。 
負責出口執法的助理部長馬特·阿克塞爾羅德對紐約時報的記者稱:
“在這個行業,一擊即中不等於成功”
“我們的目標是能阻止多少算多少。”
紐約時報稱:
如果這些控製措施成功,可能會影響中國一代人的進步;如果失敗,可能會產生驚人的適得其反的結果,美國在極力避免的那個未來會更快發生。
在文章的倒數第二段,紐約時報的作者強烈質疑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認為僅憑BIS的力量無法壓製中國。
我在商務部大樓的辦公室與阿克塞爾羅德和負責出口管理的羅茲曼·肯德勒見麵,這裏能夠俯瞰華盛頓特區中心的橢圓形草坪。隻需幾分鍾時間就能走完幾乎整個BIS總部。哪怕清楚這些規定不要求滴水不漏的執行,但我依然懷疑,讓工業與安全局對抗整個中國政府的力量恐怕是不公平的。BIS哪有什麽勝算呢?它的行動速度如何趕得上對方呢?BIS怎麽可能像中國那樣關注芯片,並為此投入那麽多資金呢?對中國來說,芯片的未來是關乎國運的大事。
在最後一段,紐約時報的作者借羅茲曼·肯德勒之口稱:
“這可能也關乎我們的存亡” 
這篇文章寫的很好,采訪了很多很多美國官員,舉例也很充分,說話也難得的非常客觀,反中是總體思路,但不像以前為了反中而無腦抹黑和貶低中國,在美國大媒體裏這算是非常罕見的了。
老調常談的說了幾年中國不可能成功研發芯片,在芯片上砸資源研發純屬浪費錢之後,發現不僅沒能扼殺中國半導體,反而導致了中國芯片產業飛速發展之後,美國開始反思,以及恐慌了。
口徑從中必輸,已經變成了“我們的目標是能阻止多少算多少。”
但分析了一大堆,紐約時報也沒有建議美國放棄對中國科技的封殺,文末那句“這可能也關乎我們的存亡”,已經深刻表達了紐約時報的態度。
也就是說這場科技封鎖戰,美國打的贏要打,打不贏也要打,沒辦法,高度已經被作者升華到了涉及美國自身存亡的地步。
哪怕隻能拖延中國一點發展的時間,紐約時報認為那都是值得的。
Image
 
至於可能會引發的中國完全獨立自主的科技研發,在科技領域完全脫離美國控製等“驚人的適得其反的結果”,紐約時報不僅知道,而且知道的很清楚。
但並不會因這個而停止封殺,隻會“美國在極力避免的那個未來會更快發生”。
總的來說,我們經常說的美方再這樣繼續打科技戰就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等言論,美國人其實都知道,心裏都很清楚,紐約時報的文章把這個寫的一清二楚,美國的決策層並非對此無知。
但即便知道後果,即便知道中國是全球唯一可能突破美國科技封鎖的國家,也要這麽幹,不得不這麽幹。
從采訪的官員到紐約時報的筆者,沒人有任何放棄的意思,隻是對打壓中國成功的概率越來越小這個事感到越來越焦慮。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市場,消化了全世界40%以上的芯片產量,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進口國,2022年中國芯片進口額高達4157億美元。
而中國也是世界上極其罕見的具備完全工業體係的國家,短短幾年時間就在芯片製造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2022年時已實現了14nm芯片的量產。
這就是紐約時報的長文處處透著憂慮的原因,總體話風已經從以前的“中國必須被教訓和控製”變成了“我們必須硬著頭皮打下去,事關美國生死”。
美國的心態已經從想贏,變成了怕輸。
以前他們沒有考慮那麽多,覺得自己穩贏,現在隻要一細想輸的後果,他們就覺得很慌。
但美國人想出的應對之策並不是投降輸一半,而是繼續擴大對中國的芯片製裁,繼續擴大戰爭烈度,更為強硬封鎖中國的新政即將在7月底執行。
雖然紐約時報並沒有改變自己一貫反華的立場,但這次的長文所說的實話確實很有參考價值。
布林肯上次來中國還假惺惺的說,美國對中國的芯片封鎖並不是想阻礙中國的科技進步,這次紐約時報直接就把對中國的芯片封鎖行動定義為了“戰爭行為”,偽善的麵孔直接被撕破了。
當然,紐約時報這麽說也不是為了反戰,繞了一圈之後還是說要繼續把這種“戰爭行為”持續下去,硬著頭皮也要繼續戰。
既然如此,那就繼續戰唄。
我們不發動任何形式的戰爭,但也不懼怕任何形式的戰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