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英國、美國,之所以發達的底牌

(2023-07-03 08:57:19)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yk-k9qKVMOWLHHoBsgD0bA

英國的底牌;民族落後的政治原因

蔚藍的天 四正風 2023-04-23 11:00 Posted on 北京
英國的底牌(內容摘自網絡,稍有修改)
 
(一)現象
 
1、“緬甸”現象
現在的緬甸,是亞洲最窮的國家。
曾經的緬甸,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
二戰以前,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
在大英帝國的治理下,
1930年時期的緬甸,
發達程度超過當時的日本。
高居亞洲第一,位列世界前茅。
1948年1月4日,二戰結束後,緬甸宣布獨立,脫離英聯邦。
獨立後的緬甸,每況愈下。
僅僅用了70年時間,便從亞洲最富國,變成亞洲最窮國,成為千古奇觀。
 
2、“南非”現象
南非,與緬甸類似。
南非,也曾是英國的殖民地。
在英國的治理下,成為發達國家。
1961年5月31日,南非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
此後,逐漸衰退。
僅僅經過短短幾十年,便淪落為發展中國家。
對於緬甸、南非,
這些英國曾經的殖民地,獨立後,不是繼續發展,而是迅速衰退。
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麽?
不同人會持有不同的觀點。但有一點是客觀的,也就是,
社會不隻是有進步,
還可能會退步。
 
3、“殖民地”現象
英國,共有78個海外殖民地。
截止1997年,最後一塊殖民地(香港)脫離英聯邦。
所有78個殖民地,全部從英聯邦中獨立出來。
其中77個殖民地,成為獨立的國家。
這些國家,沒有一個,對曾經被英國統治表達仇恨。
並且,有一些國家,對曾被英國統治表達感謝。
至今,仍有56個國家加入英聯邦。
其中16個國家,仍將英國國王,作為本國的國家元首。
作為殖民者,作為統治者,居然贏得了被統治者的尊重和愛戴!
為什麽?
 
(二)原因
取得上述成就,在於英國獨特的製度優勢。
人類輝煌的政治文明中,英國貢獻了如下十二項製度:  
 
1、法治
1215年6月15日,英國頒布《大憲章》,確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則,
這便是“法治”的起源。
自此,“法治”成為人類普世的、核心價值觀。
 
2、自由
1644年,即清朝元年,英國出版了《論出版自由》一書,首次提出“出版自由”的偉大理念。
這便是“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起源。
自此,“自由”成為人類普世的、核心價值觀!
 
3、民主
1689年10月,也就是康熙34歲的時候,英國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製”的政體形式。
這便是現代“民主”的起源。
自此,“民主”成為人類普世的、核心價值觀。
 
4、平等
1689年10月,英國頒布《寬容法案》,確立了“上帝麵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這便是“平等”的起源。
自此,“平等”成為人類普世的、核心價值觀!
 
5、分權
1690年,即康熙35歲的時候,英國出版了洛克的《政府論》,該書提出了著名的分權理論。此理論後被孟德斯鳩廣泛傳播。
這便是“三權分立”的起源。
 
6、自治
英國的地方自治起源於公元十世紀,具有悠久的曆史。英國是現代“地方自治”製度的發源地和典型代表。英國人認為,地方部落先於國家而存在,地方自治權是天賦的人權,國家不但不應幹涉,而且要予以保護。
這便是“人民自治”的起源。
 
7、廉政
1693年,即康熙38歲的時候,英國推行公務員財產公示製度,
距今已經整整310年。
這便是現代“陽光法案”的起源。
 
8、工業革命
1765年,即乾隆54歲的時候,英國開始發起工業革命,珍妮紡紗機、瓦特改良蒸汽機誕生。
這便是現代“工業”的起源。
自此,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9、市場經濟
1776年,即乾隆65歲的時候,英國出版了《國富論》,亞當·斯密提出著名的“看不見的手”理論。
這便是現代“自由市場經濟”的起源。
自此,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自由市場經濟國家。
 
10、議會製
1861年,英國出版了穆勒的《論代議製政府》,完善了自1714年建立的議會製學說。
這便是現代“議會製”的起源。世界大學生辯論賽,便是仿效英國議會的辯論方式。
自此,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議會製國家。
 
11、政黨製
1832年,英國進行選舉改革,標誌著1688年光榮革命以來的政黨製度走向成熟,兩黨製建立了政黨之間的監督製衡。在野黨和執政黨之間的競爭,避免了一黨專政、權力壟斷。
這便是“兩黨製”的起源。
自此,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建立政黨製度的國家。
 
12、文官製
1870年6月4日,英國政府頒布公開競爭考試製度的樞密令,文官製度正式確立。
這就是現代“公務員”製度的起源。
自此,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建立現代文官製的國家。
英國,創造出如此多先進的政治製度。
為什麽?
 
(三)第一因
 
1、基本邏輯
器物的先進,源自製度。
製度的先進,源自理念。
理念的先進,源自文化。
文化的先進,源自信仰。
信仰,是一個民族文明、富強的第一因!
英國的燦爛文明,根源在於“新教”信仰。
 
2、物質因與精神因之爭
新教,是從天主教中獨立出來的一個教派,又稱改教、耶穌教、基督教,與天主教、東正教並稱基督信仰的三大流派。也是區別於猶太教、伊斯蘭教之外的信仰“上帝”的宗教;也是與天主教、佛教並稱的三大世界宗教。
馬克思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也就是,英國的政治製度是有其經濟基礎確定的。
然而,英國製度的真正原因,不是經濟基礎,不是物質因素,而是精神因素,即-“新教”信仰。
按照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觀點,正是新教的倫理觀念才催生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3、新教國家
信仰新教的國家全部是發達國家。其他的發達國家,也大都是受新教影響的國家(天主教在新教的影響下也進行了改進)。
信仰其他宗教的國家,差不多都是發展中國家或貧窮落後的國家。
可以肯定,發達國家之所以發達,與新教信仰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
 
4、新教的獨特性
新教和其他宗教相比,具有兩大獨特性。
一方麵,它繼承了猶太人的“上帝”信仰;另一方麵,它繼承了希臘人的“理性”。
在西方文明史上,有兩個民族居功至偉:一是猶太人,他們帶給人類“上帝”信仰;一是希臘人,他們帶給人類的“理性”人文。
僅僅有信仰是不夠的,天主教曾導致了黑暗的中世紀。
僅僅有理性是不夠的,古希臘曾被曆史灰塵徹底淹沒。
希臘人的理性被重新發掘後,催生了文藝複興,催生了“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把人性從神權中解放出來,誕生了新教。新教的獨特倫理,又催生了資本主義。
 
這,就是英國、乃至隨後的美國,之所以發達的底牌。
 
 
民族落後的政治原因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德】馬克斯·韋伯  著)導論

一個在近代的歐洲文明中成長起來的人,在研究任何有關世界曆史的問題時,都不免會反躬自問:在西方文明中而且僅僅在西方文明中才顯現出來的那些文化現象——這些現象(正如我們常愛認為的那樣)存在於一係列具有普遍意義和普遍價值的發展中——究竟應歸結為哪些事件的合成作用呢?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老歌好聽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同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