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天亮尿床愧煞人

(2023-05-11 14:43:55) 下一個
 老鼠記者 兔子兔子畫漫畫 2023-03-07 07:45 Posted on 波黑

 

Image

馮友蘭與夫人任載坤

1976年,隨著四人幫的倒台,為其服務的寫作班子“梁效”也遭受牽連,成為一些知識分子不堪回首的往事。

“梁效”是當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批判組”的筆名,“梁效”即“兩校”的諧音。該寫作班子有三十人左右,在特殊曆史時期,寫作了近200篇服務於當時政治目的的大批判文章。這些文章主要刊於《紅旗》《人民日報》等,發出來後,全國報刊爭相轉載。《林彪與孔孟之道》《孔丘其人》《有作為的女政治家武則天》等,都是該寫作班子炮製的名篇。寫作班子成員享受很高的政治待遇,有四人成為第四屆人大代表,一人參加中共十大,兩人列名毛澤東治喪委員會。

著名學者馮友蘭、周一良、林庚、魏建功都是“梁效”的顧問。四人幫倒台後,他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判、審查。他們也成了士林之恥,在知識分子中飽受鄙視。學者舒蕪寫作一組題為《商山四皓》的舊體詩,諷刺這四人,傳頌一時。此時的馮友蘭,已經81高齡,心中料會產生壽則多辱的悲涼。周一良最年輕,也已63歲,對於這段經曆也是耿耿難忘,後來寫作回憶錄,以《畢竟是書生》為名,感歎書生被政治操弄的無奈,更刻有“書生上了XXX的當”的印章,怨憤之氣一瀉無餘。

物議洶洶,畢竟都是外界的評價。令人情何以堪的,是家人的埋怨。高齡馮友蘭最慘。他的夫人任載坤當時對他說了一句特別經典的挖苦之語:“天都快亮了,你還在炕上尿了一泡!”意思是,四人幫都快垮台了,你卻和他們混在了一起。這話說得真夠絕的,鼠記猜想,馮先生聽了這話,大概撞牆的心都有了吧。

很少有人能抗拒時代的狂潮,今人對身陷狂潮者所做選擇的審判,往往是後見之明,其實如果自己身臨其境,也未必能做得多麽漂亮。好在,作為個體,無論是誤踏沉船,還是天亮尿床,都隻關一己榮辱,而如果是一個國家“天亮尿床”,就是難以估量的悲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意大利,選擇加入納粹德國陣營,卷入戰爭,就堪稱是一個國家“天亮尿床”的反麵教材。

1939年,當納粹發動戰爭時,在一戰中選擇了勝利者陣營的意大利並沒有立即加入第三帝國一方參戰。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才正式宣布,加入德國一方正式參戰。根據英國曆史學家理查德•奧弗裏在《牛津二戰史》(新華出版社2018年出版)一書中所寫,當時德意兩國軍隊的軍事學說不謀而合:意大利主張“短期速戰”,德國則提出了“閃電戰”,但事後看,這一切都落了空。當墨索裏尼帶領意大利加入第三帝國的戰車時,德國雖然在戰場上勢如破竹,但失敗的種子其實已經埋下。他自己簽署的,正是他的政權以及他本人的死亡判決書。

Image

墨索裏尼

墨索裏尼本人,也是國內長期虛誇輿論的受害者。參戰前的意大利,流行著“八百萬刺刀”的勇武神話,把意大利的軍事力量吹得神乎其神,浮誇之風下,以至於墨索裏尼“總是擔心自己會被看成是統治著披薩愛好者、牌桌老千和曼陀林琴手們的一國之君。早在埃塞俄比亞戰爭時期,他就向意大利媒體下令,一律禁止刊登帶有士兵打牌或彈奏樂器的照片,盡管這些照片無傷大雅。”但實際上,是騾子是馬,戰場上才知道,事實證明,意大利的軍力遠沒有自己吹噓得那麽厲害。在北非前線,僅被英軍俘虜的意大利士兵就超過40萬。

最終,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法西斯領袖,也倒在了天亮前自己的“一泡尿”中。

正是:

偉辭大言俱浮雲,堂婦之言見道真。

古來多少英雄夢,一泡尿裏愧煞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