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韓寒:明明都是下流的人,湊在一起怎麽就成了上流社會?

(2023-01-07 10:23:05) 下一個

當你們說“上流社會”的時候,我立馬想到了郭美美

百家鳴唱 2020-12-17 18:54

繼郭美美出獄之後,芮成鋼也於今日出獄。以高調自炫“上流人物”著稱的兩大風雲人物再現江湖,會讓我們見識“上流社會”什麽樣的新氣象呢?

 

如果要評選“本世紀以來最佳金句”的話,我將票投給韓寒,他的一句“明明都是下流的人,湊在一起怎麽就成了上流社會?”,此句足以秒殺諸多自以為智慧或者幽默的話語。

 

咱們這兒有沒有上流社會?我不知道,至少我沒見過。

 

我隻見過自以為是上流社會的,但沒過多久,各種“起底”報道便證實了他們真的隻是一群下流胚子。

 

如此品相就叫“上流社會”?

 

也正因此,我後來徹底改變了對一些底層職業者的看法,包括小偷和“小姐”,也即傳統罵名中的“男盜女娼”。他們偷錢也好,賣身也罷,雖然說不上什麽光彩,但至少不會有與自身不相稱的道德優越感,不侮辱他人的智商。

 

不久前聽人評價某“學者”和某“人才”用了個詞“男盜女娼”,我立馬糾正她:千萬別侮辱了“盜”和“娼”。

 

你什麽時候看盜和娼印燙金的名片了?看他們侃侃而談宣講光輝事跡了?看他們做這樣評委那樣召集人還“享受什麽特殊津貼”了?

 

一個什麽公子,哪怕與朋友吃飯都會強調“我們家的身份”,和其他人在一起時那就更鼻子朝天了。但他們家什麽身份呢?跟“我爸是李剛”一樣,其父不過一個地 方 官 員而已,行賄受賄、嫖娼賭博、坑蒙拐騙,可一樣都沒有少。據說當辦案人員對其父出示檢舉信時,五十多歲的人立馬就跪了下去。——他們家就是這個身份!貴族氣質從沒有過,“跪族”氣質從沒變過。

 

比受審更尷尬的是,如何麵對老婆那些“不得不說的故事”?

 

某通天人物,看上去風光正好。但了解內情的都知道,他當年起家全靠給別人的亡父做孝子。大人物的老父親死了,他披麻戴孝、悲痛欲絕,倒搶了正主的風頭。這些人真正的老師都是臥薪嚐膽的勾踐,勾踐在伺候夫差時嚐的可不是什麽苦膽,而是人家的便便。“恭喜老大,你的便便口感一天比一天臭和苦,貴恙快要痊愈了哦!”

 

自稱“上流社會”的人,記憶力多半都不太好,如果翻翻發家史,不用往上翻幾代,就基本上可以聞到便便的氣息。

 

最諷刺的是,有的人剛剛擦去嘴角的穢物,轉身就宣傳自己的上流氣質。

 

這方麵,男數芮成鋼,女看郭美美。

 

風光人物的背後,多有一部尷尬史。

 

《金瓶梅》這部書為什麽文壇地位高,就在於它深刻描繪了世態人心。但凡與西門慶大官人有那什麽過從的,無論是挨抽也好,品簫也罷,隻要手頭上多了幾兩輕鬆銀子,一個個就都自以為高人一等。即便身為下人用女的宋惠蓮,也自以為算是“上流人士”了,要去西門慶的妻妾隊伍中插話,亂了分寸,最後落得家破人亡,也算是咎由自取。

 

相比宋惠蓮的丈夫來旺,同樣是做了烏龜的韓道國就要聰明得多,不但不尋釁滋事,反而鼓勵妻子王六兒“這麽大的好事來了,你一定要好好服侍好大官人哦”,因為隻有“服侍好大官人”,他們一家才能保持躋身上流社會的美好感覺。

 

盡管韓道國也知道,妻子所謂的才華不過就是“口活好”。但一“好”遮百醜,隻要有真金白銀,誰管它什麽來路!

 

謝天謝地,幸好宋朝那時候自媒體不夠發達,要不然我們一天到晚就隻能看這些人在微博中秀奢侈品、寫凡爾賽文學,甚至一個農民工不穿襪子也足以讓她們發聲說“真的好鄙視”。

 

宋惠蓮、王六兒如此,潘金蓮、李瓶兒甚至吳月娘又如何?再甚至西門慶本尊又如何?也不過是更大的主麵前的玩物而已。

 

在一個人身高度依附的天地裏,還有什麽比自詡“上流社會”更不自知更尷尬也更下流的呢?

 

曾經義正詞嚴的大佬,牽出多少光鮮體麵的主持人?

 

據說春秋時期是有“上流社會”的,裝也要裝一個基本的體麵,不太好意思明火執仗和欺負孤寡。也據說英國貴族也是要麵子的,打仗衝鋒,死亡率最高的就是軍官,遇上災難也是讓女人和孩子先走的。

 

一棵爬滿猴子的大樹上,往上看全是屁股,往下看全是笑臉,你他媽好意思給我說什麽“上流社會”!

 

https://mp.weixin.qq.com/s/kCG8wqWSHOXHCUBA1bfh7g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