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共國2023年新生兒數量有可能是1949年以來的最低點

(2023-01-03 18:16:18) 下一個

關於2023年的23個預測

 劉曉博 劉曉博說財經 2022-12-28 03:04 Posted on 廣東
沒有人能預知未來,大部分的預言都會被證偽。即便如此,我還是堅持每個年末的時候,依據當時已知的信息,對來年做一個預測,以娛樂大家、娛樂自己。
下麵是關於2023年的23個預測。
1、2023年是中國社會生活、經濟重返常態的“拐點之年”,疫情衝擊波最遲在四五月份消散,經濟從二季度開始複蘇,報複性消費、報複性投資均會出現。對於絕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來說,2023年將顯著好於2022年。
2、預計全年經濟增長會超過6%。由於2022年經濟基數較低,中國疫情闖關比之前預期的提前了一個季度,所以2023年中國經濟會顯著反彈,估計官方設定的增長目標會在5.5%左右(3月份才公布),實際完成會超過6%,甚至更高一些。
3、房地產將是2023年經濟增長的第一主力。在增加值連續6到7個季度負增長之後,房地產將迎來春天。至於新能源車和手機,2023年都很難擔當大任。
4、高冷、矜持的一線城市,也會在2023年給樓市顯著鬆綁,由此帶動全國樓市緩步回暖。
5、房地產稅新一輪試點有望落地。早日讓大家看到一個理性的、溫和的、可承受的房地產稅方案雛形,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房地產稅長期懸而未決,任由各種傳言、猜測嚇唬大家,才是最大的利空。
6、鼓勵民營經濟和外商投資,會有標誌性、影響較大的政策落地。
7、中國和美歐日澳等的關係,有望進一步緩和。中國對外開放也會加大力度,比如更積極地申請加入CPTPP(全麵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DEPA(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8、2023年有進一步降準降息的空間,但整體不大。估計還有一次降準,大約0.25個百分點;1年期LPR還有10個基點左右的降息空間,5年期LPR還有15到30個基點的降息空間。

預計2023年下半年,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會反彈到13%以上。目前隻有10%左右(下圖):

9、人民幣匯率可能呈現先弱後強的走勢。2023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可能會貶值到7.2到7.3左右,下半年會有所升值,年底可能再次重返7以內。
10、股市有一波“複蘇牛”行情,大約會出現在春節後,並延續到二季度中後期。

11、“中國特色估值體係”的建立,會給中字頭(央企)、銀行股等帶來估值修複機會,這可能是未來2年最重要的投資機會之一。我把我們的估值方式細分為三種:市場估值、政策估值、政治估值。

 

12、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稿裏點名的幾大行業機會較多,它們是:住房、新能源、養老、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數字經濟等。
13、2023年上半年,全球經濟不樂觀,大宗商品價格也會維持在低位,出口增長難度較大。
14、2023年下半年,隨著全球經濟體加息結束,貨幣政策進入觀望期,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會反彈。大宗商品的“估值修複”,或許會提前到二季度中後期。
15、中國的通脹率整體上處於低位,但2023年四季度可能會翹尾。通脹不是製約中國2023年貨幣政策寬鬆空間的主要因素,中美利率倒掛、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的壓力才是主要原因。
16、銀行理財產品的虧損麵,將在2023年一季度逐步收窄,相當一批理財資金會轉化為定期存款,或者進入樓市、股市。全年居民存款增速,將比2022年顯著降低。
17、港交所將在2023年上半年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以及雙櫃台莊家機製。納入該模式的股票,將有人民幣和港幣兩個報價,投資者可以選擇任何一種計價模式買入、賣出,莊家(市商)負責提供交易對手盤(流動性),以及通過套利平衡兩個報價。
中國將進一步通過港、滬、深、京四大交易所的互聯互通,全麵推進“印股票的時代”,促進經濟轉型、擴大在全球的金融話語權。而香港股市,顯然承擔了特殊使命。這可能還意味著,在澳門推出“人民幣計價的證券市場”會繼續沒有時間表。
18、都市圈建設將進入實質性階段,在連續批複了7個二線城市都市圈(南京、福州、成都、長株潭、西安、重慶、武漢)方案之後,2023年將有一線城市都市圈方案獲批。
此前的上海大都市圈是“地方糧票”,它不是國家發改委定義的都市圈,而是城市群。
19、2023年是房地產之年,也是大基建之年、新基建之年,增量投資的重點將進一步向中心城市及其都市圈集中,因為隻有這裏才有人口增量,才有投資效益。中國城市之間的馬太效應,會更加明顯。
20、中國新生兒的數量可能在2023年創下新低,在2024年才會反彈。

2022年的新生兒數量尚未公布,但跌破1000萬是必然的,甚至可能逼近900萬。2023年是兔年,兔不是老百姓喜歡的屬相,而且2023年前5個月都是感染高風險期,不適合懷孕。所以,2023年新生兒數量有可能是1949年以來的最低點。2024年才會出現新生兒數量的反彈,2024年是龍年,中國人喜歡的屬相,部分被疫情壓製的生育欲望會爆發出來。

21、中國年新增城鎮人口會跌破1000萬人,這意味著樓市的剛性需求量進一步萎縮。
過去20多年,中國每年平均新增城鎮人口在2200萬人左右,2021年下滑到了1205萬人。2022年數據尚未公布,估計不到1100萬人,甚至可能已經跌破1000萬人。2023年,經濟尚在複蘇期,再加上疫情影響前4到5個月,所以全年新增城鎮化人口可能會低於1000萬人。
 
22、2023年仍將是“政府杠杆率”快速提升之年,國債、地方債發行量會繼續維持高位。
在中國三大部門裏,企業杠杆率已經是全球最高,提升空間有限;居民杠杆率在新興經濟體裏維持高位,繼續提升空間不太大。隻有政府杠杆率,尤其是中央政府杠杆率有較大提升空間。

23、烏克蘭問題,仍然是2023年最大的灰犀牛,並隨時可能演變為“黑天鵝”,衝擊全球能源、糧食等的供應和價格。

 

https://mp.weixin.qq.com/s/ZvHj4-q_bVXyeOFE-N28nw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