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習近平:不同意的請舉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dc-m5hTRpk
2) 毛澤東在九大主持會議霸氣30秒!“讚成的舉手!通過!” - 搜狐視頻
https://tv.sohu.com/v/dXMvNjMzMjE5MzUvMzAzMDAzMDEuc2h0bWw=.html
圖片來自網絡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當全國最大的會——兩會正在召開之際,浙江衢州的鄭玉紅代表提議,舉手表決不利於行使權利,建議基層人大用電子表決器。
是的,你沒有看錯,雖然我國代表在行使民主權利上已經越來越進步,但瑕疵也還是有的。比如,全國各級各地的兩會並未完全普及無記名電子票決,還有一些地方在采用舉手表決的土辦法。
今天,壹讀君(yiduiread)就來說說,兩會代表表決方式的進化史。
值班壹讀君丨殷羅畢
實習壹讀君丨董藝雯
鼓掌鼓出了國旗國歌首都和人民政府主席
1949—1953年,隻有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1954年,從全國政治協商第一屆第一次會議到第一屆第四次會議,鼓掌都是最重要的表決方式。當然,如果把兩會的曆史往頭裏追溯,你就會看到,其實我們這個國家就是鼓掌鼓出來的呢。
據《葉聖陶參加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紀實》記載,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舉行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時候,“毛澤東對五星紅旗圖案做了說明:‘我看這個圖案反映了中國革命實際,反映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大團結共同進行革命鬥爭的方向。我看就提在共產黨領導下,我國人民的大團結。國旗是不是就選這個圖案?’大家熱烈鼓掌表示讚同。”
在這次會議上還決定了定都北京、國歌、人民政府主席和臨時憲法,都是靠鼓掌通過的。
顯而易見,鼓掌通過的現場氣氛會很熱烈,但是有一個問題——代表和委員們對某件事的支持程度,隻能通過鼓掌的聲音大小和持續時間來體現,掌聲經久不息,那就意味著非常支持,但是棄權和反對的就不好表達。
不要擔心,我們還有另一種方式。
誰反對?把手舉起來讓大家看看
與鼓掌通過同時並行的,還有一種樸實的表決方式——舉手。
1949年9月30日進行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選舉,周恩來在解釋“協議選舉”時說,如果大家對整個候選名單沒有疑義,則用整個名單付表決,而不用投票選舉。大會執行主席劉少奇反複征詢大家對候選名單的意見,大家鼓掌表示沒有異議。接著大會將整個候選名單付表決,全場一致舉手通過。執行主席再次申明,有反對者可舉手,有棄權者也可舉手,結果均無人舉手,於是宣布全體通過,會場內頓時掌聲響起。
在1954到1956年間,更為科學的舉手曾經取代了鼓掌,票決也有了法律依據(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到三次會議)。1954年,法律規定全國人大會議選舉、通過議案和基層直接選舉采用舉手、無記名投票方式(又稱票決)。間接選舉人大代表和縣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國家機關人員必須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表決。
無記名的方式必須要說明一下,若代表同意選票上的候選人,在選票上可不畫任何符號;不同意選票上候選人的,可在選票符號欄內畫“×”;對選票上的候選人棄權的畫“√”。也就是說,如果想反對或者棄權就必須動筆。而那時候沒有秘密投票處,你寫了啥畫了啥,邊上的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壹讀君(yiduiread)以一個普通人的覺悟揣摩,如果領導要我表達意見,我肯定更喜歡匿名投票,而不是舉手。
△代表們舉手表決通過國家決算和國家預算的決議(年代不詳)
走了一段彎路之後,代表們終於敢反對和棄權了
在1957到1975年這段特殊的時期,無記名投票沒有了,鼓掌成為唯一的表決標準。
例如1969年的中共九大上,在毛澤東的提議下大家舉手,並熱烈鼓掌通過了林彪的報告,並鼓掌通過了將林彪確立了黨和國家的接班人。
1978年之後,舉手和投票終於恢複了。此後,許多兩會上的“第一次”誕生了。
第一次出現棄權票。在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表決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時,第一次出現了3位代表投棄權票的現象。
第一張反對票出現在1988年,來自台灣的黃順興在通過關於七個專門委員會組成成員時,走到話筒前大喊了一句:“我反對”。第一張反對票就是這樣誕生的。這位黃代表為投票做出的另一個貢獻是,提議設立秘密投票處,並立即被采納了。
1990年,跨入了電子表決器的時代
1990年,人民大會堂禮堂的每一個桌子上都出現了一個巴掌大小的無記名電子表決器。雖然有代表曾經提議在表決器上裝一個ATM按鈕上方的擋板,以更好保護投票代表的隱私,但現在表決器依然是裸露的。
不過,這已經大大提高了代表表達真實意願的便利。
電子表決器其實原理和紅綠燈相似,讚同就按綠色鍵,反對就按紅色鍵,棄權就按黃色鍵。使用電子表決器,從表決開始到表決結果揭曉,僅需短短幾秒鍾,表決結果通過會場前方的兩個大電子屏顯示出來。
按照規定除停電等特殊原因以外,電子表決器取代舉手表決,但是鼓掌舉手的情況依然存在,隻不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此加以質疑。而且各地各級兩會,尚有有不少地區的會議現場並未提供電子表決設備,對重大決議進行投票,依然有以鼓掌和舉手進行的。於是,就有了我們文章最初看到的那個來自鄭玉紅代表的提議。
△2010年,某自治區人大會議上的代表舉手表決
總的來說,這麽多年來,雖然走過彎路,但是兩會代表們投票方式越來越科學、符合民主規範。作為一名普通國家主人,壹讀君(yiduiread)還是比較欣慰的,請代表們繼續努力。
https://mp.weixin.qq.com/s/kafecKZE2lWyDvAjOCeqeQ
毛澤東在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的發言等精彩原聲
行進中的中國人民民主
1954年,農曆馬年,地處中國北方的綏遠舉行了一屆三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在經過熱烈討論後,通過了撤銷綏遠省建製的決議,原來的省會歸綏劃入了擁有廣闊草原的內蒙古自治區,後來更名為呼和浩特。
1949年-1953年綏遠省人民政府轄區(來源:百度百科)
重大事項經過人民代表“討論-投票”最終決策,這或許可以被認為是“人民民主製度”的一種踐行。在綏遠參與討論的人們當時並不知道,這項製度將在這一年晚些時候以《憲法》的名義在中國的土地上正式確立。
1953年,毛澤東在杭州起草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來源:百度百科)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61歲的毛澤東在開幕詞中宣告了這次會議的使命——製定並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中國的國家性質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
【原聲】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負有重大的任務,這次會議的任務是製定憲法,製定幾個重要的法律,通過政府工作報告,選舉新的國家領導工作人員……
一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報告投票表決結果時,全體代表起立熱烈鼓掌。(來源:新華社)
參加大會的代表總人數1226人,包括了當時中國所有的民主階級和民主黨派的代表人物,也囊括了中國各民族、各階層。
這次會議成為中國民主法製建設的裏程碑。1954年9月27日下午5點45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從大會現場——中南海懷仁堂向聽眾播出了毛澤東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的消息,早已聚集在收音機旁的人們聽到消息後一片歡騰。
(原音)現場人群: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同誌們,今天是我們大喜的日子,今天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通過新的國家領導工作人員……
6億中國人民把目光轉向北京,而五年前,他們還叫這座城市“北平”。
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 油畫(來源:人民網)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隆重開幕。在周恩來略顯激動的聲音裏,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設於北平市,同時將北平改名為北京的決議。
【原聲】周恩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在北京,今天把北平還改為原來的名稱北京。讚成的請舉手。請放下。不讚成的請舉手,棄權的請舉手,好了,我們現在一致的通過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在北京。從現在起,我們就把北平改名為北京。
周恩來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講話(來源:中國經濟網)
這座城市從此見證了中國民主政治的進程。在1978年改革開放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共召開12次,全國政協會議共召開13次,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和民主協商機構,在為實現黨和國家總任務、活躍國家政治生活、調整統一戰線內部關係、擴大國際交往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1978年,中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轉折點恰逢了又一個馬年。和《憲法》同一年誕生的孩子們迎來朝氣蓬勃的24歲,他們將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奉獻青春和智慧。也在這一年,“兩會”每年召開被納入製度化的軌道,作為具有中國國情特點的製度安排,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體現之一。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被確立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製度。
1978年3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鄧小平當選為政協主席(來源:搜狐新聞)
1985年起,“兩會”更是固定在每年的初春時節召開,以便在當年更早更好地商討國家大政方針、謀劃建設發展大局。
一個又一個春天,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2012年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的起始之年,這一年起,“協商民主”也成為中國民主政治的高頻詞。從十八大報告首提、三中全會部署,到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著重論述,再到《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意見》的印發,“協商民主”從理論走向實踐、從豐富走向拓展。
2015年兩會,習近平在參加民革、台盟、台聯的聯組會時,對新時期人民政協工作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
【原聲】習近平: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時、議政議在點子上、監督監在關鍵處。要廣泛學習各方麵知識,紮實開展調查研究,及時了解現實情況,找準存在的問題。
2015年兩會,習近平在參加民革、台盟、台聯的聯組會,聽取委員們的意見和建議(來源:新華網)
習近平的期望給“說實話、講真話、諫諍言”提供了土壤,踐行和落實民主政治協商製度成為每一位代表和委員的使命。
2017年兩會,出生在北京的65歲的馬誌偉第三次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參加《做客中央台》,他呼籲建立的三江源國家公園戰略,終於從提案變成現實。
馬誌偉:要我說政協委員這個角色特別好,隻要你願意,通過獻言建策這種方式,一定能夠為國家,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江源國家公園(來源:三江源報)
在每一年的全國兩會上,來自全國各行各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聚首北京,就國家大政方針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發表意見,建言獻策,成為我們這個國家不斷前行的力量。
在中央電台台史館中陳列的曆史音響
以上珍貴的音響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錄和存檔。68年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共計召開52次,全國政協會議共召開53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始終在現場,見證了人民民主製度從蹣跚起步到日臻成熟,也見證了一個民族百折不撓走向偉大複興的進程。
作者:刁瑩
難忘的中國之聲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