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饒毅、司馬南、陶斯亮和張文宏的一家之言

(2023-01-02 09:48:25) 下一個

忽然亦周

2022-12-27 07:48上海
關注

1、

從公開的資料來看,饒毅是貨真價實的科學家,張文宏是臨床醫務工作者;學術水平饒毅應該高出張文宏一頭。但饒毅批評張文宏很無厘頭。按照饒毅的意思,沒有嚴格的科學定性之前,說什麽都是“撒謊”。

張文宏說了什麽?他說“高峰期馬上來臨,走出疫情已成定局”。我相信,任何一個有正常思維的人,看到目前的局麵,都可以說出類似的一句話。當然,如果讓我來說,我會加上半句:盡管代價有點大。

2、

原子彈的發明基於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²),但愛因斯坦多少年都不相信人類能開發、利用核能,更不相信能製造出原子彈。好在他是一個知道自己認知邊界的人,並不迷信自己,二戰時他協助遊說羅斯福總統,讓美國試製原子彈。幾年後“轟”的一聲,原子彈真的成了。科學理論和工程技術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天才如愛因斯坦者,也有其局限;論實務,他不及奧本海默。

饒毅顯然高看了自己,以為自己既是愛因斯坦,又是奧本海默。

本輪抗疫政策出現重大調整,由“封控”走向放開,就意味著“開弓沒有回頭箭”,一線醫務工作者必須達成共識:走出疫情,想盡千方百計走出疫情。如果這個共識都不能達成,接下來的工作如何開展?

 

按照饒毅的意思,嚴絲合縫不留漏洞的話該這麽說:“同誌們,疫情的高峰不知道什麽時候到來,能不能走出疫情也不好說,一切皆有可能,因為沒有得到最終證實。”

 

說完這句話,接下來該怎麽辦?他能解決任何問題嗎?不能。

 

在攻擊張文宏的問題上,饒毅純屬操蛋。

3、

論抗疫,饒毅不行,但他有他行的。有網友挖出一些料,說饒毅實控5家公司(一說是8家公司),他夫人是證券公司監事,實控15家公司。他們名下還有核酸業務,他本人也提出過“普及常規性核酸檢測的建議”。

 

我從來不認為開公司和搞學術是對立的,我隻想說,饒毅饒總可能太忙了,他沒有精力通過嚴格的學術論證批駁張文宏,所以隻能寫幾篇司馬南式的網紅文找張文宏練練手罷了。

4、

但他的這幾篇網紅文,被司馬南當成了寶。全文轉載,還在上麵勾勾畫畫,以示重視。

5、

張文宏能批評嗎?當然能。

 

張文宏是神醫嗎?當然不是。

 

張文宏說錯過話嗎?當然錯過,而且不少。

這太正常了,這個世界上沒有句句話正確的人。

話說錯了沒關係,關鍵是要按照“說人話”的方式說錯。新東方老板俞敏洪說“我一直很佩服張文宏,從疫情開始到今天,他一直說人話”。張教授說過錯話,說過不夠準確、不夠嚴謹、達不到饒毅教授的科學標準的話,但那些都是人話。我沒看到張教授睜著眼睛、昧著良心說瞎話。

6、

有人說,張文宏說過瞎話。他明明說過“96%的是無症狀”,現在呢?估計96%的都是有症狀,而且有很嚴重的症狀!

這不是張文宏說的瞎話。張文宏提供這個結論的時間是2022年6月18日,收集的是4月1日至5月31日的上海數據。那時就是這麽一個狀況,有高危人群的病死案例,也有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的案例。就實際觀察而言,也是如此:那時方艙裏幾乎看不到任何症狀,絕大多數的人刷著手機看著小視頻,唱歌跳舞甚至談情說愛的也不在少數。

至於12月上旬開放後的這輪疫情,病毒的傳播速度和症狀的嚴重程度,別說一個張文宏,國務院聯防聯控中心的39個專家加在一起都未必能解釋清楚(不是危言聳聽,我們可能正在經曆一波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傳播速度最快的疫情)

張文宏說得不對的地方多了去,他不是神醫,他能力有限,但他不睜著眼睛、昧著良心說瞎話。

7、

什麽叫睜著眼睛、昧著良心說瞎話?

看看司馬南的這句話吧“特效藥的事,我不懂,不敢評論。我隻是想不明白:百分之九十幾沒症狀,一個大號流感,要花3000塊錢吃進口特效藥嗎?這個邏輯上怎麽能夠講得通讓人服氣呢?”

這就是司馬南的惡毒之處!他不提效果,一上來就把重點往“價格”和“進口”上扯。

 

世界衛生組織在2022年4月22日發布的“新冠”治療指南,強烈推薦高危人群的輕症患者服用輝瑞的Paxlovid。這款藥在防止高危人群從輕症發展為重症的有效率高達88%。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醫學成就。司馬南不僅不推薦這款藥,反而誤導民眾,似乎吃這款藥是花冤枉錢。

 

至於3000塊錢的價格,跟ICU相比,貴嗎?跟生命相比,貴嗎?有基礎疾病的老人不是人嗎?不值得為他們提供最有效的新藥嗎?

8、

陶斯亮女士就是看不慣司馬南的這種冷血,所以點了司馬南的名。

陶女士的觀點我很認同,“生命至上”是最高原則,隻要是科學證明有用的疫苗、有效的藥物,要盡最大可能讓相應的人群有機會獲取。

 

自己打不打mRNA疫苗,吃不吃Paxlovid是個人的自由,但不能阻止、妨礙別人打和服用。

 

如果打了有效疫苗,發病後馬上服用特效藥,很多老人可以免於重症和死亡。司馬南為了堅持所謂的“道義正確”,為了愛惜自己“職業反美”的羽毛,根本看不上也不在乎這些本可以得救的生命。

9、

司馬南是個超級大網紅,但他特別看不慣張“網紅”。

張文宏其實不是網紅,是“被網紅”,本質上跟“被網暴”沒有什麽區別。張文宏沒有刻意經營自己的社交賬號,不能像司馬南那樣靠文字和視頻日進鬥金,也沒有像某某某那樣帶貨,賺得盆滿缽滿還名滿天下。

至於說張文宏是美國輝瑞代理人的,我很希望說這話的人出來走一走,把證據拿出來曬一曬,讓我們看看張文宏是怎麽有這個本事的——我的常識告訴我,張文宏賺錢的能力可能比饒毅和司馬南差了十萬八千裏。

沒有證據就亂噴的,把“張醫生”和“境外資本”捆綁在一起的,就是當年“八分錢、查半年”的舉報文化的網絡版——那時人家還真舍得花八分錢買張郵票,現在的噴子張口就來,草稿都不打。

10、

饒毅要麽是個不知變通的“書呆子”,要麽是別有用心的商人;司馬南要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投機分子,要麽是為了“反美”舍得犧牲高危人群健康的“妄人”;陶斯亮女士能抓住方向和主流,有科學精神,有仁愛之心;張文宏是無意中被時代推上前台的普通醫務工作者,被一部分人“送上神壇”,同時又被另一撥人“搬倒砸碎”——安安靜靜地做個醫生怎麽就那麽難呢?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11、

文章結尾我要道個歉,對不起,我又自己打臉了;上文裏我說“這個世界上沒有句句話正確的人”,我錯了,還真有這樣的人,他們就是深受司馬南愛戴和尊崇的吳尊友和梁萬年教授,這兩位好像從來沒有說錯過什麽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