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路心語,一位美國華人心髒科醫生的行醫筆記
66. 另一個世界
門診看一個病人。
86歲的白人老太,有房顫病史,來門診做每年的隨訪。老太一切狀況良好,醫療問題結束後,我們拉起家常。
老太問我,你還記得那個Joan嗎?
我有點疑惑的表情。
老太馬上給我解釋,就是那個經常和我一起來門診的Joan。
病人一直以為醫生可以記住所有的事,很遺憾,一年看幾千個病人,很多病人的名字和相貌都不能記全,更不用說家屬和他們的朋友。很多時候為了提醒自己,我會在病人的電子病曆“記事薄”(隻有我可以看到)上記一筆,病人的愛好,子女的情況,還有他們家狗的名字等等。
我略有記憶的說,是,是,Joan。
老太不無感慨的說,Joan走了。
我連忙關心的問,怎麽會事?
老太說,她有心髒病,去年底做的搭橋手術,之後一直抑鬱,她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
我說,I’m sorry。
老太很善解人意的說,沒事,她去了另一個世界,她在那兒會開心的。
老太話一轉說道,我在這兒很開心,還要活下去,要活過我媽媽的年紀。
我問道,你媽媽多少歲離世的?
老太告訴我,她是99歲。
我握著她的手說道,那麽,我們一起陪你到100歲。
老太高興地笑了。
(更多醫學科普知識關注微信公眾號:第二診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