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無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個人資料
正文

醫路心語 (100) 什麽是好醫生?

(2025-11-19 19:02:18) 下一個

醫路心語,一位美國華人心髒科醫生的行醫筆記

100. 什麽是好醫生?

最近在一個微信群裏討論 什麽是“好醫生”,大家羅列了十來個相關要求,其中不少都是切實可行的優質提議與合理建議。

那麽,什麽是“好醫生“?我認為,一個“好醫生”至少應該包含以下三點:專業、品格、以及對人的理解

專業:具備可靠而持續更新的醫學知識和技術

好醫生首先必須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醫學並非憑經驗吃老本的行業,循證醫學是一門需不斷進取,持續更新的學科,它要求我們不斷學習,迭代知識體係,將所學熟練運用到臨床實踐中,同時保持謙卑之心,承認自身“有所知有所不知”,始終堅守求知欲。

臨床診療的每一步都關乎生命,專業即是不可逾越的底線。

品格:良知與責任感

醫生是一種職業,而好醫生更彰顯一種人格魅力。這要求醫生秉持誠實準則,不誇大,不隱瞞,不誇口自己做不到的事。它要求醫生有責任,對病人的決定負責,對團隊負責,對專業負責。它要求醫生懂得謙遜,知道醫學的局限,尊重同事,不讓傲慢傷害患者。

“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醫學的溫度往往藏在細節裏,有時候,一句清晰的解釋、一份足夠的耐心,或許就是患者心中最深刻的療愈。

對人的理解:超越疾病,看見“人”

疾病歸屬於病理學範疇,但病人既是社會中的個體、有情緒的生命體,也是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醫生能看見病人內心的恐懼,而非隻關注檢查數值的波動;能理解病人的生活背景與選擇,而非機械照搬教科書進行治療;能尊重病人的價值觀,主動邀請他們參與診療決策,而非單方麵替其決定。醫者不是冰冷的 “機器修理師”,而是溫暖的陪伴者、清晰的解釋者,更是與病患一同對抗疾病不確定性的同行夥伴。醫者不是冰冷的機器修理師,而是溫暖的陪伴者,解釋者,更是與病患一同對抗不確定性的夥伴。

The highest quality care is when the patient chooses the path that best fits their values, preferences, and goals and we have made sure the decisions are not result of ignorance or fear.  最高質量的醫療,是讓病人選擇最符合他們價值觀、偏好和目標的治療方案;而我們醫務人員所做的,是確保他們的決定不是出於無知或恐懼。

好醫生不必完美,但必須願意不斷成長,並始終把病患放在心裏。

醫學是一條路,走得越遠,越能體會醫生自身的渺小,也越能理解肩上的重任。正因如此,這條路才格外珍貴。

以上感悟願與所有醫生同道們共勉。

(更多醫學科普知識關注微信公眾號:第二診療意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thequeens 回複 悄悄話 你就是位好醫生!好醫生可遇不可求!遇見是福,遇不到是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