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路心語,一位美國華人心髒科醫生的行醫筆記
70. 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第一大病因
周二上午在醫院看一個會診病人,65歲男性,周一晚上入院,主訴是胸悶氣急下肢浮腫。
對了,很多讀者看到這樣的主訴就已經反應過來了,是什麽問題,可以回顧一下之前的心衰科普(醫路心語第17,18篇),這些症狀是明顯的心衰表現(多看高醫生的科普,自然成“良醫”)。床邊心超檢查,心髒射血分數25%(正常值在55%以上),是重度射血分數減低型心衰(HFrEF)。按照心衰科普的介紹,碰到心衰,頭等大事是明確病因,因為去除病因後,大多數的心衰病人的心髒功能可以恢複到正常。
進一步的病史采集,病人說2016年的時候在加州做過運動負荷試驗,醫生告訴他可能有冠狀動脈梗阻,建議做冠脈造影,由於病人當時自我感覺良好,拒絕了。他一直有高膽固醇血症,也沒有隨訪醫生,沒有治療。繼續問下去,他哥哥在62歲死於心肌梗塞,媽媽做過10次心髒支架,非常顯著的家族性冠心病曆史。
與病人和家屬解釋,他的心衰很可能是冠心病導致的缺血性心肌病。我經常用的比喻是手,如果讓你用右手緊箍左手腕,限製血液供應到左手,時間一長,你會感覺左手麻木,再長些時候,左手就不能動了。心髒也是如此,心髒是一塊大肌肉,一個發動機,需要血液供應保障它的正常運作。心髒的供血血管稱為冠狀動脈,主要有三根,右,中,左(不要介意它們的學術名稱,和醫生交流隻需要知道三根就可以)。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這三根血管的一根或甚至三根發生了嚴重梗阻,血液不能很好地運輸到心髒肌肉,心髒功能就會減弱。所以,冠心病的終極結果是缺血性心肌病而導致的心衰。
我的建議是做冠脈造影,明確病因。
病人的兒子是微軟工程師,很理解我上麵的解釋。我們的談話結束後,他給出總結,冠脈照影的結果有三種,第一種是冠脈梗阻不嚴重,心衰的病因是其他原因。第二種,單支冠脈嚴重梗阻,可以放支架治療。第三種,多支冠脈嚴重梗阻,需要做搭橋手術。最後,他問我,如果2016年時做了冠脈造影會不會改變結果?我告訴他,如果是那樣,他父親現在的症狀都可以避免的。
今天周三做冠脈照影,三支冠脈嚴重梗阻,右邊冠脈完全梗塞(陳舊性),中間冠脈80%梗阻,左邊冠脈90%梗阻。結果出來後,再次與病人及家屬交流,之前有過解釋,他們很理解,同意做搭橋手術。目前的治療方案是先控製好心衰症狀,下周門診看心外科醫生,爭取早日手術,盡快康複。
Take-home message (回家複習要點)。第一點,心衰不可怕,首先明確病因,去除病因,心衰緩解;第二點,有高血脂和家族性冠心病等風險因素,一定要聽取醫生的建議,不可大意;第三點,最重要的一點,多看高醫生的科普,可以成“良醫”。
有朋友補充,多看高醫生的連載小說(我們的那些故事),也可以成“良醫“。
(更多醫學科普知識關注微信公眾號:第二診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