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無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正文

“我們的那些故事”的由來- 談小說創作

(2023-02-20 09:14:06) 下一個

談談關於小說創作

為什麽會去寫“我們的那些故事”?

作為一個少數裔,華人在美國的奮鬥曆程一直有很多有可歌可泣的事跡,特別是作為華人醫生這樣一個特殊人群,其中的故事一定與眾不同。之前在華人醫生群中呼籲過,大家一起來寫故事,是一種回憶,也是一種慰籍,曾經走過的路,讓他人了解,曾經遇過的挫折,讓後人避免。隻是大家的反響不大,就擱置下來。當2020年新冠病毒爆發之後,看到華人社區對醫護的熱情援助,看到聽到華人醫生在一線與病毒抗爭的感人故事,一下子觸動了我,讓我不由自主的有股衝動希望把這些故事寫下來。從哪裏開始著筆?什麽時間段開始寫,以現在進行時,還是從過去一直寫到現在?最後決定,既然要寫,就把整個華人醫生的成長過程一起表現出來,讓大家來了解這個職業,而且把醫學科普貫穿其中。我曾經寫過很多科普小文和小故事,可以把他們簡單地整合起來,再添加一些新故事,這就是我寫“我們的那些故事”的初衷和由來。

“我們的那些故事”內容是不是真實的,是不是作者的自我傳記?

既然以小說的形式出現,就是表明其中內容的很多部分是虛構的。小說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說到“我們的那些故事”的真實性,應該說其中三分之一是我本人的真實經曆,三分之一是我的道聽途說,還有三分之一是完全的虛構編造,是不是這樣的陳述大家能夠接受?

小說開始的第一篇“關於春橋與誌明”就是完全虛構的,基礎來源於我得知我的一位朋友是同性戀,但是和小說內容沒有任何關聯。這個故事寫於2013年,當時發在我的SOHU博客“南山無言”上。小說裏葉蓮娜的角色也是完全虛構出來的,基礎來源於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在大學時有過一個俄羅斯裔的女朋友,我們交流過朋友作為家長對不同族裔婚戀的意見。

哪些故事是真實的?小說中關於考USMLE和申請住院醫生的過程都是真實的。“亞瑟的故事”是完全真實的,有真人真事。“24小時”和“這一天”的兩篇關於心髒專科培訓的文章內容是我的親身體驗,當時也是發在SOHU博客上(SOHU博客幾年前已經被永久關閉)。

小說裏住院醫生培訓時的小夥伴們都有其在生活中的原型。保羅,確實是一個健康可愛的美國男孩,喜歡籃球,喜歡音樂,有自己的樂隊,後來做了感染科醫生留在紐約。盧多,來自尼日利亞,穩重負責,後來和我一起繼續做心髒專科培訓而且做了Chief Fellow。伊萬,確實來自加拿大,生活中的他活潑喜歡社交,後來做了一年內科住院總,之後比我晚一年做的心髒Fellow,很遺憾,因為劇情的要求,把他寫抑鬱了。

阿強是我在紐約認識的一位福建偷渡移民,他的真實身份是唐人街的大巴司機,在一次去馬裏蘭的途中攀談了解到他,後來我還幫助他填寫過英文申請表。小說中關於他的英雄事跡都是虛構出來的。

然後呢?

在第三季中,我嚐試借用古龍的寫法來增加小說可讀性。古龍作品我全部讀過,我喜歡他語句的簡練明了,情節的跌宕起伏,故事結局富有哲理性。在第三季中我把古龍“七種武器”係列的人性六種品質進行了重新演繹,是不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然後?當然還會有然後,既然開始了,就會繼續寫下去。至於之後故事發展的框架是什麽?不能透露,是個秘密,隻要留有懸念,你們才有興趣看下去,是不是?

歡迎喜歡寫故事的朋友們一起加入進來,是醫生好,不是醫生也好,我平時一直說的話,多種不同學科不同經曆的碰撞,更容易擦出火花,會有意想不到的成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FightCovid19 回複 悄悄話 海風姐,你可以去南山的博客閱讀:)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在哪裏看我們的故事?是網絡文學嗎?在某個網站嗎?最好提供“地圖”,便於讀者閱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