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墟

廣漠寒山碧海蒼天,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個人資料
馮墟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隻有雲知道:何維淩傳(1)

(2025-10-15 09:46:12) 下一個

引子

樸方、若昕等同誌:

我5月31日給諸位寫了一信,請公安機關轉送,大概是扣住未發。6月5日我又專給樸方寫了一信,仍請公安機關轉送,估計也不會有什麽指望。

從6月1日起,給我看了一份5月30日簽署的《監視居住決定書》。該決定書除了寫下我的姓名和簽發人的姓名以及所謂據刑事訴訟法38條外,其他的實質性欄目一律空白未填(如交由誰監視,在什麽地方監視,監視的內容等,特別是根據什麽案由實行監視的,一概未填)。依這樣一紙“未完成體”的決定書(有如空白介紹信)來限製我的人身自由,是完全違反法律的,是對我公民權的肆意侵奪,也是對共和國憲法的公然蔑視。

盡管這幾天是共和國的非常時刻,但幹出這種親痛仇快的蠢事,而且一誤再誤,難道是可容忍的嗎?恰恰正是在這危難時刻,對我的非法扣押更顯得問題嚴重。我早已出離憤怒了!現設法將上兩封信轉交到你們手中,請火急處理。

握手

何維淩 89.6

陳一諮:“維淩是一個才華橫溢、憂國憂民的難得人才。”【《諮》p.285】

鄧樸方:“何維淩哪裏是人才?何維淩他是天才!”【《手稿》p.XI】

朱嘉明:“何維淩在中國的曆史上,是有他的位置的。”

柳紅:“曆史有他。”

唐若昕:“何維淩是不可替代的。”

秦燕:“中國改革開放不可挽回的一個損失。”

金觀濤:“王岐山是政治活動家,何維淩是社會活動家。”

胡平:“何維淩是一個精力無窮的活動家。我對他某些曾經的政治觀點不盡讚同,不過我認為他扮演的角色是必要的、有益的,而且扮演得相當好。”

李凡:“中國因為沒有何維淩,不僅少了太多精彩,曆史都不再一樣!”

 

北大上下鋪

何維淩(1944 年12月25日 - 1991年6月5日)是上海人。祖父何仿檀,廣東香山人,清末武進士,民國將領。父親何熴祖,原上海永安公司高級經理,後來劃為右派。【《諮》pp.196-97】維淩生長於上海,初中讀的華東師大一附中,高中讀的虹口複興中學,62年考進北大技術物理係。北大的技術物理,實際是核物理。他跟鄧樸方同班、同宿舍、一張床,樸方在上、維淩在下。

這張床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太子黨、紅五類在上,平民、黑五類在下。

樸方又紅又專,偏向極左。維淩成績優異,但自由散漫,64年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四清)初期被批“白專”。實際上他共產主義信仰虔誠,主動跟他的右派父親保持距離。政治上何鄧兩人不在一股道上,但兩人都聰明、相互很瞧得起,交流集中在專業上。那個時候,維淩沒把樸方的高幹門第當回事。

北大社教65年發生逆轉,彭真支持陸平,維淩又成了尖子生,技術物理係給予特殊照顧,請徐光憲教授親自指導,單獨安排實驗室,準許進教師閱覽室。

大學時期

文革一開始,樸方正當紅。而維淩木秀於林,是北大八個“修正主義苗子”中唯一的學生。樸方沒難為維淩。不久鄧小平被打倒,以前圍著樸方團團轉的同學一夜反目,倒是黑五類何維淩還跟他有說有笑,關係甚至比以前更好。對比強烈,樸方看得清,二人關係發生轉折。

一年後,二人各遭劫難。幾年後重逢,樸方已是高位截癱,而維淩仍是專政對象。相通的命運,讓他們有了共同的政治語言。他常去301醫院看他,二人一起發泄不滿。

四人幫倒台時,維淩在上海,朋友從美國之音聽到,當夜轉告他。他匆匆趕到北京,去見樸方。對於自己,他一開始的想法是回去做科研。鄧小平有意讓周培源先生當北大校長,樸方讓維淩去透風。周先生一聽,直說“才薄。”他當校長,想提拔理科的文重、文科的郭羅基當校辦正副主任,都向鄧小平請示。他最信任郭羅基,但拗不過黨委。樸方給周先生寫信,推薦維淩去中科院。周先生將維淩留在北大,安排在他原來導師、化學係徐光憲身邊,研究量子化學。徐光憲,哥倫比亞大學量子化學博士,研究核材料和稀土材料的萃取,人稱“稀土之父”。周先生給維淩“平反”,維淩幫他“通天”。

樸方認為維淩在科學上有大才,但他本人的興趣已不在物質結構,轉移到了社會結構。兩人一見麵就談政治、國情和改革,到後來樸方看出來了,維淩心不在焉。

79年理論務虛會期間,維淩跟哲學係郭羅基常來往。他倆71年在大興天堂河勞改時是朋友。維淩早已致力於新的體係,郭羅基還在發展馬克思主義。郭寫了篇文章《思想要解放,理論要徹底》,維淩通過胡德平轉交給他爸。耀邦很欣賞,讓《人民日報》發表。但是鄧小平不同意,不僅否定這篇文章,而且認定郭羅基是造反派、是壞人。維淩替郭羅基辯護,跟樸方理論了不下十次,快紅臉了,不管用,樸方很少逆著他爸。鄧小平不光對文章惱火,對耀邦也惱火,當著陳雲的麵,指責他包庇郭羅基。耀邦才上台半年,沒辦法,又讓《人民日報》撤下,在中央黨校批評這篇文章。郭羅基不聽維淩勸解,說耀邦出爾反爾。維淩身後,郭羅基來了美國。

81年樸方去加拿大固定脊骨,花了半年時間。夏天回來,人大有起色,也自信了。他向維淩問計,連續數周,每周兩次,每次一個半小時。維淩的基本觀點:中國必須徹底改革體製,經濟上、政治上。改革的前提是決策的科學化和現代化,必須徹底拋棄階級鬥爭理論,引進新思想、新方法。他采用的術語都是新的,宏觀、微觀、係統、調控、反饋、平衡、循環等。

樸方覺得有理,但認為難以被上麵接受。首先是聽不懂,而聽不懂的都是異端。其次,即使聽懂了,也不會及時起用,體製曆來排外。但他動了心、認了真,開始想心思向老人遊說。

樸方說,你真是西方式政治家。別人是生不逢時,你是生不逢地。如果你生在美國,我看,可以去競選總統。這是誇讚,更是排斥。

維淩勸他辦一個直接“通天”的智囊,“中國的蘭德公司”,從78年一直勸到81年。樸方推說自身殘疾,維淩搬出羅斯福總統。他又扯別的客觀,下不了決心。

84年3月15日,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成立。依托殘疾人基金會,當年9月成立康華實業公司(“小康華”),88年 3月成立中國康華發展總公司(“大康華”)。人們不知道小康華和大康華有何區別,小康華經營哪種實業,大康華怎麽發展,實際上到後來樸方自己也不完全清楚。但樸方還是通過基金會和康華網羅了一些人,如俞正聲、劉京、唐若昕、賈虹生等。

樸方的基金會和康華不能說與維淩無關。維淩的那個中美中小企業國際交流聯絡處(下稱“中美聯絡處”),後來掛靠在康華。維淩以反特權為誌業,卻幫助製造了康華這個千夫所指的大特權。他試圖以和平手段結束學潮,康華卻作為官倒代名詞、是學潮的一個導火索。

84年基金會創辦月刊《三月風》,弘揚人道主義。85年初向王若水約稿,發表了他的一篇短文《關於“革命人道主義”》。中宣部部長鄧力群對胡德平講,“你有一篇文章,叫做《為自由鳴炮》,鄧樸方在《三月風》雜誌上發表了王若水的人道主義的文章。我認為這些都不妥當。”樸方說,“鄧叔叔,我是殘疾人,講一點人道主義總應該可以吧!”

80年代,鄧公子樸方提倡人道,胡公子德平鼓吹自由,此起彼伏。

樸方城府深,維淩感受到了。二人親密,但是有間。樸方幫維淩,以不影響到自己為限度,尤其是不能涉及到他爸。他讓維淩去找人大王漢斌,維淩不感興趣。維淩曾跟王妻彭佩雲一起在大興勞改,彭在那裏喜歡打小報告。最後樸方答應給維淩介紹上麵的人,除了他爸,誰都行。但維淩就想見他爸。

終其一生,維淩沒有跟鄧小平當麵議政的機會,一次也沒有,這是他跟樸方關係的一個基本參數。維淩認為,樸方的殘疾導致他在政治上自我設限,但如果沒有殘疾,他也達不到後來的水平;除了政治判斷力強,他比較有人情味兒。

維淩感歎,如果樸方再幫些忙,他參與創辦的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下稱“發展組”)是鄧小平的、而不是其他什麽人的智囊,由其派生的“三所一會”就不至於在六四後遭受滅頂之災。三所一會包括國家體改委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所、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後加掛“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的牌子)發展研究所、中國國際信托公司國際問題研究所和北京青年經濟學會,被認為是趙紫陽的智囊。

維淩一直想當太師,但隻做到太子太傅,而且跟帝黨有聯係,而後黨掌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馮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efang' 的評論 : 記憶好的人不上當啊。
yef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馮墟' 的評論 : 事發當天,天氣狀況不良,他因車速過快發生了事故。By the way, 鄙人除了記憶力不錯,別無長處。哎,多不幸啊!
馮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efang' 的評論 : 您記憶不錯。墨西哥。
yefang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何維淩好像因車禍去世,事故發生在加拿大。這是30多年前的事,記憶可能有誤。
馮墟 回複 悄悄話 主要參考文獻
《手稿》:《傳說中的何維淩手稿》(2015),香港大風出版社。
《諮》:《陳一諮回憶錄》(2013),香港新世紀出版及傳媒有限公司。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