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墟

廣漠寒山碧海蒼天,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個人資料
馮墟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子玉邊城:喀什噶爾的胡楊(1/2)

(2024-03-22 06:13:47) 下一個

喀什噶爾(網絡圖片)

西部邊疆和中土的聯係,從河南安陽小屯村商代婦好墓出土的大量和田玉就可以看出來。三千多年前交通之發達,今天的高鐵可比不了。實際按中國國家標準,和田玉是玉的種類,不代表產地。喀什就盛產和田玉。

喀什是戰略要地。可以往西,走吐爾尕特去吉爾吉斯,走卡拉蘇、托克滿蘇去塔吉克和阿富汗,走紅其拉甫去巴基。去西藏很困難,必須往東南走阿克塞欽。去印度很容易,在新藏公路阿克塞欽段以西三十公裏,印度邊防軍拿著棍棒在等著你。中印兩個文明古國教育了全世界,核武器沒用,真正的戰爭隻用棍棒。

自古及今,喀什的地理決定了她的曆史。這裏是交通樞紐,土地肥沃,但無論從東、西、南、北,從遠處到喀什都有路,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意味著,遠客一旦到達當地,可以有相對的安寧、安居樂業。

2018年喀什地區三大族群人口,維吾爾族占92.56%,漢族6.0%,塔吉克族0.94%。我沒有找到更新的數據,不像湖南省維吾爾族人口數據那麽容易獲取。

喀什曆史上的人口構成是怎樣的呢?喀什的曆史尤其複雜,聚焦人口變遷和語言文化,有助於我們了解當地曆史。

 

已知喀什最早的人口,是來自波斯(伊朗)東部的遊牧民族塞迦人。塔裏木盆地發掘的塞迦遺體,最早的在公元前550年。《漢書》稱他們為塞種、今天的喀什為疏勒。這些字當時的發音,跟今天不同:塞s?k,疏?ia,勒l?k。塞,跟塞迦saka的發音很接近。而疏勒之名,可能不過塞迦的轉音,正如《漢書》稱車師人的國度為車師。

漢代疏勒人口增長很快。西漢時不過1510戶、18647口人,東漢時就發展到21000戶、人口可能達到25萬,成為西域主要的人口中心。同時期,車師(吐魯番)總人口隻有一萬多。疏勒人口集中,出現集市。

《漢書·西域傳上》:“塞種分散,往往為數國。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屬,皆故塞種也。”又:“疏勒國,王治疏勒城,去長安九千三百五十裏。戶千五百一十,口萬八千六百四十七,勝兵二千人。疏勒侯、擊胡侯、輔國侯、都尉、左右將、左右騎君、左右譯長各一人。東至都護治所二千二百一十裏,南至莎車五百六十裏。有市列,西當大月氏、大宛、康居道也。”《後漢書·西域傳》:“疏勒國去長史所居五千裏,去洛陽萬三百裏。領戶二萬一千,勝兵三萬餘人。”

西漢開始設西域都護府。東漢班超常駐西域,前後三十一年,曾深度幹預疏勒國事。

塞迦人在喀什曆史上留下了持久的印痕。我們今天可以看到塔裏木盆地出土的古波斯語文本,包括阿維斯陀語——古波斯瑣羅亞斯德教經典《阿維斯陀》所用的語言;晚至公元639年的古波斯索格代亞納語的商業、佛教、摩尼教和景教文件;7-10世紀之間的和田塞語文件。海答兒是蒙兀兒——突厥化的蒙古人,長期在喀什和克什米爾一帶生活。他的《拉失德史》用波斯語寫就,那時都已到十六世紀中期了。

 

喀什噶爾是印地、波斯語,意為玉石之城。漢籍中類似譯名,最早出現在初唐玄奘口述、辯機筆錄的《大唐西域記·卷第十二》(成書於646年)裏:”…從此北行山磧曠野五百餘裏至佉沙國(舊謂疏勒者乃稱其城號也。正音宜雲室利訖栗多底。疏勒之言猶為訛也。)

“佉沙國。周五千餘裏。多沙磧少壤土。稼穡殷盛花果繁茂。出細氈褐工織細氈氍□。氣候和暢風雨順序。人性獷暴俗多詭詐。禮義輕薄學藝膚淺。其俗生子押頭匾□。容貌粗鄙文身綠睛。而其文字取則印度。雖有刪訛頗存體勢。語言辭調異於諸國。淳信佛法勤營福利。伽藍【梵文sam?ghārāma,意為佛寺】數百所,僧徒萬餘人。習學小乘教說一切有部。不究其理多諷其文。故誦通三藏及毗婆沙者多矣。從此東南行五百餘裏。”

唐音,佉讀khiɑ,沙讀?a。佉沙,就是喀什,舊稱疏勒。地名的改變,反映新人——講印地語的人的到來。《大唐西域記》實際證實了當地有不少印度雅利安人,綠眼,操印地語。玄奘師徒可能在當地化緣不利,所以語多貶抑。喀什當時流行的宗教,是小乘佛法。他們特別注意到,當地風調雨順,農業發達。

他們提到的疏勒的全稱“室利訖栗多底”,唐音依次為,室?jet利li訖ki?t栗liet多tɑ底tiei。有識之士可以據此判斷,這是何種語言。

進入中唐玄宗時期,新羅(朝鮮古國之一)僧人慧超去西天取經,經過喀什。他的記述,證實疏勒已獲新名“伽師祇離”,唐音依次為,伽giɑ師?i祇gie離thie,就是喀什噶爾。當地人穿棉布(疊布)衣服,說明跟印度聯係緊密。盛行小乘佛法,僧人吃葷。南北朝時期,中土小乘佛法被大乘佛法取代。喀什多胡僧,也有漢僧。龜茲僧人,有胡有漢。於闐多漢僧;當地人,多為漢人。見唐《通典·邊防八·於闐》:“…惟此一國,貌不甚胡,頗類華夏。自漢孝武帝至今,中國詔令、書冊、符節,悉得傳以相付,敬而存焉。…”

慧超《往五天竺國傳》:“又從蔥嶺步入一月,至疏勒,外國自呼名伽師祇離國。此亦漢軍馬守促。有寺有僧,行小乘法,吃肉及蔥韭等。土人著疊布衣也。又從疏勒東行一月,至龜茲國,即是安西大都護府,漢國兵馬大都集處。此龜茲國足寺足僧,行小乘法,食肉及蔥韭等也。漢僧行大乘法。又安西南去於闐國二千裏,亦足漢軍馬領押,足寺足僧,行大乘法,不食肉也。從此已東,並是大唐境界,諸人共知,不言可悉。開元十五年十一月上旬【727年終】至安西,於時節度大使趙君。…疏勒亦有漢大雲寺,有一漢僧住持,即是崏州人士…”

 

新舊唐書對西域人口、尤其安史之亂前的記述比較具體,應該高度可信,因為唐朝根據這些情資在西域開展行政區劃和軍事布防,同時駐邊文武官員可以根據第一手經驗修正情資。根據《新唐書》,當時葛邏祿是大族,地域從阿勒泰一直到哈薩克斯坦。熾俟隻是葛邏祿的分支,地域在今哈薩克斯坦齋桑泊南一帶。而咽麵(唐音yen mi?n;又作樣磨,唐音jia? muɑ)不屬葛邏祿,地域在今哈薩克斯坦塔爾迪庫爾幹州恰拉爾一帶。當時這些突厥族群,都是內屬,不是藩國。

咽麵州都督府曾隸屬燕然都護府。此一曆史時期,燕然都護府曾經遷移,647年在單於台(今內蒙古杭錦後旗境內);663年,燕然都護府遷漠北回紇本部(今蒙古國哈爾和林),改瀚海都護府;669年,改安北都護府,遷磧南(戈壁沙漠以南)。

從702年起,咽麵州都督府隸屬北庭都護府(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咽麵離北庭,比離燕然近許多,也許是改變隸屬的原因,但仍相隔甚遠,原因不明了。

《新唐書·地理七下》:“顯慶三年【658】,分葛邏祿三部、置三府:以謀落部置大漠州都督府【墟:今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以葛邏祿熾俟部置玄池州都督府【墟:今哈薩克斯坦齋桑泊南一帶】,以葛邏祿踏實部置金附州都督府【墟:今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析大漠州置輪台州都督府、金滿州都督府。永徽五年以處月部落置為州、隸輪台,龍朔二年為府。咽麵州都督府【墟:今哈薩克斯坦塔爾迪庫爾幹州恰拉爾】:初,玄池、咽麵為州,隸燕然;長安二年【702】為都督府,隸北庭。”

《舊唐書·高宗下》:“改開耀二年為永淳元年【682】,大酺三日。…辛未,以裴行儉為金牙道行軍大總管,與將軍閻懷旦等三總管兵分道討十姓突厥阿史那車薄。行儉未行而卒。安西副都護王方翼破車薄、咽麵,西域平。”

唐張宣明詩《使至三姓咽麵》:“昔聞班家子,筆硯忽然投。一朝撫長劍,萬裏入荒陬【陬zōu,角落】。豈不服艱險,隻思清國讎【讎,通“仇”】。山川去何歲,霜露幾逢秋。玉塞已遐廓,鐵關方阻修。東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窅yǎo,深遠】。卒使功名建,長封萬裏侯。”作者張宣明生卒未詳,隻知是玄宗年間法官,曾遠赴咽麵當差。這首詩可以進一步證明,唐史關於西域人口的情資高度可靠。

 

《新唐書·回鶻下》:“葛邏祿本突厥諸族,在北庭西北、金山之西,跨仆固振水,包多怛嶺,與車鼻部接。有三族:一謀落,或為謀刺;二熾俟,或為婆匐;三踏實力。永徽初【墟:唐高宗永徽元年(650)】,高偘之伐車鼻可汗,三族皆內屬。顯慶二年,以謀落部為陰山都督府,熾俟部為大漠都督府,踏實力部為玄池都督府,即用其酋長為都督。後分熾俟部置金附州。三族當東、西突厥間,常視其興衰,附叛不常也。後稍南徙,自號「三姓葉護」,兵強,甘於鬥,廷州以西諸突厥皆畏之。開元初,再來朝。天寶時【742-756】,與回紇、拔悉蜜共攻殺烏蘇米施可汗【墟:突厥可汗】,又與回紇擊拔悉蜜,走其可汗阿史那施於北庭,奔京師。葛祿與九姓複立回紇葉護,所謂懷仁可汗者也。於是葛祿之處烏德犍山者臣回紇,在金山、北庭者自立葉護,歲來朝。久之,葉護頓毗伽縛突厥叛酋阿布思,進封金山郡王。天寶間,凡五朝。至德後【758】,葛邏祿浸盛,與回紇爭強,徙十姓可汗故地,盡有碎葉、怛邏斯諸城。然限回紇,故朝會不能自達於朝。

“拔悉蜜,貞觀二十三年【649】始來朝。天寶初【742】,與回紇葉護擊殺突厥可汗,立拔悉蜜大酋阿史那施為賀臘毗伽可汗,遣使者入謝,玄宗賜紫文袍、金鈿帶、魚袋。不三歲,為葛邏祿、回紇所破,奔北庭。後朝京師,拜左武衛將軍,地與眾歸回紇。”

其時,突厥民族中,葛邏祿最強,回鶻(回紇)次之,兩個族群也比較親近,而跟另一突厥民族拔悉蜜較疏遠。在唐朝強盛的時候,不同族群相安無事,都向朝廷納貢。玄宗天寶年間,國祚逆轉,他們相互間開始發生衝突。

《新唐書》提到,有的熾俟是婆匐。唐音裏它們的發音完全不同,熾t?hï俟?i,婆buɑ匐biuk,意味著婆匐是熾俟的分支。

葉護,古突厥文yabγu,古突厥、回紇等民族官名,地位僅次於可汗。一般認為源自中亞地區遊牧民族月氏與烏孫的官名——翖侯,見《史記·匈奴列傳》:“趙信者,故胡小王,降漢,漢封為翖侯【墟:當時發音為x??p ??u】。”

 

晚唐、尤其五代十國漢籍,對葛邏祿和咽麵隻字未提。中土自顧不暇,注意力不在西部邊疆,中央情報局解散。

到北宋,葛邏祿又進入官史視野。在於闐、喀什一帶,出現了一個新的國家,黑韓,或稱黑汗。宋人以為,新複州黑韓是回鶻的一支,跟甘州(今張掖)、西州(今吐魯番)回鶻平行。需要注意的是,宋朝對西域諸國的興趣和了解,遠不及唐朝。1009年黑韓使者請求遣使提供保護,宋真宗婉拒了,隻同意降詔提供保護,相當於護照聲明頁。《宋史》認為這名使者是回鶻,不知真假,葛邏祿和回鶻的確親近。複州在遼寧,“新複州”應為金附州之訛、在新疆阿勒泰。

黑韓到底是個什麽國家呢?其國尊崇黑色,隻能是喀喇汗國。我們再次看到波斯印記,波斯語喀喇是黑色的意思。這是一個神秘的國度。關於它具體何時建立、早期首領何人、人口構成如何,曆史學充滿了誤解和爭議。恰在這一時期,中央情報局關閉,漢籍沒有記錄。1170年代喀什回鶻艾布·福圖赫·阿卜杜勒·加法爾·阿勒馬伊寫的《喀什噶爾史》散佚了。曆史學家隻能可憐到這種程度,從首領的頭銜和錢幣上的信息,來猜度汗國的早期曆史和人口構成。這段史學史,揭示了人生真諦:詩書都會失傳,而金錢可以永恒。孩子們,請跟著金錢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