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穀回音

默守邊疆,思想邊境線另一邊的事
正文

論美國的對台政策 - 從戰略模糊到戰略清晰

(2024-01-18 11:19:06) 下一個

從2020年美國的現任總統拜登上台後,已經(三番)四次清晰且公開的談到如中國大陸武統的話,美國會武力介入。本文暫且不論到時“武力介入”的可能性,隻討論從戰略模糊到戰略清晰的博弈。

作者長期從事的工作的主要部分就是商業談判,其中條款的擬定和認同是雙方(有時是三方或多方)當時的互相的妥協。即使在談判中,一方相對強勢(uphand),但在原則問題上雙方可讓步的空間並不大。從這個意義上看(也從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的回憶錄看到),當初對台灣問題的戰略模糊是在(1)國際形勢的壓迫下;(2)美中兩國的各自需要的情況下,雙方所作出的決定而非妥協。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一“戰略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對台海兩岸的和平有一定的貢獻(這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論點)。這是Joseph Nye的軟實力(Soft Power)理論的一個經典的例子。但聰敏的他,在任職奧巴馬總統任期的時候,就已經看到美國的軟實力的衰落的跡象。但他的結局,也是隻能重回哈佛做教授。

從2008年上台的奧巴馬總統到今天的這16年中,我們經曆了奧巴馬,特朗普,和拜登三位總統。到底是什麽讓美國從戰略模糊變向戰略清晰。

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們先來看什麽是“戰略模糊”?“戰略模糊”就是美國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強調“和平”,中國的“一中原則”(One China Principle)是統一,但最清晰的台灣表達,就是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馬英九的“不獨不統不武”。在這樣的自說自話中,台海的和平是被很好的維護著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美國的軟實力為基礎的“戰略模糊”。

美國從戰略模糊變向戰略清晰,從短期看,是一種戰術上的成功,但長期看,是戰略上的失誤,尤其是美國軟實力的退縮的結果所造成的戰略上的失誤。作者認為拜習舊金山見麵中,習主席談到台灣問題是的表態,是美國”戰略清晰”的結果,但所結的這個果,未必是美國想要的果。2024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