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中馬前卒

中國曆史時事和國際政治評論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共治下中國各地區的概況之三:上海

(2022-11-11 13:54:05) 下一個
 上海

    北京、天津、東北之外,上海是另外一個相對其他地區而言的受益者。但上海的受益程度和影響不同。上海早在中共建政前,就是中國乃至東亞的明珠,是與紐約、巴黎、東京相媲美的現代化都市。民國時上海即是與北京平行的特別市,政治經濟地位僅次於首都南京和代表北方的北京。而中共建政後,雖將上海劃為直轄市並給予特殊地位,但其閉關鎖國的政策反而破壞了上海經濟的發展、阻礙了上海民生的改善。當然,上海也的確因此得到了各種特權和資源,但遠不及北京。改革開放後尤其1992年上海全麵開放和浦東新區設立後,上海才回歸到正常的開放與發展狀態。雖然上海與北京一樣仍然擁有各種政策傾斜,上海戶籍居民也享有種種特權,但起碼一部分是上海及上海人靠區位優勢和自身奮鬥而非行政手段就可獲得的。

   上海擁有直轄市特殊地位和政策傾斜後,改開以來成為長三角乃至東南沿海的革新進步的領軍者,其經濟社會的發展帶動和輻射了周邊地區的發展,和江浙皖贛等地實現了合作共贏。而北京、天津、東北,以及北方其他一些被重點扶植的城市,不僅通過行政手段吸收各種資源,還對周邊和其他地區有破壞無建設、拉大區域差距和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

     還有,上海戶籍居民尤其“老上海人(上海土著居民)”的確比較排外,上海也有傾向於本土主義乃至自治和獨立的思潮,但是一種精致利己的、自保型的排外,是希望與外地人互不幹擾,而不像北京戶籍居民尤其“老北京”那樣,一邊排外一邊肆意從全國各地及“北漂”那裏掠奪各種資源。在做人的修養和言行素質上,上海人也好於北京人。北京的排外程度從表麵上不如上海強烈,甚至有時對外人還有些開放包容,但那是在沒有觸及其利益和深度接觸的情況下。如果觸及北京市民利益或者長住在一起,以及和北京籍公務人員打交道,那各種矛盾衝突都會爆發,外人就能深刻體會到其排外和其他各種醜惡行徑。雖然上海的排外也是錯誤的,其各種所得都有外地及外地人的貢獻,但還算情有可原,冷漠但不過於使壞的排外言行也勉強可以忍受。

    一種製度有相對受益者,就有相對受害者。而中共中國的單一製和中央集權下,隻有北京、上海、天津、東北是明顯的受益者,其餘地區都不同程度受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