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風獵

冷眼觀世界,靜心坐井中
個人資料
齊風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齊風論戰】誰是製造布察慘案的真凶?

(2022-04-06 14:12:03) 下一個

本周揭露出來的發生在烏克蘭基輔郊區布察鎮慘案,人神共憤。有報道說,被殺害的平民有280人,也有報道說,被害平民達410人。這兩天隨著俄軍從烏克蘭北部撤退,烏克蘭收複更多失地,更多類似甚至更大規模的屠殺和觸目驚心的破壞畫麵陸續被暴露出來。


布察慘案是滅絕人性的犯罪,違犯了《日內瓦公約》和《國際法》,凶手必將受到國際法庭的審判。布察慘案轟動了國際社會,這案子太大,把天給捅了個大漏子,一定是有組織、有預謀的犯罪。無論是誰做下的,都必被國際社會強烈譴責,被各方追討責任。

烏克蘭收複敵占區後慘象曝露出來,短短一個月,家園破碎,親人慘死,觸目驚心。烏克蘭人民受此奇恥大辱,定會更加同仇敵愾,堅定信念,決意打敗侵略者,追討戰爭罪犯血債。任何和談,中立,退讓都不可能成為選項了。  西方社會歐美也會清醒認清俄羅斯政權和軍隊的殘暴成性,更加團結起來加強力度製裁俄羅斯,在所不惜。布察慘案可見的結果是:戰爭很難結束了。

到底真相如何呢?誰是直接凶手,間接凶手,幕後黑手?俄烏雙方卻各執一詞,各有指控,都把矛頭指向對方。

戰爭造成烏方大量平民死亡,大量城市麵貌被戰火破壞是真相。俄軍侵略鄰國,到別國的領土上大開殺戒,毫無疑問要被全人類譴責,要負挑起戰爭的罪責。


布察慘案殺人嫌疑最大的,毫無疑問是俄軍。俄烏雙方是敵對國,俄軍撤走之前,有可能對敵對國的居民進行無差別屠殺, 沒有打勝仗的俄軍小支部隊在撤離途中,無差別的對凡是撞槍眼上擋路的有反抗的一律不留活口。俄方作案又有兩種可能性。可能性A,是占領布察的俄羅斯軍隊私自做下的;可能性B,是俄羅斯軍方高層下令的。現在俄軍最高層否認撤退中有屠殺行為。這個說法站得住腳嗎?

從高清的衛星圖像分析對比,顯示有一些布察街頭的屍體已經存在兩三周了,表明死亡時間段在俄軍控製期間,直到烏軍收複布察之後才近距離曝光於世人。那就是說俄軍暴行發生在占領期間,“俄軍撤退中沒殺人放火”不能證明屠殺不是俄軍幹的, 撤兵以前幹的也是他們幹的。有的街頭屍體是被雙手反綁,後腦勺槍擊而亡。 大概率是俄軍抓到俘虜或反抗的民眾毫無人性地一概殺死了。

有無人機拍攝的錄影顯示騎車路人被街頭俄軍坦克無情轟炸。照片和錄像都被證實無偽造,是可信的。 但是戰場上實況如何?騎車路人為何知道(或不知道)俄軍坦克就在一個街區外的路上還要騎車靠近?他的身份如何?騎車上街的目的是什麽?是不是烏克蘭的武裝人員?俄軍這時的炮火擊殺算戰術防禦還是濫殺無辜?


俄指控的烏克蘭殺人擺拍的嫌疑雖然按正常人性非常難以置信,隻會令善良的人極端厭惡俄的厚顏無恥冷血荒謬。但這種情況在戰爭中也不能完全排除。假如是烏克蘭方麵做下的案子,也有兩種可能性。可能性C,俄羅斯軍隊撤離布察之後,烏克蘭方麵對親俄派人員進行屠殺,嫁禍於俄羅斯;可能性D,將在戰爭炮火中死亡人員移到現場,也就是說偽造現場擺拍。這些是所謂的俄方軍事專家和俄媒體所宣傳的。這個論調也不是完全沒有市場。


如此把各方聲音匯總,布察慘案具備以上四種可能性。當然,可能性有大有小,根據我的判斷,可能性A > 可能性B > 可能性C > 可能性D。

兩千多年前,孫武子在所著《兵法》寫到:“兵者,詭道也。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俄軍在烏首都基輔附近城鎮布查占領駐守近月,使用了“其次”,“其下”的手段,根本就是打錯了算盤,完全失了道義。 侵略者的軍事行動目的是打下基輔讓烏克蘭人民屈服,然而他們遇到了被侵略者的激烈反抗,兩軍在街頭巷尾中互有攻守,發生過激烈戰鬥,你死我活貼身巷戰。烏軍武裝人員有可能如俄羅斯所說的身著便衣, 藏在街邊建築物裏打槍。 俄軍坦克發現活人就開炮轟炸。 麵對手無寸鐵的平民他們無法鑒別親俄與否,於是一律視為敵對危險分子,俘虜或抓住平民,無力看守就格殺勿論,即便是已經被捆綁製服了的平民甚至婦孺。 這種做法非常殘暴無人性,其目的就是散布恐怖,恐嚇烏克蘭人失去反抗意誌,投降不抵抗。但是這種野蠻人的做法絕對是會適得其反的,隻能激起更多烏克蘭人對俄羅斯的仇恨和反抗,幾代人都很難平複。國際社會也一定會追討發起戰爭者和濫殺無辜者的罪惡血債。


反過來說,烏克蘭方麵不是完全能排除做案的可能性。抹黑敵方、嫁禍敵方,以增加自己的國際同情度,這是戰爭的手段,屬於“兵者詭道”裏“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的範疇。畢竟,俄軍撤走第三天,布察慘案才被公布,烏克蘭方麵不是沒有作案動機和作案時機。


布察慘案真實發生了。疑點集中在俄烏兩國都是指向對方所為。這是肯定可以預料的,因為無論俄方還是烏方都不敢公然地、公開地背這麽大的鍋,這是違反【日內瓦公約】的。烏方得道多助,可以用這些慘不忍睹的照片視頻博得世人的廣泛同情,進一步凝集反抗俄羅斯的力量,誓言將反擊到底。然而俄失道寡助,隻能無力狡辯,少有同情,未來國運暗淡。

如果說戰爭不能夠給某人定罪,那麽,屠殺平民是一定要定罪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