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影評有很少量劇透)
無論製作成本的大小,美國電影曾經有過很多帶來心靈震撼的經典,而近年來卻乏善可陳。這跟美國文化風潮的加速度傾斜造成的才思枯竭和思想禁忌,不無關係。
在這種氛圍下,選擇電影院的哪一扇演映廳的大門,也額外帶來一項功能,成為大眾的一種簡單發聲渠道,可以用來對精英圈子給社會強加的思想灌輸行為做出投票。
筆者先在推特上發現《Sound of Freedom》(自由之聲)的預告片,已經打算作為獨立日長周末檔期全家的首選去觀看;很快從6月底到現在,看到微信上好幾個版本圍繞這個影片攜帶謠言的宣傳,根據微信的“萬有加一無”定律,這更加堅定我們要去看首映的想法了。
看完影片發現,這是一部圍繞解救兒童生命敘事,有靈魂的電影。盡管故事內容扣人心弦,不少場景讓人屏息凝神,但是表現手法上卻無張揚煽情的操作痕跡,完全有種舉重若輕、泰山崩於眼前而不驚的氣質。影片帶著英雄主義無畏的底色,卻不刻意強調渲染這些,而是讓觀眾自然地領悟到人性的高度、勇氣的穿透力和信仰的引導力。音樂和畫麵場景,也無不體現出神聖使命感和光亮的指引。
01.電影背後的故事
這部電影基於真實的故事做了小部分的改變,原型蒂姆·巴拉德(Tim Ballard)在美國中情局CIA做過一年特工,之後去國土安全局(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做特別探員,他從事追捕針對兒童的色情犯和戀童癖者的工作12年,一共抓獲了288名罪犯。
現實中巴拉德沒有涉及太多破解兒童人口販賣的工作,但是在自己即將可以拿到政府職員享有的退休金待遇之前,恰逢一次執行任務,他接手的案子涉及到哥倫比亞的未成年人人口販賣和性奴鏈。上級以超出美國國境不在工作職能所轄範疇為理由讓他放棄任務,這觸發他辭去工作並放棄相關待遇,冒著生命危險去南美洲的哥倫比亞解救11歲的少女。
巴拉德是需要養家的6個孩子的父親,這種行為可謂超越自我的壯舉,不能說他沒有猶豫,但是在他的家庭卻得到妻子凱瑟琳(Katherine)毫不猶豫的支持和鼓勵。這就是美國國民的真實素質。
現實中,政治評論員和企業家格倫·貝克(Glenn Beck)讚助了巴拉德完成使命所需的資金。
吉姆·卡維澤(Jim Caviezel)在影片中飾演蒂姆·巴拉德,他也是位有故事的演員。卡維澤因2004年在《基督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中飾演耶穌,而讓人熟知。該片導演是梅爾·吉普森(Mel Gibson),左營好萊塢裏少數保守派之一。
跟摩門教徒巴拉德一樣,卡維澤也有著虔誠的信仰,是一名天主教徒,跟中國人民也有著深厚淵源,他跟妻子收養的三名有特殊需要的孩子都來自中國。(參考前文十萬名殘疾或殘障的棄嬰長大了)
卡維澤在影片中不像是演員表演,而更像是自己的真情流露,在“God's Children Are Not For Sale”(神的孩子,禁止被交易)的信念驅動下,他將對孩子生命的珍視和對被販賣兒童和家庭的關切與承諾,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影片讓人明白了兩種父愛,一種是基於血緣關係天生的親情;另一種則是基於“人造而平等”和信仰基礎之上,對所有生命視為己出的愛和奉獻。
02.曲折的公映過程
很難置信,這樣一部與兒童安全、人口走私和人性緊密相關的電影,卻被一開始擁有發行權的迪斯尼公司獨斷專行地封殺了5年。幾經周折,總部位於猶他州鹽湖城地區的Angel Studios(天使工作室)買下版權,才得到轉機。
電影從拍攝到得以播映整整8年,幾乎是一個二戰打完的周期。
但是令人欣慰的一點是,美國人民心裏有數,《自由之聲》上映不到一周,已經以1424萬的票房擊敗了迪斯尼投資的大片印第安納瓊斯,排名當下美國電影榜第一名。完全收回了該片拍攝的投資成本。
除了影片得到高口碑認同,還有另外的驚喜。
現實中的巴拉德和哥倫比亞官員襲擊了罪犯的島嶼。那次行動被稱為“三重行動”(Triple Take),共營救了123人,其中55人是未成年人。讓人不解的一點是,電影製片人大幅減少了電影中被拯救的性交易受害者的數量。
在哥倫比亞的“三重行動”行動也激勵了巴拉德,促使他成為了一位反人口販賣的社會活動家。他創立了“地下鐵路行動” (Operation Underground Railroad, O.U.R.)。這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專門致力於從人販子中拯救兒童。根據O.U.R.網站的信息,該組織已參與4,000多次行動,改變了7,000多人的生命,並逮捕了6,500多人。
電影結束時也提到,全世界每年有200萬兒童被拐賣,而美國已經是兒童走私的最大輸入國。但是不清楚為什麽有那麽多中文宣傳要把這個影片加塞揭露美國政府黑暗的內容,跟電影沒有太多直接關係,因為影片更多還是涉及的南美洲人口走私鏈和兒童販賣猖獗問題。也需要罵一句,官僚的國土安全局加州分部,不讓巴拉德跨境追擊人口走私。但是結果卻以一個力量強大的非盈利組織和這部影片的形式,讓更多人參與到關注這個社會問題,也算經曆磨難修成正果。
無論是電影還是現實都告訴我們,與其隻盯著黑暗哀歎誇大、選擇性失明,不如退而結網,行動改變。不要事事造謠成驚嚇體,正義和公允也不能靠等待,而是依仗一個個有信念的人去克服困難超越自我,事在人為地執行改變。對於有信仰的人們,則是在神的引導下,抵禦邪惡,為人間披荊斬棘。
如果您喜歡此文,請幫助轉發一下,讓更多的朋友去看這部電影,值得您家庭的每一分鍾。
影片結束也提供了這個網站,可以幫助購買提供免費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