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葉氏二傑

(2021-10-11 09:47:05) 下一個

詩人不是人,是謫仙。避疫在家的我不是別的,是鬧劇荒一路看到紀錄片的。這不?古今中外,聲色犬馬,都看膩了,找了記錄詩人的,提高一下精神文明。

葉慈和葉嘉瑩都姓葉,都不是漢族,但都是詩人,也都是在一生中凝練曆史,折射出民族和國家的跌宕。而詩卻是悲情曆史最好的夥伴,讀他們的詩,如同和他們一起重新經曆那些歲月。所以給詩人拍傳記性的紀錄片,最適合不過。

但是適合不等於容易,葉氏二傑,在不同導演的鏡頭裏,拍出了天上地下截然不同的兩部,隻看過一本的,都會被詩人的命運與才情打動,看過兩本的,都會被導演功力和思想的不同而扼腕。看官如果還沒有看過其中任何一部,或者沒有對比過這兩部,可能不容易理解以下論點。

葉慈是愛爾蘭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記錄他的片子用他的詩歌來命名,稱為《狂熱的心》,片中請了不少大家熟悉的演員、播音員、歌手來念他的詩,用他的詩連綴起他的一生,念詩的聲情並茂,陶醉其間,多帶愛爾蘭或英格蘭口音,幸虧有字幕,否則不容易懂。用詩人自己的詩連綴,這手段也是常見,在記錄葉嘉瑩的《掬水月在手》,也是用詩連綴,不同的是大部分的詩是請她自己吟詠的,而且沒有字幕,讓今天不熟悉詩歌吟詠的,即便漢語是母語,也頗難跟上。

功力的高下不是配不配字幕顯現的,單取片名,就初露端倪。葉慈最有名的詩恐怕是《當你老了》,他最令人扼腕的經曆恐怕是追求茅德岡一生未遂,用《當你老了》,配這樣的愛情悲劇,豈不妙哉?非也。葉慈最能代表的,不是他的花癡和風流,而是他追求愛爾蘭獨立的 “狂熱的心,所以導演緊扣住他一生為愛爾蘭民族覺醒、國家獨立而寫的詩,帶我們進入他可貴的靈魂,明白他墓碑上請大家繼續往前衝的遺願。

葉嘉瑩其實不是 “掬水月在手” 五個字可以概括的,她的一生不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那麽閑情逸致。她說:詩詞是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入世已拚愁似海,逃禪不借隱為名”。這兩句話是葉嘉瑩在年少時作的詩,定居南開後,變成了迦陵學舍門前的一副對聯。導演若用心體察,就會帶觀眾一起去體會是什麽力量使得葉嘉瑩在去國、喪女等各種家國哀愁時,依然挺立?那不是賞月的心情,而是堅忍的毅力。

我教書,兩位葉詩人都用作例子。葉慈的《當你老了》是貌似容易翻譯,其實常常被誤讀的。所以我用來教“翻譯時要注意文化的理解”這個題目。並且戲譯成蘇州話:等倷老嗞,禿毛癩痢,睏死懵懂,跌噠死騘;拿嗞本書,慢死吞吞,想想讀讀。老底子,桃花眼,風流子,要幾豁?真情假意,吃俚不煞,隻有我喏,一門心思,獨頭獨腦。幫倷一樣,還有追求。現在老哉,毋人疼你,撿柴添火,羅裏吧嗦。談情說愛,真好比,大頭夢,去無蹤,有辰光,山上走,有辰光,星裏躲。

這樣翻譯的用意是體會葉慈追求的其實不是茅德岡的美色,而是她愛自由、有追求的“狂熱的心”,是茅德岡激發了葉慈,讓他一生有了追求,而且超越於談情說愛之上。葉慈的大頭夢,不是在床上,盡管他一輩子都在考慮如何讓自己的丁丁變大,而是在家國情懷。他其實是愛爾蘭的少數派,因為多數派是天主教的;他其實是少數受過教育、又能遊走在倫敦和法國的精英;他也是被神化的一個偶像,盡管他人味兒十足、甚至俗不可耐。所以晚年他說:真情假意,吃俚不煞,隻有我喏,一門心思,獨頭獨腦。這種獨頭獨腦,漸漸沒有人可以理解,所以他辭退了國會議員的職務,隱居海外,等愛爾蘭軍艦載他的遺骸回到故土。恰可用“入世已拚愁似海,逃禪不借隱為名”來總結他的一生。否則,《當你老了》就會翻譯成一首調情憶舊的小調。這裏翻譯的“眼”在於對“pilgrim soul”的理解。我在2020年發表的一篇論文裏詳細談了中西朝聖情結的異同,簡單地說,朝聖都是一生的苦修和畢生的追求,但西人到了聖地,還是難免幻覺,“有辰光,山上走,有辰光,星裏躲”。華人到了,看到的是自己,所以現在年輕人朝聖,都是自拍打卡型的。

用葉嘉瑩作為例子的教學是每次教跨文化翻譯,都挑戰學生翻“風骨”二字,這上麵,葉嘉瑩說得最好,風就是感發,骨就是結構,詩就是用它的結構來鼓動讀者有感而發,與詩人共鳴。這樣就不會把風骨翻譯成wind and bone了。葉嘉瑩也是到了哈佛,教西人學生詩學,才發現漢語貌似明明白白的詞語,竟然不容易翻譯和理解。所以我每次用這個例子,鼓勵學生要文化對比,才能出絕妙的論文選題,閉門造車,則睏死懵懂,跌噠死騘。

回到紀錄片的對比,一位導演是把謫仙描述成人,俗,但是有追求,乃至他的風月消耗不了他的狂熱,而他的祖國卻是他的魂牽夢繞。另一位導演是把謫仙描述成神,完美、詩意,如同紀錄片裏沒有解說詞的各種風景、拓片,玄而又玄,眾妙之門。在我看來,一位導演是真懂詩人,另一位是真不懂詩人。一位導演是真想讓你懂詩人,另一位導演是真不想讓你懂詩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教漁書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寫寫歲月' 的評論 : 愛爾蘭總統都是個文學家。除了苦難,大概還有灑脫,因為國小權弱,不如不摻和大國之爭,沉浸於書香之中:詩和遠方,嗬嗬。
寫寫歲月 回複 悄悄話 愛爾蘭為什麽盛出文學名作家?就是有點奇怪……是苦難出才子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