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航海霸主的記憶——西班牙港灣

(2025-05-22 08:37:31) 下一個

2025年4月11日,我們乘坐NCL的挪威之星,沿著南歐與大西洋島嶼航線(10-DAY EUROPE ROUND-TRIP LISBON: SPAIN, GIBRALTAR & CANARY ISLAND),由葡萄牙裏斯本出發,途經西班牙南部和加那利群島,訪問了西班牙的多個海港城市。

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主要通過軍事征服和殖民來擴張勢力,特別是在美洲。他們擊敗阿茲特克帝國(1519-1521年)和印加帝國(1532-1572年),建立龐大的殖民地。西班牙從美洲大量開采黃金和白銀,使得他們成為16世紀最富有的國家之一,西班牙推廣天主教,建立傳教區,對當地文化產生深遠影響。

西班牙蘊育了地中海鼎盛的大航海時代,也成就了橫跨兩個世紀的海上第一大國。它的遠航艦隊連接了東西兩個世界。

加的斯(Cádiz)

 

遊輪訪問的第一個西班牙港口城市加的斯,隔著直布羅陀海峽(Gibraltar strait)與非洲大陸相望,是西班牙西南部安達盧西亞(Andalucía)地區的一座古城。加的斯於西元前1100年建城,至今已有3千多年曆史。作為西班牙海軍的所在地,這座港口在16世紀蓬勃發展,成為探險和貿易的基地。加的斯曾為西班牙三大港口之一,也是西班牙唯一的大西洋港口,當時西班牙與美洲之間的貿易有75%都是經由加的斯,曾是西班牙最繁榮、最都市化的城市之一。

從港口步行可輕鬆抵達大部分加的斯的景點,適合我這種愛走街串巷看稀奇的人。位於老城區的市政廳,其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令人耳目一新。

加的斯這個西歐最古老城市,在1812年,在聖菲利普·奈裏(Filippo Neri)教堂裏,簽署西班牙憲法。1912年,加的斯人在西班牙廣場立下【1812年憲法紀念碑】(Monumento a la Constitución de 1812),以紀念1812年憲法100周年。

感覺西班牙城市似乎到處都有廣場,個個大氣磅礴,宏大敘事!

都說遊歐洲,教堂是最好看,此言不假。加的斯最知名建築是聖十字大教堂(Catedral de la Santa Cruz)。1776年重建的這個新教堂,花了116年才完工。風格從早期的巴洛克風格逐漸過渡到新古典主義。白色石灰石立麵,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一對高大的鍾塔和一個金色圓頂(Dome),圓頂采用了黃色瓷磚,非常醒目。讓人肅然起敬。

聖周(Semana Santa) 是基督徒重要的宗教時期,紀念耶穌基督死亡和複活的事件。加的斯的聖周遊行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深厚的宗教傳統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 教堂內看到的聖像、聖車、聖器都是極盡奢華,不是銀光閃閃就是金碧輝煌。

東方有給菩薩樹金身的講究,難道中西宗教文化很多年前就相互滲透?

聖安東尼奧教堂(Church of San Antonio),另 一座迷人而私密的教堂, 卻營造出一種溫馨的感覺。

加的斯地處海港,海鮮市場當然熱鬧非凡。加的斯中央市場(Mercado Central)的魚市,令人眼花繚亂!雖然許多種類對我這樣的內陸人而言叫不出名字,不過新鮮勁兒是絕對保證的!

西班牙人行道兩旁常見橘樹,清淡的花香有點類似 茉莉花,滿樹都是橘柑卻無人采。 原來西班牙橘樹結的都是苦橘,不能當水果食用,卻可以驅蚊。西班牙人將花、葉、種子還有果皮萃取出油脂來做糖果、果醬、釀酒和香水之用。曆史學家證實西班牙的橙子其實有著中國血統。中國的柑橘栽培技術沿著絲綢之路傳到全球。難不成中國的柑橘到了歐洲水土不服啊?

馬拉加(Malaga)/格拉納(Granada)

 

遊輪訪問的第二個西班牙港口城市是馬拉加,西班牙的第二大港口,西班牙第六大的城市。馬拉加城創立於約西元前1000年,城市文化融入了伊斯蘭和歐洲的文化。

我們有兩個很難的選擇: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於1832年發現並介紹給世界的天方夜譚般的宮殿——阿爾罕布拉宮( Alhambra Palace),神秘夢幻,奢華絕美,乘車兩小時就可以到達;參觀當地的畢加索博物館,這裏是畢加索的故鄉,藏品一定不錯。最後因為阿爾罕布拉宮是西班牙44個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想去讓自己長點見識!忍痛割愛放棄了畢加索博物館。

另一個很難的選擇:跟隨遊輪的旅遊團,保證時間,但不能入納斯裏德(Nasrid)王朝的宮殿參觀(每天隻能進4千人,按護照提前預約時段,不退不轉讓);在網上自定阿爾罕布拉宮票,保證看全,但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到達。最後終因遊輪入港、起航的時候難定,選了遊輪的旅遊團。

穿越安達盧西亞地區,從馬拉加到格拉納達的公路兩旁,連綿的橄欖樹林和雲霧繚繞的山巒,頗有特色。第一次知道西班牙橄欖油的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之首,占世界總量的50%,而安達盧西亞是世界橄欖油的核心產區。安達盧西亞的頂級橄欖油世界聞名,價格比其它產區要高20%。

格拉納達是西班牙的一座小城,在格拉那達的郊外,有著摩爾人在西班牙最後的宮殿——阿爾漢布拉宮。阿爾罕布拉宮是一座規模宏大、功能多樣的建築群,包括納斯裏德(Nasrid)王朝的宮殿以及城堡和查理五世宮等其他建築。

透過與卡斯提爾(Castile)女王伊莎貝拉一世(Elizabeth I)的婚姻,費爾南多二世(Fernando II)成為統一西班牙王國後的第一個國王,並開創西班牙帝國。他們接納了納斯裏德王朝的宮殿,並在院牆內修築教堂。數十年之後,他們的外孫查理五世(Charles V)又在原先的穆斯林宮殿群的南麵,另建了一座四四方方的文藝複興風格宮殿,耗時近一個世紀完成。這座美麗的文藝複興時期宮殿建於 16 世紀 30 年代,位於阿爾罕布拉宮建築群內,毗鄰著名的納斯裏德王朝宮殿。阿爾漢布拉宮是在山上,從山腳下開始往上走,會經過了一個巨大的花園。

納斯裏德(Nasrid)王朝宮殿和城堡,除了阿拉伯國王及其仆從居住的納薩裏風格的建築之外,宮殿建築群雅致又華麗,曾是西方穆斯林最大的政治與貴族中心。納斯裏德王朝的宮殿是阿爾罕布拉宮的一部分,代表著納斯裏德王朝的皇家住所和宮廷。在西班牙能如此完整地保留著摩爾人的宮殿,真是一個奇跡。

我們隻參觀了查理五世(Charles V)的宮殿。文藝複興風格中混合摩爾式建築,讓查理五世宮殿建築中擁有了兩副麵孔,基督教的憂鬱、威嚴,混合了穆斯林統治下的驕奢旖旎,成為一個多層次、多色彩、儀表堂堂的美學熔爐。

廳、廊、柱、屋頂、牆壁、院落有複雜的幾何圖案;蜂窩式裝飾;植物紋飾和書法;

精心設計的庭院噴泉、水池和水道;開放式庭院(Patio)布局…,成蔭的樹木,盛開的鮮花,處處流水噴泉,濃濃的阿拉伯風格,難怪摩爾人將這裏視為人間的伊甸園。所有的裝飾令人感歎不已。

阿爾罕布拉宮,一座規模宏大、功能多樣的建築群,摩爾式和文藝複興式建築令人驚歎,深感不虛此行。

格拉納達是一座充滿曆史與文化魅力的城市,融合了摩爾風格與西班牙文藝複興元素,作家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將格拉納達形容為“最風景如畫的城市”

格拉納達市政廳門口的格拉納達市徽章看上去高雅大氣上檔次,給人獨特的觀感體驗。

格拉納達大教堂,在清真寺的地基上,建於1492年,是西班牙文藝複興時期的代表性建築之一。教堂由三個巨大的拱形組成,中央禮拜堂圓頂高45米,頂部窗戶鑲嵌彩繪玻璃,裝飾華麗。

值得駐足的是格拉納達皇家禮拜堂,建於16世紀上半葉,這裏是西班牙兩位天主教君主伊莎貝拉一世女王和費迪南德國王的埋葬地。入內後可以參觀聖器收藏室博物館,包括很多藝術珍品(導遊開玩笑說多看幾眼,這些畫如果放在盧浮宮, 是要裝進玻璃框,三尺以外觀望的),感受天主教君主的遺產,可惜不能拍照。教堂內頂是摩爾風格。

大加那利島拉斯帕爾馬斯(Las Palmas de Gran Canaria)

 

遊輪訪問的第三個西班牙港口城市是拉斯帕爾馬斯,它建於1478年,也是拉斯帕爾馬斯省的省會。 這裏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曾是全球重要的補給站。哥倫布在前往美洲的旅途中曾在此停留。

這座城市裏,色彩與活力真的是完美交融。港口的聖卡塔莉娜公園(Parque de Santa Catalina)給我一個春暖花開的驚喜。這座城市綠肺裏,各色熱帶植物爭奇鬥豔的景象讓人心曠神怡。

整個城市似乎想用色彩講述大西洋島嶼的歡愉與憂傷。加那利傳統建築(Canarian architecture)的外牆,色彩鮮豔的殖民風格建築,仿佛讓人置身於一幅活潑的油畫。

拉斯坎特拉斯海灘(Playa de Las Canteras),長三公裏,遮陽傘如蘑菇般綻放,衝浪的,玩沙灘排球的,曬日光浴的,遊客熙熙攘攘。令我驚訝的是,每隔百米就有淋浴間、更衣室,救生員塔樓,甚至還有無障礙通道,海灘設施堪稱完美。這座旅遊城市對於宜居性真的是用心打造。不得不說西班牙人的生活真的不錯。

港口邊的埃爾德科技博物館(Museo Elder de la Ciencia y la Tecnología)真的是科技愛好者的樂園。在這互動娛樂的奇妙世界裏,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也讓成年人忍不住躍躍欲試,感受科技如何塑造未來。在這裏我們試過傳感器對人體的各種測試,學會影視隱身的障眼法,和機器人把手言歡,展館內的實驗演示和動手活動,讓科學不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一場充滿樂趣的探索之旅。

這座混雜著殖民地風情與現代氣息的城市,以其盛開的公園,五彩繽紛的街道、熱鬧的海灘和互動的科技館,讓人深刻印象。因它的火山地貌和海灘風光被譽為“歐洲的夏威夷”,真的是名符其實。

聖克魯斯-德特內裏費(Santa Cruz de Tenerife)

 

遊輪訪問的第四個西班牙港口城市是大西洋邊的聖克魯斯。聖克魯斯港是西班牙的重要港口之一,連接歐洲、非洲和美洲。一大早從港口下船,迎麵而來的便是寬闊得近乎奢侈的海濱大道(Avenida Marítima)。伴隨晨練的人的身影,沿著大道漫步,空氣中混合著海風與花香,腳下是潔淨的石板路,兩旁綠植與雕塑點綴其間,眼前是藍得讓人心醉的大西洋,更有地麵上色彩鮮豔、精致的藝術地磚吸引我的目光。這是一座“向海而生”的城市。

陣亡將士紀念碑(Monumento a los Caídos),矗立在西班牙廣場(Plaza de España)中央,建於1947年,由巨型石柱與雕塑構成,紀念西班牙內戰中陣亡者。陣亡將士紀念碑並不喧嘩,卻莊嚴肅穆。

城市還沒蘇醒,我們一路打卡。聖母領報堂(Iglesia-Parroquia Matriz de Nuestra Señora de La Concepción)是一座位於聖克魯斯-德特內裏費市的天主教堂。這座教堂建於十五世紀,是聖克魯斯最古老的宗教建築之一,融合了加那利傳統與哥特式風格。它是加那利群島唯一一座擁有五個中殿的教堂。這座教堂建於西班牙征服者登陸海岸後建造的第一座小教堂之上,他們後來在那裏建造了這座城市。聖母領報堂以其莊嚴的巴洛克風格震撼人心;

市中心的非洲聖母市場(Mercado de Nuestra Señora de África),拱形長廊與粉色牆體充滿南歐風情。塞薩爾·曼裏克海洋公園裏,海水遊泳池、日光浴區以及設施齊全,是全家放鬆身心、享受海濱氛圍的好地方。現代文化中心(Tenerife Espacio de las Artes),即是圖書館,也是藝術展覽和攝影中心。這座由瑞士建築師設計、極具現代感的文化地標,外觀大膽,內部空間開闊,混凝土牆體與錯落光影相互映襯,簡約中透露出思想的深邃。好喜歡這樣的文化空間: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而是滲透在城市日常裏,令人願意親近。

最後,我們參觀了聖克魯斯棕櫚園(Palmetum de Santa Cruz),一個由廢棄垃圾場改建而成的植物園,占地 12 萬平方米,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 600 多種棕櫚樹。這裏遍布奇花異草,一處令人驚喜的城市綠洲。身居鬧市卻仿佛遠離塵世的紛擾,隻剩下大自然的和諧與愜意。

廣場、雕塑、古跡,這種對曆史的銘記與藝術的融合,在聖克魯斯隨處可見,不刻意、不造作,自然地融入日常;聖克魯斯的每一處景觀好像都在訴說歐洲的藝術與文化底蘊,一個有曆史、有生活、有文化的地方,一片充滿魅力的土地。

西班牙安達盧西亞的文化遺產,加那利群島的火山地貌和海灘風光。西班牙比葡萄牙更熱鬧。這裏處處洋溢著熱情,是治愈憂鬱的國度。

西班牙曾經被穆斯林統治了700年時間,從8世紀一直延續到了15世紀。 直到15世紀末期,西班牙才徹底驅逐了穆斯林勢力、收複了失地,西班牙,是歐洲地界上與非洲最鄰近的國家。不同於純粹的歐洲風情,曾被摩爾王朝的長時間統治,讓西班牙的文明還滋養著包容和共通的璀璨,寫滿了民族宗教的起承轉合,值得一遊哦。

 

友情提示

  • 如果打算入內參觀阿爾罕布拉宮納斯裏德宮殿,最好提前網上預約靠中午的時段,加上港口接送,以保證最大限度的靈活性。
  • 加的斯海港巿場附近的餐館很多也做來料加工,識貨的朋友可以自行選擇海鮮找餐館做美食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