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追憶2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他不是非死不可:讀 Death of a Salesman

(2024-11-17 11:00:32) 下一個

    我第一次去紐約的時候囊中羞澀,通過朋友介紹住在曼哈頓上西區的聖保羅教堂。雖然是第一次見麵,但是 Hunt 神父親切仁厚,令人如沐春風。他看我是中國人,又知道我喜歡看書,就送我他剛看完的 Balzac and the Little Chinese Seametress,戴思傑寫的《巴爾紮克與小裁縫》。現在,這本書還在我的書架上,但神父去世已經快二十年了。

當時我剛看完了 Frank McCourt 的回憶錄 Angela’s Ashes ,想起McCourt 在紐約公立學校教書,就跟神父聊起這本書。沒想到神父一個勁搖頭,幾乎是抱歉一樣解釋,他試著讀了幾次,但始終讀不下去。書裏,McCourt 的父親沒有責任感,不管妻兒死活,隻顧自己買醉,而且是一犯再犯,實在令人失望。我記得聽了很吃驚。現在想來,一個是我當年閱曆不夠,隻愛著 McCourt 幽默的語句,卻沒有讀懂底下的傷痛;另一個則是我的淺見,想當然地以為做神父的人應該原諒一切。 但,神父也是人,自然會有喜惡。

為什麽想起這段往事?是因為剛讀完的話劇《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 。故事裏父子吵鬧不斷,互相怪責,看得人氣悶不耐,幾次想棄讀。

故事發生在四十年代的紐約。推銷員威利 (Willy Loman) 工作了一輩子,開著車到處推銷。老了,跑不動了,想換個坐辦公室的工作,卻被老板無情拒絕,最後幹脆被直接辭退。兩個兒子也不成器。小兒子海痞 (Happy) 是小痞子,不務正業,滿口謊言。大兒子必富 (Biff) 有小偷小摸的毛病,外出打工十幾年間,輾轉七個州,隻夠勉強糊口。

威利有當推銷員的職業病,(“riding on a smile and a shoeshine”, p. 138),以為見多識廣和外表光鮮就是成功。雖然愛孩子,但威利不善於引導糾錯,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大兒子比富後來四處碰壁,責怪父親的溺愛害了他。(“I never got anywhere because you blew me so full of hot air I could never stand taking orders from anybody!” p.131)

《推銷員之死》1949年出版,贏得了當年的普利策獎,跟同時期的《欲望號街車》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一樣大獲成功。阿瑟米勒有意揭露資本的冷酷,一旦老珠黃,就棄如敝履。但我覺得,威利的悲劇也是性格悲劇。他一輩子好高騖遠,多言過其實來粉飾太平,像把頭藏在沙子裏的鴕鳥那樣自欺欺人。最後自殺是因為絕望:工作沒了,兒子也靠不住 —— 沒有沙子可鑽了。

小說封麵上,畫了一雙從手提箱裏掉出來的透明絲襪。那是威利送給情人的禮物,諷刺家裏勤儉的老婆拿著一雙舊絲襪補了又補。

這篇讀後感寫得這麽虎頭蛇尾,自己讀了也心虛。讀一個不忍卒讀的故事,寫一篇不忍卒讀的書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stillthere 回複 悄悄話 Sorry, another reader was 京燕花園 (熱門博主) I wish I'd read them sooner like you both...
stillthere 回複 悄悄話 Searched WXC for readers of Frank McCourt and found you. Only you. I've recently been reading his Teacher Man, 'Tis, and Angela's Ashes...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北京_01link' 的評論 : 我隻覺得他為了保險金自殺太抓馬,不真實。

對,威利是推爸,一心望子成龍,結果兩個孩子都不成器。

謝謝來訪留評!
北京_01link 回複 悄悄話 比利不是為了保險金自殺的嗎?這是一個中產的悲劇,也有點像中國望子成龍的觀念。如今美國的中產也還麵臨相同的命運,但有了社保。全球化並沒有為美國的中產帶來更好的生活,這也是為何特朗普當選的一個原因。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ibelieu' 的評論 : 嗯,應該是我孤陋寡聞了。

謝謝來訪留評。
ibelieu 回複 悄悄話 “操勞一生,居然沒有攢下什麽錢,還過著月月光的生活。” 像這樣的美國人可以太太太多嘍。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真的是這樣。有了年齡和閱曆加持,重讀經典的感受很不同。又因為有了年齡和閱曆的加持,所以可以毫無顧慮地批判一通:)

問好可可,新周愉快!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xyz' 的評論 : 這麽虎頭蛇尾的書評,小 C 也讀完了,謝謝捧場:)

我比較兩耳不聞窗外事,但有時生活裏也會碰到一些令人觸動的事情。前兩周剛聽說我們看著長大的一個孩子,大學才上了兩年,就休學回家了,說是抑鬱。很心痛。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xyz' 的評論 : 哈哈,隨便坐:)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看追憶的讀書筆記,發現自己早前讀的好多書都忘得差不多了。有機會也要再讀一次。我敢肯定,感受會大不相同。
cxyz 回複 悄悄話 不管如何,我還是很佩服追憶能踏踏實實地從頭到尾讀完一本英文書,哪怕是自己不是很享受的。
我們華人家庭在美國加拿大大多屬於中產,而且大部分是讀書出身,交往的人群也都是這個階層,我知道某些 底層的白人家庭或者黑人家庭 (不是很多),生活狀況不容樂觀,這些家庭的孩子們由於身處的環境,在漩渦裏自顧自地掙紮,結果是沉淪和越陷越深,這讓人感到絕望和難過, 如果他們有正常家庭裏父母對他們努力的提拉推搡,他們的生活可能會多一些光芒,也就多一些希望。
cxyz 回複 悄悄話 先占個沙發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