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整理衣櫥,找出一些衣物斷舍離。
我大概每年兩次整理衣櫥,冬夏換季各一次。上一次是去年十月,清理掉長長短短的毛衣外套數十件。所謂 coatigans 的毛衣開衫流行了十幾年,我不知不覺攢下許多。但是近幾年風格改變,毛衣外套慢慢 “失寵”,幾乎完全不穿,甚至還有掛著吊牌從未穿過的一兩件,都一起捐的捐,送的送,清了個幹淨。
半年之後,再次斷舍離的重點是裙子。疫情以後,不知道是審美的改變,還是年齡的增長,我穿裙子的興趣驟減。早年一直偏愛的直筒裁剪 (Shift dress) ,漸漸覺得過於一板一眼,已經很久不穿,陸續舍去了大半。這次再拿出來幸存的幾件,審視良久,終於放手。
一條是紫白兩色大花,插兜,稍微收腰,羊毛混紡的麵料非常挺括。一條是白底橙花,佩斯利花,裙子下擺鑲了一圈白蕾絲 —— 我記得從前常常配一雙白涼鞋穿,再挽一個草編袋。還有一條是真絲 V 領連衣裙,米色底子上交織著藍花綠葉,襯著淡淡的淺褐色,好像一幅雨後的荷塘,又像林間的溪流,輕柔得像一陣風。
感謝曾經的陪伴,但,是時候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還有一條紫紅色的羊毛半裙,我記得不便宜,但是從來沒有穿過。究竟什麽天氣適合穿這條裙子?冬天穿太冷,夏天穿太熱 —— 誰知道設計師是怎麽想的?!嗯,到底是自己買的時候沒想清楚。同樣叫人為難的還有一件亞麻襯衫,扶桑花那樣鮮豔的紫紅色。如果素顏穿,肯定被反映得麵如土色。如果化了妝再穿,又好像有違亞麻襯衫透氣隨性的初衷。我衣櫥裏林林總總的亞麻襯衫不下十件,白色,淺藍色,香芋紫,杏花粉,個個淡雅,件件適穿。唯有這件另類,融入困難,所以也放它走,讓它另謀高就。
聖誕主題的圍巾,有兩條。好像是疫情有前一年,同事提議穿戴聖誕服飾搞氣氛,我就買了兩條圍巾。為什麽買了兩條?不記得了。隻戴過一條,就一次。也送走吧。
五件套頭毛衣,都厚實暖和。兩件高領衫,一件黑色,另一件是紫藍兩股線混織。三件圓領毛衣:煙灰,胭脂粉,桑葚紫。放下的時候,說沒有猶豫是假的,但還是決心舍去。現在的我更喜歡美利奴羊毛的薄毛衣,暖和輕便,宜於疊穿。這些從前的厚毛衣是時代的眼淚,再不忍心,也還是擦掉吧。
做了減法後的衣櫥空得並不多,隻是多了一點呼吸空間,但我的心裏卻輕快了,是一種清空後的晴空萬裏。
追憶捐的衣服都是好東西。我也是特別的掙紮,經常拿出來又放回去,哈哈哈,很多衣服有紀念意義。每次捐,都是女兒回來,看她一件件地往外扔衣服,每次都是捐好幾大包,我就也跟著一起整理衣櫃。有些正裝的西服和套裙現在是越來越不喜歡穿,都是挺新的,還有各式毛料的衣服和大衣,長久不穿掛在那裏有的竟然被蟲蛀了,特別可惜。
厚毛衣真的沒用啊,屋子裏都熱,沒機會穿。不過,我保留了兩件沒扔:LD送給我的第一件毛衣,還有媽媽織的一件。
追憶的衣服聽起來都很浪漫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