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追憶2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讀門羅小說集 The Love of A Good Woman

(2025-07-14 08:05:37) 下一個

門羅小說集 The Love of A Good Woman,一共收錄了八個短篇。我一天讀一個故事,一個星期多讀完了。讀得並不暢快,如果不是為讀而讀,我很可能半途棄書。其中除了 Cortes Island 和 Before the Change 兩個短篇我比較喜歡,別的都看得氣悶。因為失望,我也就順勢偷懶,不分開寫評了了,放一起說說總體印象。

小說裏重複出現了門羅小說裏常見的幾個主題:疾病,貧困,年邁,背叛,隔閡。

疾病,貫穿了幾乎每一個故事。The Love of A Good Woman 裏對 Mrs. Quinn 腎壞死症狀的描寫,讀起來讓人不寒而栗。Jakarta 裏,兒媳照顧年老失智的婆婆。Cortes Island 裏中風後半身不遂的 Mr. Gorrie,有一種英雄遲暮的悲涼。雖然聯係他從前犯下的罪行 (通奸,縱火,殺人),也許不值得同情,但廉頗老矣的困境又讓人傷感。Before the Change 裏的鄉村醫生,固執專製;跟女兒不親,說不了兩句話就互嗆。但其實,父女兩個都是孤獨的,都渴望對方的理解。不知為什麽,我覺得父親一定長得像 Seinfeld 裏 Elaine Benes 的父親,那個不容人分辨的作家。My Mother’s Dream 裏,一個家裏有兩個 “病人”:年老糊塗的母親 Mrs. Kirkham 和進過精神病院的妹妹 Iona.

貧困。The Love of A Good Woman 裏,鎮上的四個小男孩回家吃午飯。細細寫午飯,寫餐桌,寫家人。。。。。不說 “窮” 字而窘迫一目了然。農場主 Mr. Quinn 無錢送妻子住院,隻能請護士來家裏照料。老年和貧困如影隨形。The Love of A Good Woman 裏,退休的船長 Captain Tervitt 過著半流浪漢生活:白天在十字路口指揮交通,晚上巡夜;夏天睡公園,冬天睡圖書館。Jakarta 裏,婆媳在海邊開了一家跳舞學校,老太太彈鋼琴伴奏,一直彈到快九十歲。Save the Reapers 裏,母親 Eve 是一個掙紮的末流演員。她計劃了很久跟女兒和外孫們共度夏天,但隻能負擔得起離海灘最遠,最便宜的度假屋。My Mother’s Dream 裏,母親 Mrs. Kirkham 年老失智,兒子在二戰裏犧牲,但領不到烈士撫恤金 —— 兒媳領。

背叛,每一個故事都有背叛。The Love of A Good Woman 裏,妻子臨死前把丈夫殺人的秘密告訴了護士。驅使她說出秘密的,不是良心發現,而是 “拉你跟我一起下地獄” 的怨毒。Jakarta 裏處處是背叛,而且是定期的,理直氣壯的背叛。合居的兩對或三對夫婦定期交換性伴侶, “it was like temple prostitution.”   (p.96) 男人們信奉卡爾馬克思,齊聲譴責美國在廣島投彈的惡行。女人,不論年紀姿色,都是性資產 (“sexual property”p. 97) —— 這是身體力行的共產共享?!學了一個新詞 “pinkos” (p.96),原來 “小粉紅” 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Cortes Island 裏妻子聯合情夫燒死了丈夫。Save the Reaper 裏,女兒 Sophie 是母親 Eve 年輕時在火車上一夜情的產物,貢獻精子的印度人在家鄉已經有妻有女。The Children Stay 裏的家庭主婦 Pauline 跟丈夫的同事私奔。Rich as Stink 裏,寫了一段和諧莫名的三人行。丈夫 Derek 和 審稿編輯 Rosemary 好上了,同居了,分手了,回家了,妻子 Ann 都是不怨不怒的平靜麵對。 Ann 無條件包容的態度,不像對丈夫,倒像對兒子?!Before the Change 裏,女兒 “我” 未婚先孕,卻被男朋友 Robin 逼著墮胎,因為他怕東窗事發耽誤前途。Robin 是教神學的大學老師,何等諷刺!管家 Mrs. Barrie 顯然也背叛了父親的信任,她一輩子螞蟻搬家,把父親的積蓄都逐漸搬空了。My Mother’s Dream 裏的Dr. Shantz 夫婦引人注目:Dr. Shantz 原來是 Mrs. Shantz 兒子的大學同學,雖然年齡差了一輩,但據說兩人一見鍾情, “he fell in love with his friend’s mother, and she fell in love with her son’s friend.”  

(p.308) Mrs. Shantz 有錢有房。看在錢的份上,雖然 Dr. Shantz 時不時跟鄰居家的大姐 Ailsa 眉來眼去,還動手動腳,但堅持著沒有離婚。故事結尾兩人搬走了,搬到 Mrs. Shantz 在佛羅裏達的度假屋去了。

隔閡。故事裏的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報複地,認命地,狐疑不決地,麻木地,得過且過地,瘋狂地,神經質地,固執地,受傷地,不知所措地。。。。。困在守望裏,不想也找不到出口。The Love of A Good Woman 裏顯然夫婦不睦。Jakarta 裏,守寡數十年的 Sonje 懷疑丈夫 Cottar 在雅加達染病死亡其實是一個騙局,她想橫穿半個地球去找出真相。Kent 最終跟發妻 Kath 離了婚,二婚娶的 Deborah 比女兒還年輕一歲。Save the Reaper 的裏的母女表麵和睦,其實和 Before the Change 裏的父女一樣,也是隔閡。

The Children Stay 講了一個私奔的故事。我對 Pauline 的看法,一開始是蔑視的:她居然為了情夫丟下了孩子跑了,特別小女兒才開始牙牙學語。我對拋棄孩子的母親同情不起來 —— 生了孩子,又為何剝奪他們享受母愛的權利?!但是,看後來她和丈夫 Brian 的通話,又多一點理解,明白他們表麵的平靜生活底下其實暗濤洶湧。Pauline 打電話給丈夫攤牌,說不回來了。Brian 的第一反應是,那車呢?你開過去的車怎麽開回來?!! 第二個反應,孩子留下。(“The children stay.” p. 212) 妻子要離婚,做丈夫首先想的不是婚姻出了什麽問題,而是爭奪財產。在他眼裏,孩子也是財產,跟車一樣。“多虧”了 Brian,這個故事有了題目:The Children Stay。

門羅小說以細致著稱,但有時候過了頭,就成了瑣碎。碎碎念的描寫和心理活動,好像樹上的雪花,有了是景致和回味,但太多太累贅,那就有把樹壓垮壓倒的危險。這一點在 The Love of A Good Woman 尤其明顯,一個謀殺故事分了上中下三篇來寫,但寫得枝枝蔓蔓的,不緊湊。中篇寫護士照顧病人,我以為又是一篇 Friend of My Youth,結果不是,到末尾才有反轉。

門羅小說的基調是 “悲”,用偷情和私奔來調味,但往往結局慘淡,也更嚼出人生的無奈。讀多了,覺得要抑鬱了。打住,打住,下次讀點別的吧。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