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專門修讀英國曆史,否則什麽亨利幾世,愛德華幾世,查理幾世必搞得人暈頭轉向。更可恨的是隔代傳,比如亨利二世和三世之間還隔了 “獅心王” 和 “無地王”,混亂得要吐血。還好有戲劇可讀,莎士比亞的曆史劇《亨利六世》《亨利八世》,或者更直觀的(偷懶)可以看改編電影,曆史的一段橫切麵放在顯微鏡下,來龍去脈理清楚了再往前或往後推,相鄰幾個君王和曆史事件就可以對號入座了。上周末在 Netflix 上看的 The King 《國王》就是這樣一部曆史劇,英法百年戰爭有了人物和對話,不再是麵目模糊的灰黑一片。
少年亨利不得寵,父親宣布弟弟將繼承王位。不料弟弟戰死,父親臨終前傳位給亨利,是為亨利五世。登基之日各國都奉上賀禮,唯有法國送了一個小玩具球,諷其乳臭未幹。亨利一笑置之,立意拉國家出連年戰亂的泥淖,要民眾休養生息。然而,怪事接連發生,先有 “自投羅網” 的法國刺客,再有故舊密謀聯法。是可忍孰不可忍,亨利五世決定渡海進攻法國。圍城,兩軍對壘,大敗法軍,法國公主許配做王後。亨利五世班師回朝,凱旋的喜悅退潮後是對陣亡將士的哀悼,如天水相接茫茫一片,無處逃匿。回到英國,新婚王後質問為何要進攻法國,亨利五世這才如夢初醒,原來自己被人利用,整場戰爭從頭至尾都是參謀威廉為了私利一手策劃操控,國王成了高級卒子一枚。暴怒的亨利五世用短劍刺死威廉。劇終。
亨利五世確有其人,他短暫的九年統治期間,取得了任何一位中世紀英格蘭國王都未曾達到的軍事輝煌。電影根據莎士比亞的幾部曆史劇改編,導演和編劇對史實有取有舍有加工,引發史學家和莎劇專家抗議,然瑕不掩瑜,重要戰役如阿弗勒爾圍城 (Siege of Harfleur) 和阿金庫爾戰役 (Battle of Agincourt) 在劇中都濃墨重彩再現。毒舌網評說阿金庫爾戰役是《權遊》裏的 Battle of Bastards 迷你版,我卻反駁說是《權遊》從阿金庫爾戰役裏汲取了創作靈感,因為史實是白紙黑字的存在。
電影雖然是網飛出品,但新老明星熠熠,很有看點。導演是澳大利亞人 David Michod, 當年憑一部 Animal Kingdom 橫空出世, 再戰江湖仍寶刀未老。合作編劇 Joel Edgerton 亦在片中出演了英王的良師益友 John Falstaff ,莎翁筆下的虛構人物演繹得有血有肉,儼然智勇雙全軍事家。Sean Harris 演老奸巨猾的高級謀士威廉,微駝的脊背大寫著謙恭,暗啞的嗓音低述著推心置腹,難怪英明如亨利都被愚弄。Robert Patterson 演神經質的法國王子,口無遮攔的傲慢談吐和強捏的法國口音是一絕。Lily-Rose Depp 演的法國公主在片尾出現,驚鴻一瞥但驚為天人。最後,說說甜茶 (Timothée Chalamet) 的表演。通常花式吐槽演員演技不外乎幾種,或用力過猛,或形合神離,或高冷麵癱,所謂過猶不及;真要演活了反倒無話,讚個 “好” 就完了,比如甜茶版的亨利五世,網上的毒舌影評承認,“《國王》作為電影也許贏不了什麽大獎,但標誌著甜茶稱霸影壇的時代已經開始。” (The King will be no one’s crowning achievement, but it’s safe to assume that Chalamet’s rule has just begun.) 深以為然。(網圖)
讚蘑菇做事有始有終!看來一個人隻要好學愛鑽研,那就不拘菜譜的精準記錄,打高爾夫球的耐力韌性,還是娛樂看劇:)
祝蘑菇周中愉快!
同意,英文的朝代和年號缺少創意:)
祝甫田周末愉快!
好影評,+製作人的背景介紹、演員的演技分析。謝謝你在此分享。
《鍍金時代》的網評不低呢,菲兒這是先睹為快了,可要分享啊:)我打算忙過這陣就追。。。。
精彩劇評!
最近在看美國的gilded age
祝周中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