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諾亞方舟和中國人的戀土情結

(2022-04-07 18:24:08) 下一個

日前寫影評 Don’t Look Up,不看也罷。 突然發現好萊塢電影中各種出逃場景都是船,不是 (ship) 就是飛船 (spaceship),諾亞方舟是也。在西方文化裏,諾亞方舟象征著安全,新生和希望。西歐的 “藍色文明” 是海洋文化,傳統是崇海重水,到大航海時代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完成人類曆史上首次環球旅行。島國文化與海洋文化接近,代表國家有國土小資源貧瘠的英國,國民的生存危機感和向外擴張欲望被激發以後實現日不落帝國神話。

1620年,英國清教徒搭乘 “五月花號” 木船來到美洲,三百年後,“泰坦尼克號” 英國皇家郵輪在往紐約途中擦撞冰山沉沒,罹難的多是懷揣夢想前往新大陸的移民和冒險家。古希臘荷馬史詩《奧德賽》裏英雄為了返鄉在海上漂流十年,儒勒凡爾納寫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裏》對奧德賽的隱喻致敬,就連故事主場在中土世界 (Middle-earth) 的《指環王》,末日火山的炙熱彌漫全書,但弗羅多退場時仍是不可免俗地登船駛向世外仙境。

弗羅多乘船一幕讓我想到中國的徐福東渡傳說。《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入海求仙人”。徐福的動機和下落不明,但其探險精神被鄭和繼承發揚,1405 到1433年間,鄭和七下西洋。之後明清實行 “海禁” 政策,但或謀生或避亂,閩粵地區民間開始 “下南洋” (東南亞),“下南洋” 與 “闖關東” “走西口” 被並稱為近代中國的三大移民潮。三大移民潮裏陸地遷移占了兩個,因為就算海岸線漫長,中國仍是大陸文化。農耕文明裏強烈的戀土情結,長城是實證,寸土不讓的大國本位主義和閉關鎖國的排外懼外心理都有了。

    中國文化發源於黃河流域黃土高原,戀土恐水,上古神話有大禹治水,精衛填海,女媧補天也是為了治水,還幻想有神物叫 “息壤” 可以自動生長土地。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對比列舉貌似平等,其實不然。封建時代信奉 “仁政” ,水是民眾,“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民間是 “江湖” ,如範仲淹的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商業如水流動,所以有經 “濟”,接 “濟”,救 “濟”,達則兼濟天下。反之,獨善其身就明朝散發弄扁舟,一川煙雨任平生隨波逐流,難怪居無定所是 “流浪”,“洪水猛獸” 則是異己新思潮。水帶給中外哲學家的啟發倒相似,孔子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呼應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著名比喻,“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裏”。

現代社會流行的郵輪海上遊,其實也是諾亞方舟的變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是啊,年少時代讀過的書總是帶來美好回憶。

我記得在獲普利策獎的小說 All The Lights We Cannot See 裏,女主人公是二戰時期法國孤苦盲女 Marie-Laure,她最愛讀的書是盲文版的《海底兩萬裏》,那是她生活裏一束明亮的光。

祝海風新周愉快!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水變化萬千,不可預測性,令人生畏,卻也有巨大的誘惑力。十幾歲的時候,第一次看《海底兩萬裏》,那時算是毒草,大家排隊看,看瘋了:)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問好沈香,同意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這是拋磚引玉:)
祝周末愉快!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讚追憶好文,對“水”的詮釋非常到位。喜歡這篇!追憶周末愉快!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梅華書香' 的評論 : 問好梅華,周末愉快!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哈,我們一起理直氣壯,“戀土恐水” 是民族記憶,要幾代人才能改變呢。
蘑菇還嚐試了郵輪海上遊,比我強,讚一個!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哈哈,有菲兒讚同我的牽強附會,膽壯了:)
周末愉快!
梅華書香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分享了!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哈,謝謝菲兒招呼大家來學習。“戀土恐水”,原來我這特性是從老祖宗來的哦,謝謝追憶讓我能理直氣壯了。我對山有親近感,對水就覺得恐懼,以至長大成人後才敢去學遊泳,郵輪海上遊是被我家教練做了好久的工作,至今仍然沒敢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尤其是最後一句,等蘑菇和山花過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