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生活,何以解憂,唯有追劇。
然而,近期的熱播劇《魷魚遊戲》,我卻一直沒有點開看。是不是在我的潛意識裏,覺得絕地求生的困獸鬥劇集看得太多,已經飽和甚至超載,開始審美疲勞了?!直到上周跟兩個孩子提起,才知道他們都已看過,並給了 “好看” 的評語。我的好奇心又被勾起,開始看。
不料,才看了十幾分鍾就看不下去了。劇中開場的男主之一表演浮誇之極,就算隔著語言和文化的鴻溝,也覺得太不接地氣了。日常生活裏的韓國人真是那麽說話的嗎?!
聽了我的抱怨,孩子們再次強調好看,還說比《Money Heist》棒。
《Money Heist》是去年大火的網飛劇,講的是搶劫西班牙皇家造幣廠(中文翻譯成《紙房子》)的故事。腦洞開得極大,大到編劇跟不上拍攝的速度。據說拍到後來就在現場現編現拍,連寫劇本這一步都省掉了!故事漏洞百出,我一邊吐槽一邊看,堅持看完了。
難得《魷魚遊戲》有小哥倆的拍胸脯保證,那就接著再看看吧。
很佩服那些專業的或業餘的劇評家,他/她看完幾十集的電視劇,還能有條不紊地寫出劇評,其中故事框架,情節線索,人物性格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有始有終。換了我,如果全劇看完了再寫,不是看得太深陷進去拔不出來,就是劇情夾雜不清,成一筆糊塗賬了。所以,雖然才剛看完了《魷魚遊戲》第一集,也得趕緊把感想寫下來,省得轉頭忘了。
鋪墊得夠多了,回歸正題說《魷魚遊戲》的觀感。
第一個印象是,《魷魚遊戲》跟十年前的《饑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 一個思路,都是闖關破局的遊戲設定,敗者被淘汰,被出局 (死亡)。自然,兩劇也有不同,而且比較之下,更覺得發人深省。
《饑餓遊戲》遊戲者是被迫參與,適齡階段的少男少女名字被投入抽簽筒中,一旦被抽中就必須參加,否則隻有一死(其實,參加遊戲也是死路一條)。還有,雖然說是 “全民” 參與,但是參賽者有年齡限製,太小太老的其他人旁觀。《魷魚遊戲》則沒有 “年齡歧視” 這個問題,無論老中青,隻要簽下生死狀就可以加入。劇中一群社會中下層人物,被債務壓迫到社會邊緣和底層,已經走投無路,退無可退;所以,當暗中窺伺的遊戲操縱者找上門來,並以遊戲獎金作誘餌時,他們何嚐不知是與虎謀皮,勝算微乎其微,但也隻有拚命一搏。對此,我的感慨是,金錢和債務既實現了“人人平等”,也同時逼人瘋魔。
《饑餓遊戲》的主題是食物匱乏。作者 Suzanne Collins 自述,她寫故事的初衷是因為年少時隨父親工作變遷而旅居各地,親眼目睹了糧食問題引發的種種人間慘劇,所以創作了《饑餓遊戲》係列。從這個意義上說,《饑餓遊戲》探討的是生存的最基本的問題,是“食色性也” 裏的“食”,是人類本性裏的動物性。套用心理學中馬斯洛的心理需求結構,引發《饑餓遊戲》的契機是因為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得不到滿足,即食物和衣服中的食物一項。
《魷魚遊戲》則著眼於人類的社會性:金錢和欲望。劇中人物的背景故事各自不同,但他們深陷的泥淖,說到底都是由金錢,貪欲和債務造成。這是人類獨有的困境,好像 Jerry Seinfeld 半開玩笑說出的真理,“People don’t turn down money. This is what separates us from animals.” (人類不會把錢財拒之門外。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在馬斯洛的心理需求結構中,《魷魚遊戲》展現的人性困境屬於安全需求( Safety needs)範疇,包括財產和健康;是在《饑餓遊戲》裏的低級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後麵臨的更高一層挑戰。
《魷魚遊戲》一開場,就說明影片名字源自兒童遊戲 “魷魚遊戲” ,並在詳細介紹遊戲規則的同時,強調了邊界線的重要性。細細一條邊界線,卻可以決定成敗生死,過則成(生),不過則敗(死)。這其實很有哲學意味。人世間,很多對立或矛盾的事物,中間不過隔了一條線。這讓我想起很多年前看過的戰爭片《細紅線》(The Thin Red Line)。《細紅線》探討的是同一個命題,生和死,正義和邪惡,對與錯的差別隻在一念之間,或者一步之遙。
最後還有一點感歎,這個社會怎麽了?雖說物競天擇,弱肉強食是自然選擇,但當前的日常生活裏,放眼望去,都是各式各樣的闖關和競賽。網絡遊戲自不必說,就連綜藝節目也是淘汰製一統天下。比如說,去年和今年大熱的 “乘風破浪的姐姐” 和 “披荊斬棘的哥哥”,鶯歌燕舞下,騰騰殺氣在暗濤洶湧。再往深一層想,《魷魚遊戲》裏的遊戲都是小孩子玩的,現在卻被成人借用,借 “玩”,這在心理學上怎麽解釋。其心理動機是什麽?是出於一種補償心理嗎?因為小時候被逼著寫作業,上各種補習班,錯過了玩耍的時間,沒有玩夠,所以成人以後要變本加厲地補回來?!
我才看了一集,就寫了這麽一大篇;照這架勢,是要一集一篇觀後感的節奏啊?!還是不要吧,就此打住。
(網圖)
不論是徜徉沉醉在哪一片秋色裏,都祝菲兒賞秋愉快,早日返(文學)城!
冒泡過來問候才女,祝節日快樂!:)
劇集的整體製作水準在可看和不可看之間,多看一劇不多,少看一劇不少。
我自己跟風看劇,還有一個深層原因是為了跟上家裏孩子的腳步,從側麵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思想動態。(多麽強詞奪理的娛樂借口,哈哈!)
同意,《饑餓遊戲》電影可劃入改編失敗一類。小說嘛,也就第一本好看。
Suzanne Collins 寫得最好看的故事係列其實是沒有那麽出名的《The Underland Chronicles》。她寫到第五本就停了,我現在還等著她寫第六本。哈哈!
英文的兒童文學,真的很厲害,不得不服。
還有,娛樂和思想可以同時進行的,兩不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