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定風波》瑾沐篇(13):景氏雙雄(附熊鯉美圖)

(2022-12-26 09:22:34) 下一個

【本文以戰國為依托,架空曆史,虛構朝代。一切皆為杜撰,請勿較真兒。】

在大巫山興建“流民村”的事情,需要上上下下打通許多關節。正在“告病”的定南侯屈有菊不便親自出馬,景世明便向郢都縣尹周瑞之提議,此事可請太子殿下出麵牽頭。

周瑞之知道景世明是楚王熊瑾沐跟前的紅人,自然沒有不同意的。

屈有菊和景世明交道打得不多,但是素聞此人雷厲風行,極有手段,不僅深得熊瑾沐的信任,而且幼年時曾陪讀太子,兩人交情匪淺。此時景世明搬出太子來,屈有菊猜他是想借整治流民的機會,讓熊青雲在朝野上下好好揚眉吐氣一番,為將來鋪路。畢竟,一年多前,太子因病逃過了去越國為質一劫,至今還有人在嚼舌根子。

屈有菊心想:也好,太子嵐也是時候該出來曆練曆練,有景世明和周瑞之在旁輔佐,總不至於搞砸了。

熊青雲對此事果然十分上心,專門召集了智囊前來商議。身為楚王親信的景世明為了避嫌,由十四歲半的小弟景雎代為出席。

年紀最小的景雎主動擔任了書記一職,一絲不苟地進行筆錄。眾人紛紛出計獻策,熱鬧非凡,唯獨在如何籌措“流民村”的啟動資金一事上,沒個主意。大家都知道國庫空虛,而且觀星台、停鳳台這兩個占卜祭祀宮殿的擴建項目正在大卜尹觀休的主持下進行得如火如荼,熊瑾沐萬萬是沒有可能撥出款項來用在流民身上的。

景雎停了筆,眼珠子眨巴眨巴著,仿佛一盤算盤珠子“劈裏啪啦”的撥得飛快。

熊青雲注意到了他的異狀,關切地詢問道:“小雎,你可是有話要說嗎?”

景雎見太子發問,眼珠子終於消停下來了,微微一笑,向熊青雲和眾多門客一揖,道:“諸位,我有一個問題請教大家:如今殿下牽頭修建‘流民村’,最大的受益人是誰?”

一個麵相方正的中年人走出來,雙手往上一拱道:“江北流民流離失所,殿下此舉宅心仁厚,收益最大的自然是這些躲避戰亂的百姓。”

他話音未落,一個麻臉長者搖著頭搶話:“非也非也,殿下代陛下行善,江北流民們必將視陛下為再生父母,陛下在萬民心中愛戴倍增,故而,陛下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熊青雲見景雎笑而不語,恭謙地問:“小雎,你怎麽看?”

景雎:“諸位所言都對,可是又都無法解咱們燃眉之急。

“如今流民大量聚集在清河坊和驢市,這兩處集中了郢都最大的商鋪和酒肆,近期因為盜竊案屢有發生,清河坊驢市的客流量大減。我聽給景府提供豬牛羊肉的劉屠戶抱怨說,上兩個月的生意不好做,逼得他要在肉發臭之前降價處理給郢都周邊的飯館酒莊。

“驢市也一樣,給景府送酒的周記掌櫃說,他們上座率還不到四成,再這樣下去,老板要逼得裁減夥計了。

“所以我說,殿下把流民們集合到大巫山下,還給清河坊和驢市一個清淨,最大的受益人應當是這些商戶才對。唯今之計,殿下隻需派人找來郢都的商戶代表,說明其中的利害,以殿下的名義向他們征集工程的借貸,並許給他們和借款等值的生鐵錠子作為回報。這些商人,既可以擺脫流民的騷擾,又可以收回投下去的款子,這筆隻賺不賠的買賣,誰會不樂意呢?”

熊青雲饒有興致地看著這個還不到十五歲的少年,心想,久聞景家外麵是大公子世明在官場上周旋縱橫,裏麵是小公子景雎在當家主事,長安侯景皓夫婦一對甩手掌櫃,樂得逍遙快活。如今一看,竟是所聞無虛呢。想到這裏,熊青雲眯起眼睛來說:“唔,想法很有意思,隻是,要以我的名義去借貸,這恐怕有所不妥吧……”

景雎何等聰明,馬上明白了太子這是不願意擔風險,連忙解釋說:“說是以您的名義,其實是把寶押在大巫山鐵礦上。咱們不用給他們打借條,隻需給出款者一張‘生鐵券’即可。這‘生鐵券’上寫明與借款等值的鐵錠斤兩,和到期時間。期限到了,這些商戶可以憑著手裏的‘生鐵券’來巫山鐵礦換取鐵錠。如果不想要鐵錠的,還可以等我們商路開通了有了盈餘之後再來換取等值的錢幣。當然,這就需要再另行商議了。”

熊青雲聞言,心裏轉了幾轉,他雖然和父親熊瑾沐一樣,對於經商不感興趣,但是直覺這是一條新穎可行的途徑。而且巫山鐵礦的開采一直是由景世明帶隊的王卒在負責,景雎的這個提議,可以說是直接把他大哥景世明拉進了風險承擔人的行列。熊青雲天性優柔多疑,但是對於景世明,他還是有信心和底氣的。

 

然而好事多磨。由郢都縣尹周瑞之出麵,和郢都商戶們進行了數輪動員和澄清之後,雖然大家都同意,這是一樁美事,但是誰都不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去認領這個聞所未聞的“生鐵券”。眼看著已經進入了深秋,夜晚的壽春寒氣徹骨。清晨周瑞之去清河坊巡視的時候看到那些居無定所的流民們擁作一團,身上披著避寒的五顏六色的布片上結了一層厚厚的白霜,心中暗道:再這樣耗下去,隻怕是郢都就要凍死人了。

商議之下,還是得請景世明來解決問題。

新一輪的動員失敗之後,清河坊最大的鋪子,永祥布店的門口忽然烏泱泱地來了一隊身著黑色製服的王卒成員,說是要協助“維護治安”。佩戴著鑲金寶劍的王室軍隊天兵天將似的在店門口這麽一站,陡然升起了一股子肅殺的味道。來清河坊逛街的百姓,走到永祥門口探了探頭,大都縮了回去。這樣幾天下來,永祥做成的單子就好像驢市老王麵店招牌 “鱔魚麵” 裏浮在麵條上的那幾塊油花花的澆頭,屈指可數。

第三天頭上,永祥的老板認了慫,帶頭認領了“生鐵券”。

一旦打開了缺口,第一批“生鐵券” 終於在十一月底換回來了數量可觀的真金白銀。周瑞之不敢懈怠,緊趕慢趕,在第一場雪之前完成了大巫山下 “流民村”的第一期工程,起了個雅俗共賞的名字,叫做“巫山樂居”。

景世明給太子熊青雲出了個主意,讓他請楚王熊瑾沐親自來主持 “巫山樂居” 的揭幕儀式。

“愛民”的樣子,熊瑾沐還是樂意擺擺的。沒想到,在離巫山還有好幾裏路的官道上,早有流民們扶老攜幼地在官道兩邊敲鑼打鼓,夾道相迎,更有人好意搭了一座簡易的轎子,表示要親自抬著楚王到巫山腳下。四麵漏風的流民轎子,熊瑾沐自然是不會坐的。但是席麵而來的發自民心的最樸素的愛意,還是殺了他一個措手不及,讓他幹涸了十幾年的眼眶不經意間竟然有些濕潤了。

這個禮物,太子青雲算是紮紮實實地送到了楚王熊瑾沐的心坎上。楚王收得了民心,太子降伏了君心,流民們有了過冬的去處,郢都商戶們沒有了後顧之憂,這個一石四鳥的計策讓郢都縣尹周瑞之升官一級之外,還破例獲得了進入熊瑾沐的內朝聽證議政的特權。

置身幕後的屈有菊,通過這件事對景家兩兄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屈有菊雖是武將,但是粗中有細,有些事情上比夫人林玉琴更為敏感。他這段時間裝病在家,對家中女人們熱衷的景屈聯姻自然是有所耳聞。雖然女人們中意小公子景雎,但是屈有菊就那日景世明登門寶嬋殷勤送茶的行為判斷,小妮子竟是意屬大哥世明呢。

也不是說景世明有什麽不好,隻是他做事目的性過於明確了,並且有些不擇手段,給屈有菊的感覺多少有些冷酷無情。然而弟弟景雎就不同了,雖然持家算賬上算盤打得特別精,但是性子圓融,心地純良,有他在身邊讓人說不出的安心愜意。

屈有菊閑來想想景屈兩府的這些小輩們,天資上屈童無疑是最突出的,然而屈童性格孤僻,對於喜歡的人或事毫無保留,然而那些他沒興趣的卻是連一眼都不願意多瞧。屈平天性平和,與世無爭,最中意的就是擺弄鍾子期留給他的那些木工的機器淫巧。景世明好像一把出鞘的寶劍,鋒芒畢露。景雎如同冬夜裏燒得旺旺的小火爐,暖身暖心。而在屈家暫居過半年的小王子熊鯉,則仿佛一隻驕傲的小火鳥,獨來獨往,神秘莫測。

在木頭、寶劍、火爐,和火鳥中,屈有菊當然是首選小火爐。

沒多久機會就來了。屈有菊裝病裝得太久,以至於熊瑾沐親自來屈家探望,請他還朝來了。拿夫人林玉琴的話來說,屈有菊和熊瑾沐就好像是一對恃寵而驕的小妾和無法專情的公子,隔一段時間就要上演一場回娘家的鬧劇,然而又秤不離砣,誰也離不開誰。屈有菊裝模作樣地坐在病榻之上,狠狠的誇讚了一番熊瑾沐救助流民的功德,把個楚王哄得輕飄飄的,轉眼又道:“陛下,我聽瑞之說,此事能夠水到渠成,王卒的景世明也有功勞。世明過了年也二十有三了吧,好像尚未婚配?陛下何不給他賜一樁親事,讓郢都也熱鬧熱鬧?”

屈有菊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一來景世明的父親長安侯景皓不在身邊,他這麽提並不算是逾矩。二來熊瑾沐恰好有一個適齡的公主到了挑選駙馬的年齡了。三來熊瑾沐寵愛景世明,正想找一個提拔他的機會。如此因緣巧合,屈有菊的這番話,就算是說到了熊瑾瑜的心裏去了。

 

年前,一場大雪覆蓋了郢都。整個壽春銀裝素裹,仿佛雪中仙子一般纖塵不染,出凡脫俗。

景家和屈家各自迎來了一個好消息。

景家大公子景世明喜獲禦賜良緣,將於年後迎娶熊瑾沐十六歲的愛女,壽春公主熊月。

而屈家長子屈童則作為大工尹的十二名學徒之一,在齊國長達近一年的遊曆之後,跟隨大工尹長安侯景皓一起回郢都過年來了。

屈家上下一片喜氣洋洋地準備過年,外加給屈童過十四歲的生日。唯獨寶嬋,歡喜的表麵之下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淡淡的黯淡和失落。

屈童回家,最開心的其實是母親林玉琴。她與屈有菊夫妻情深,然而多年來膝下隻有這麽一個獨子,內心的寵愛自是不必言說。又擔心慈母多敗兒,從小就對屈童要求嚴格,凡事與堂弟屈平一致對待,絕不溺愛。分別之後,林玉琴才意識到,自己對這個孩子的深深的不舍和眷戀。

林玉琴看著麵前已經比自己高出小半個頭來的屈童,忽然就濕了眼眶。久違不見的屈童,臉上依舊是和母親如出一轍的細致和清秀,然而之前略微有些佝僂拘謹的身子骨突然挺直了起來。整個人容光煥發,好像一棵茁壯俊秀的年輕雲杉,每一條在風中搖曳的枝幹,每一片在陽光下閃亮的綠葉,都在訴說著他的美好和喜悅。

屈童從滿滿一箱子禮物當中小心翼翼的取出兩個小小的口袋,其中一個淡紫色,上麵繡著一個秀氣的“琴”字,遞給林玉琴。

林玉琴解開絲帶,不禁愣住了,口袋中是一粒一粒米粒般大小的潔白晶體,無色無味,晶瑩剔透。見母親疑惑的神色,屈童笑著從袋中倒出幾粒來在林玉琴的掌中,遮住她的眼睛道:“請母親嚐嚐。”

兩顆晶體在林玉琴的舌頭上慢慢化開,伴隨淡淡的鹹鮮味道擴散開來的,還有海灘上微濕的海風,輕拍的碧青色的海浪,和金色的柔軟的沙地。

“這是鹽巴?” 林玉琴睜開眼睛,麵帶欣喜之色。

屈童含笑點了點頭:“嗯,這是我在齊人的濱海鹽場親自提取的。”

林玉琴佯怒道:“我找長安侯說理去,原來一走大半年,是去給齊國當小工去了!” 說著,她目光溜到另外一個紅色的小袋子上,輕描淡寫地問道,“這袋子辛苦賺來的鹽巴給了我,那袋子又是不遠萬裏背回來給誰的?” 屈童笑而不語,岔開了話題。林玉琴當然是看到了,那隻紅色的口袋上繡了一個鮮紅的“鯉”字,心中不由得緊了一緊。

屈童沒有提及的是,大工尹景皓已經和齊王田中和達成了口頭協議,同意在齊國南部濱海的新鹿郡開辟港口貿易集市,從楚國進口絲綢,青銅器,和鐵器。而作為回報,楚國將代理齊國的海鹽,並與齊王五五分成,共享所得利益。

這次回郢都,隻待楚王點頭,齊楚兩國的海上貿易通道就將正式開始運轉。

 

在網上看見這張美圖,覺得很符合熊鯉的形象,貼上來和大家分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