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的教職之路(七)轉行去公司

(2021-05-31 21:43:18) 下一個

如上節所說,我麵試了一大圈,一個offer都沒有。連著兩個月都在飛機上度過,一想起機場就要吐。有人跟我說應該辦個會員卡,攢點積分。我在各種沮喪中,是完全沒有心情搞這些事情。收到第八個on-site的拒信之後,我開始嚴肅的思考自己的前途。研究生命科學雖然是我的夢想,但是生活還是要過,飯還是要吃。痛定思痛,我決定放棄諾貝爾獎的夢想,去公司找一碗飯吃。網上總是有很多關於學術界如何轉行公司的帖子。我這裏也加two cents。

首先我覺得自己三十多歲了,不想跟小年輕們一起熬夜寫代碼了。這麽多年沒發計算機的文章,大公司的研究院(比方說我出國前的位置)可能回不去了。所以我沒有投IT公司。我投了三個有名的生物醫藥的公司的搞計算的位置。這些公司裏麵很多博士後轉行的,所以我你年齡也不算大,專業也勉強算對口。三個公司都給了電麵。公司的電麵比學校容易多了,問的都是“什麽條件下可以用t-test” 這個級別的小兒科和簡單的對他們公司的了解。電麵以後有一個公司就此不回信了。另外兩個公司給了on site。其中有一個公司經理麵完了後,HR又來電麵,問的都是些摸不著頭腦的問題,我答得也是糊裏糊塗的;當時估計掛了。不過完事之後他們還是請我去on site。

第一個麵試的公司是一家傳統的大生物醫藥公司。麵試前,跟學校一樣,發來one-on-one 的名單。跟學校不一樣的是,他們居然發來一篇Nature Biotech的文章,讓我講一個小時的seminar。我靠,公司裏也搞journal club啊!我看了看,是一篇計算方法的文章。研究一下發現它頭重腳輕,很有些問題。Introduction裏麵一大堆忽悠,結果其實不支持它聲稱的東西,算法從直覺上也是不靠譜的。於是我要求換一篇文章。HR回信說不能換。我隻好在麵試的時候硬著頭皮講這篇文章是不靠譜的,為什麽是不靠譜的;大約是什麽人背景的審稿,NBT才被忽悠了。大家嘩然,也不知道信不信我。但是從過程中,大家可能會至少覺得我對本領域還是懂一點的。

然後是one-on-one,有一個是講vision的,一個給我介紹他們幹啥,我來了幹啥。其他都是實實在在的具體問題。主要的問題都是統計分析和神經科學的基本問題,很輕鬆的。有個人還問了我GitHub上的工具能不能擴展某個功能給她用。最有意思的是有個老印,自稱是後台程序員,先考了一些麵向對象的基本常識和幾個小學水平的算法。我輕鬆寫完了後,還有大一半的時間;他居然出了一個很奇怪的,在常用的數據分析中不可能用到的問題。仔細想想,發現他的問題等價於寫一個語法樹的實現。我大吃一驚:藥廠也有人搞編譯原理?我可是多年沒摸理論計算機科學的東西了。然後我好不容易憑記憶勉勉強強寫了一些,時間到了,下一個麵我的人敲門了。寫到一半的東西也沒法運行,隻好就這樣了。他說你的設計可能是對的。然後就“祝你好運”,再見了。回去之後,我十分擔心那個老印的問題。計算機本來是我的專業,沒想到死在這上麵了。

不過過了幾天,offer居然來了。可能這個老印看我是學計算機的非要顯擺一下,不一定非要我做的出來。各種待遇加起來,算上bonus,大約18萬。其實我申請的時候是不知道公司大概工資多少的,麵試的時候也沒有問。心裏預期是比學校教職稍微高一點。一看這麽高,心裏挺高興的。

第二個麵試的公司是一個市場上的新貴,本來不是很有名,但是最近新藥上市,急速擴張。(順便提一句,治療川普新冠的抗體療法就是他們搞出來的呢。)這個公司的麵試讓我做一個research talk,講講我博後期間的工作。然後就是一堆one-on-one。基本上就是問一些如何處理生物大數據,如何做統計分析,如何規劃項目等等。問題都挺簡單的。感覺上這個公司的跟我談的人技術水平都不很高,經曆都很淺,問我問題的時候他們自己也不清楚標準答案應該是什麽,就聽我介紹一下。他們下載過我的GitHub的代碼,問了我一些實現的問題。跟HR談的時候很不舒服,那個人非常強勢,對我一通洗腦。後來麵我的人都對我表示同情,說他們進來的時候也被此人轟炸,讓我不要放在心上。總體上來看,第一個公司的麵試中,我見到的人級別高一些,對人也很友好;第二個公司,除了兩個director外,麵我的人都比我年輕,有個人居然都沒有具體的計劃要跟我說什麽,就隨便聊聊完事。整個麵試安排對申請人的尊重也差很多。我申請的位置似乎也比上一個公司低一級。感覺上這是個暴發戶公司,就像當年的Facebook,一下子有了很多錢,擴張的厲害,但缺乏高素質的人員。上一個公司可能窮一些;但是有點像當年的IBM,雖然過氣了,但是任然保持著高端的格調和貴族的氣質。後來第二個公司也offer我了,待遇比第一個高一點,但是我更喜歡第一個公司。

於是我就準備去第一個公司了。不過想想要告別我熱愛的科研事業,又很依依不舍。這麽多年,總覺得自己很有才華,但是卻無處施展;隻能在孤芳自賞中任歲月流逝。真是“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出國折騰一大圈搞了六七年,一路行色匆匆,年華似流水;到頭來還是命運弄人,千辛萬苦回到原地:找個公司繼續做。哎,有飯吃總比沒有強;很多人N年博後,被人戲稱為什麽“千老”,都想去公司。我有個工作能養家應該知足了。

如果總結一下所謂的生物“千老”怎麽轉工業界的話,我覺得隻要基本的統計,算法學好了,對各種流行的實驗技術稍微有些了解,能熟練分析數據,應該在生物技術和製藥公司找生物統計的工作就不是很難的事情。工資比專門的碼工或統計可能低一點,但是對硬核的代碼和統計要求並不需要很高;比方說計算機學過基本編程和數據結構,或者統計到達一般本科的水平,就綽綽有餘了。不過對自己的定位要清楚,最好是statistician或programmer,而不是兩邊都不沾的Bioinformatician或Data Scientist。如果誰特別喜歡Data scientist這個詞,在簡曆上這麽寫,也要讓雇主看清楚你到底是會做統計分析還是會碼程序(還是both),千萬不能給人家一種做實驗為主,隻會跑點別人寫的pipeline的印象:這樣的人太多了。

生物博後如果希望轉行去公司,完全不需要上什麽培訓班,在家把統計係或計算機係的本科課本稍微看看,做點題,基本功就夠了;再把網上的生物大數據下載下來自己分析一下,然後建一個自己的GitHub,把代碼放在裏麵作為自己的項目經驗的evidence,就可以了。招聘經理看了你的代碼,就知道你的項目經驗;不需要專門去不知名的小公司做“實習”寫在簡曆上。(放在簡曆上可能人家也不相信,多年的代碼在網上實實在在的。)其實不管是做什麽研究方向的,做計算的總是比做實驗的在公司好找工作些。做實驗的行業,各種族裔的人都特別多;做計算太燒腦,在大家都沒有正規訓練的情況下,華人占優勢非常大的。想做教授的生物博後可能應該一邊追求科研理想,一邊順便注重一下統計和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做點大數據的分析,精心維護好自己的GitHub。這樣萬一科研的路走不通,轉行的時候就從容一些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6)
評論
Avicii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選擇,在藥廠做bioinformatician沒前途.現在GEN的科研和產業都很渣.
咖啡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深度思考' 的評論 : 多謝前輩鼓勵呀!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靜聽秋雨' 的評論 : 謝謝跟帖。當時如果找不到教職,就去公司了,說不定公司其實更好。

----
樓主對找教職真是執念啊。雖然非常佩服你的契而不舍,但有時候轉換軌道,也許會柳暗花明。
靜聽秋雨 回複 悄悄話 樓主對找教職真是執念啊。雖然非常佩服你的契而不舍,但有時候轉換軌道,也許會柳暗花明。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咖啡林' 的評論 : 你是mitbbs的“Cofilin”?可能你們做實驗需要錢,老板沒有多的錢pay高一點。趕緊好好麵試啊!上了TT就好多了(雖然各種其他的struggle還在前麵。)
咖啡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深度思考' 的評論 : 我就在NYC做博後,有了娃後,入不敷出,一直在吃積蓄;同事(博士生)說,這個叫 pay to be a postdoc 哈哈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咖啡林' 的評論 : 謝謝關注。不同的城市不一樣吧。有的老板經費多;有的沒錢。我的博後,我就隻按規則給,沒有實力給很高。

-----
回複 '深度思考' 的評論 : 八九萬,我去,我幹了這麽多年的薄厚了,還是隻有x萬。學校的entry level這幾年一直在漲,所以一直在entry level。
咖啡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深度思考' 的評論 : 八九萬,我去,我幹了這麽多年的薄厚了,還是隻有x萬。學校的entry level這幾年一直在漲,所以一直在entry level。
距離 回複 悄悄話 經曆豐富!加油!
ananatl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深度思考' 的評論 : 看到了 我也回複您了 大家都不容易啊!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nanatl' 的評論 : OK. 回到你未名的信箱了。
ananatl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深度思考' 的評論 : 文學城悄悄話貌似不work 我剛給你發了悄悄話test了一下 點發送之後界麵就刷新了 然後去“已發送”悄悄話那裏並沒有看到我發給你的悄悄話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nanatl' 的評論 : 給你回了私信(悄悄話)。
ananatl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深度思考' 的評論 : 還能設備變賣?我們這裏都是人走了設備就留給新人。。。4個人一間辦公室也很誇張啊 做的有點絕 估計隻有東西海岸氛圍非常冷酷的地方才幹得出這樣的事情 然後他最後怎麽樣了?跳槽了還是在那繼續待著?能在頂尖醫學院當PI都是能力超強的 隨便去哪裏(藥廠 谘詢公司什麽的)都能拿十幾二十萬的人 被逼到這樣太慘了 我聽著都要有心理陰影了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nanatl' 的評論 : 我也是你這麽想的;但是喜歡頂級醫學院的人不這麽認為。我跟一些剛上Tenure的Associate聊過,沒有一個想換hard-funded的地方的:首先從好學校去差學校了,其次各種資源少了;最後沒有人相信自己以後拿不到grant,都覺得會越來越多才對。我認識的這個前輩,有一段時間publication沒有那麽好了,兩個grant中有一個續不上的時候,他覺得還可以維持;另一個再續不上的時候,可能不好跳槽了。(我認識一個跳來的直接給Associate(但是不一定是T的),帶兩個R01,一個還剩3年,一個兩年。這哥們在另一個頂級醫學院沒拿到tenure。)不過我也不知道;反正到學校給bridge的日子,就不好挪地方了。當然我說學校“趕他走”,也不是真的直接解雇。學校還是發自己commit的一部分工資的;但是把他的space收了,他的儀器得賣掉,獨立辦公室沒了,4個人共一個辦公室。他們做實驗的搞成這樣,可能沒法翻身了。(如果是做計算的,還可以自己一個人分析數據,爭取東山再起。 ^_^)
ananatl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深度思考' 的評論 : 我靠 這個也太殘酷了 這號稱醫學院“假tenure”名副其實“假tenure”啊。。。感覺他如果更敏銳一點的話在兩個R01的時候申請下一個grant一直不中的情況下應該actively去外麵麵試找機會跳槽了 一般這種級別跳槽startup肯定是1M以上,可能到2M或更高 等於白拿一個R01 再繼續燒錢出數據大多情況能起死回生 比被迫趕走要好太多了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nanatl' 的評論 : 我說的是我前老板的學校。我們學校排名低些,一般不趕人走。但是以前的學校,真的有前輩(Associate Prof)發過IF=30的子刊,一般同時又兩個R01,沒錢了之後,學校給了一兩年的bridge,然後趕走的。所以後來我找工作,對soft的地方非常恐懼。

-----
回複 '深度思考' 的評論 : 對 大多頂級醫學院都是cover 小於50%,太坑了 州立醫學院級別你還真看到過有tenure之後被趕走的?我知道有州立醫學院沒大grant一直待著的
ananatl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深度思考' 的評論 : 對 大多頂級醫學院都是cover 小於50%,太坑了 州立醫學院級別你還真看到過有tenure之後被趕走的?我知道有州立醫學院沒大grant一直待著的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agerty' 的評論 : 是啊。不過後來我還是找到學校的位置了,沒有去公司。所以其實對這些公司也不了解。

-------
第二個是REGENERON嗎,真應該去呀。到了工業界就是為錢不是,別的都是假的。你做這幾年下來,有沒有看清楚呀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nanatl' 的評論 : 醫學院挺複雜的。不同的學校不一樣。不少地方是沒錢就走人的。同樣的醫學院,不同的人也可以不一樣。學校給100%應該都是暫時的,相當於bridge funding,期待沒錢的人一兩年之內續上。(學校要看NIH的review comments,publication record;如果完全沒有希望可能直接讓走人。)排名好的醫學院一般soft 的比例大大超過50的。就算是50,我聽說不一樣的學校也不一樣:有的是無條件給50%,有的是如果你自己另外一半不能保證,他們那一半也不給。沒有grant也給100%的,多數得有教學任務,或者很多service(如MSKCC)。不過上了tenure之後,大家都惺惺相惜,互相可以幫一幫,一般不會輕易趕走人的。

-----
回複 '深度思考' 的評論 : 對 我也覺得醫學院soft money職位是怪物 上層一直有聲音要把NIH的indirect改成類似NSF那樣 然後省下的錢增加direct cost 我覺得這樣是對的 同時也減少了soft money職位 但利益牽扯太大 就看以後怎麽弄了 我認識的朋友一般跳槽副教授都是15萬以上 不是東西海岸 如果是非醫學院就是標準的9個月hard money, 醫學院一般號稱要從grant出50% salary 但我也知道一些沒grant的最後也一直拿100% salary 如果拿不到NIH的人不斷增加 又人人拿100% salary 我覺得這樣下去係裏要破產啊 醫學院的事情看不懂 您可以談談 :)
hagerty 回複 悄悄話 第二個是REGENERON嗎,真應該去呀。到了工業界就是為錢不是,別的都是假的。你做這幾年下來,有沒有看清楚呀
ananatl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深度思考' 的評論 : 對 我也覺得醫學院soft money職位是怪物 上層一直有聲音要把NIH的indirect改成類似NSF那樣 然後省下的錢增加direct cost 我覺得這樣是對的 同時也減少了soft money職位 但利益牽扯太大 就看以後怎麽弄了 我認識的朋友一般跳槽副教授都是15萬以上 不是東西海岸 如果是非醫學院就是標準的9個月hard money, 醫學院一般號稱要從grant出50% salary 但我也知道一些沒grant的最後也一直拿100% salary 如果拿不到NIH的人不斷增加 又人人拿100% salary 我覺得這樣下去係裏要破產啊 醫學院的事情看不懂 您可以談談 :)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nanatl' 的評論 : 那得是很牛的教授吧。soft funded還是hard?其實醫學院的soft funded 工資都是自己從NIH掙的,當然可以給的高。hard 能給的高的才是真的牛。而且得看地點。NYC的學校有的AP起薪就是15萬,博後也能給8,9萬。
ananatl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深度思考' 的評論 : 不用上full 我有朋友tenure year跳的 對方學校match了tenure 然後工資從他本來的11萬直接到17萬 full跳槽一般都是20-25萬左右 endowed chair還能更高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nanatl' 的評論 : 其實上了Full以後,如果願意去soft funded的學校,18萬挺正常的;問題是這樣穩定性就沒有了。
ananatl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深度思考' 的評論 : 你如果不準備跳槽要漲到18萬需要很久了:)不過也是 到一定程度了多幾萬還是少幾萬都不是major concern了 其他有更重要的要關心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nanatl' 的評論 : 是的,我和你工資差不多。我們學校的18萬得是有title的正教授了。公司裏麵寫碼或者搞統計的待遇是還不錯。我同事轉IT公司碼工的還有更高的呢。不過公司沒有自由度,就算做了director,也有上級。不患寡,患不安。:)

-------
有信仰啊 AP一般給不到18萬的吧, 我們加上三個月暑假工資才10萬出頭
ananatl 回複 悄悄話 有信仰啊 AP一般給不到18萬的吧, 我們加上三個月暑假工資才10萬出頭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心已遠' 的評論 : 謝謝關注!
心已遠 回複 悄悄話 繼續關注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ucky001' 的評論 : 是啊,公司都是立馬給offer,催趕緊上班。學校的麵試可能拖很久才給結果,可以等半年再開始。

Lucky001 回複 悄悄話 這種先去公司逛逛的經曆挺有趣,相信你入職公司前就拿到教職offer了。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牟山雁' 的評論 : 謝謝一直關注。您起來的真早啊!
深度思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井觀天' 的評論 : 在六裏麵,沒有拿到位置啊;裏終局還早呢。七是一個小插曲,後來還是拿到tenure track了。不過這些經曆對我以後帶領自己的團隊有點幫助,所以寫一下。
井觀天 回複 悄悄話 你在引言裏說“從出國做博士後起,到拿到終生職位”,我還以為六是終局,怎麽又去工業界了。難道後來又回到學界?
牟山雁 回複 悄悄話 很詳細的經驗之談。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