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林奇案錄第四部之古塔疑案
作者: 八峰
第三十七節
打聽到了池下村的所在,飯桌上的眾人情緒都為之一振,堂倌兒也端上來了美味的飯菜,六個男人運起碗筷來狼吞虎咽、如風卷殘雲一般把桌子上的飯菜掃得幹幹淨淨。田敏卻沒怎麽動筷子,她喝了一點湯便離開飯桌來到了小飯館的外麵,凝神地看著遠方青翠的山巒。
“你怎麽就吃那麽一點?是不是身體不舒服?下午還要走路爬山,不吃飽怎麽行呢?”李昌鴻突然走到她的身旁用關切的語氣問道。
“哦,周警官——不、大師兄,我沒事的,也不怎麽餓——按照師父往日的教導,我每周都要辟穀一日,不吃東西、打坐靜修,都習慣了。”田敏不好意思地捋了一下耳畔的秀發輕聲說道。
“嗯,那可不一樣——你現在不是在打坐靜修,而是要爬山涉險,體力消耗很大,能量和水分的補充是非常重要的!我多要了一份蔥油餅、用油紙包好了放在這個塑料袋裏,你帶上吧——餓了就吃一點!”周源假扮的李昌鴻說著把一個塑料袋塞給了坐著的女人。
“哎呀,不用嘛——”田敏臉頰一紅、嬌嗔了一句。
“哎,李先生——咱們該出發了吧?找到了這個池下村,咱們也吃飽了飯,就趕快過去吧,最好能租個車子,要不然走上八九裏路也夠遠的了。。。 ”嘴裏含著牙簽的山口從飯館裏走了出來、一邊打著飽嗝一邊對李昌鴻和田敏說道。
半小時後、七人搭乘著一輛順路運送板材的大卡車來到了位於江口水庫大湖邊上的向陽閘。下車後眾人來到了閘台麵向大湖、向水麵凸出的帶有護欄的一個平台上,李昌鴻從挎包裏拿出來一張一九八二年編製、比例為十萬分之一的江西省地圖,又拿出一支筆和一個指南針來、麵對著水庫大湖裏浩渺的水麵估算起來。
“這還要計算什麽?”山口站在一旁皺起眉頭不解地問道。
“需要確定下一個地點的準確方位、就必須盡可能精準地確定出發地點的位置——也就是現在已經淹沒在水下的池下村的位置!”郭小平白了日本經理一眼後說道。
幾分鍾後,李昌鴻收起了地圖和指南針:“我剛才已經大致推算出了池下村的具體位置——距離向陽閘大約三點五華裏、偏東方向;按照藏寶圖上所示——從池下村所在位置由正東方向起逆時針旋轉75度,再沿著75度方向推進約七華裏左右便可到達下一個目標點的‘紅色壽星石’;由此可以確定、在現在的地圖上這個目標點‘紅色壽星怪石’是位於分宜縣大港山區的上新嶺一帶;大概是在向陽閘的東北方向十二華裏之處;咱們下一步就是趕到上新嶺、找到這塊所謂的紅色壽星怪石、作為下一步探索的基準點。”
進入山區後、一行七人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走了大概兩個多小時,翻過了幾道綠鬱蔥蘢的山梁,來到了一片林木高大、樹冠幽深的山坡。李昌鴻停下腳步拿出了地圖:“按照行走的時間和方向來看,我們現在應該到了上新嶺。”
“既然到了上新嶺,那塊紅色的壽星怪石在哪兒呢?”山口停下腳步、大口地喘著粗氣問道。
“走了這麽半天也應該到了上新嶺,可為什麽我這地圖上仍然看不到有這樣一個地名呢?”清田掏出手絹來一邊擦汗一邊疑惑地問道。
“那是因為——你手上的地圖是新餘縣的地圖,而此處早已不在新餘縣境內,我們已經進入了分宜縣!我的這張地圖上就有上新嶺這個地名。”李昌鴻把自己手上的地圖遞給了清田。
“唉,上新嶺這個地方樹林這麽茂密,根本看不到什麽紅色的怪石啊?”清田看了看地圖歎了口氣道。
李昌鴻抬頭看了下四周高大的樹木,沉吟了一下後從背包裏取出了尼龍繩索和鐵製的飛抓,他鑽進樹叢、選擇了一棵樹幹筆直而又粗壯的櫸樹,仰頭甩出飛抓勾住了一根粗壯的樹杈,然後拽住繩索嗖嗖地朝樹冠頂部爬去,不一會兒便消失在眾人的視界裏,十幾分鍾後他返回了地麵,眼睛裏帶著興奮的光芒。
“你發現了那塊紅色的怪石?”田敏從他充滿興奮的目光裏猜到了結果。
“是的,”李昌鴻點點頭,“這一片樹林高大而又茂密,人在地麵上視野都被樹叢給遮擋住了;我剛才一直爬到了樹冠的上麵,視野頓時開闊了很多!看到對麵的山脊上有一塊赭紅色的人形巨石、形狀就像壽星老兒一般;距離我們大概有個兩三裏路吧,走得快十來分鍾就能到了!”
聽到李昌鴻一說、眾人頓時來了精神,緊隨著他沿一條山間小徑走去,果然很快就看到了矗立在數百米外一條山脊上的一塊赭紅色的巨石,其形狀像是一個躬腰駝背的老人。十多分鍾後、眾人來到了巨石下麵,李昌鴻從背包裏拿出了地圖和指南針來、在郭小平和田敏的幫助下重新進行了測算、確定了前往下一個地點西崗的方向。
眾人循著狹窄的山路又繼續行走了一個小時,找到了藏寶圖上標出的另一個地點西崗——原來是一條夾在兩座山峰之間的林木茂盛的峽穀,兩棟被遺棄的茅草屋搭建在穀底的一條小溪邊上。李昌鴻拿出指南針來沿著茅草屋的周圍轉了一圈、選擇了一條沿著山脊朝北延伸的小路,帶領眾人繼續行進,走了大約八九裏路來到了位於大港山西北的一座山峰前。此時,紅日漸漸墜入了西邊的山巒背後,山穀裏迅速暗淡了下來,密林深處竟然還升起了陣陣白色的霧靄。
“從距離和方位來推算,這裏應該就是藏寶圖上所標出的鳳鳴坡了;可是,那個山神廟在哪裏呢?”走在隊伍前麵的李昌鴻停下了腳步沉吟道。
“咱們這究竟是到了哪裏啊?兩邊都是高山巨穀,隻有這條小路蜿蜒向上,也沒見到什麽山神廟的蹤影!不是說到了鳳鳴坡就能看見那座山神廟嗎?”清田忍不住又抱怨起來。
“這樣吧——山本先生,咱們分成兩組、帶上手電筒,沿著這條山道向上搜索去找那座山神廟;我們三個人沿著山道的右側搜索,你們四人沿著山道的左側搜索;這裏山高林密,那座山神廟或許就隱沒在山道兩旁附近的樹林裏;不過千萬不要走太遠了!離開山道的距離不要超過兩百米!”李昌鴻提出了建議。
七個人很快分開在山道兩旁搜索了起來。一個半小時很快過去了,天色已經完全黑暗了下來,天空上還淒淒瀝瀝飄灑起了小雨,山穀裏的霧氣也似乎更重了,氣溫開始迅速降低。筋疲力盡的眾人終於爬到了坡上,沿著山道兩側的分散搜索也沒有發現山神廟的蹤影,而前方的道路似乎也走到了盡頭。
“您看前麵——山路竟然沒了!”郭小平停住腳步伸手指向前方、喘著粗氣對李昌鴻說道。果然,山道的盡頭出現了一座隱匿於密林之中、用石塊砌成的屋子,透過玻璃窗戶還可以看見裏麵閃現著忽明忽暗的燈光;石屋前麵還有一個不大的院子,用碎石壘砌而成、有半人多高的院牆上爬滿了青蛇一樣的藤蔓;麵前的場景在黑暗中顯得格外陰森詭異,也令眾人疑竇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