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有帖子談到了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和天主教(Roman Catholic)的分家,想來捋一捋基督教的分家史。我知道這是個比較敏感的話題,如果得罪了誰,先行致歉了。
另外,基督教的教義是一個非常龐大複雜的係統,博大精深,任何人窮其一生也難窺一二。咱們這裏試圖極簡:但不免會簡化的有些變形。
----
1. 三位一體
在耶穌基督受難後不久(公元一到三世紀),對他(本人,傳道,受難,複活)的崇拜,開始在羅馬帝國裏傳播開來。先是在猶太人當中,然後在非猶太人(Gentile)當中。
但很快就有人開始琢磨了:“咦,不對啊!耶穌本人傳授的教義,第一個最關鍵點就是「一神論」(Monotheism)。現在又有耶和華,又有耶穌,豈不是變成多神了?我該信誰才好呢?“
教會不慌不忙,鎮定的指出:“耶和華是聖父,耶穌是聖子,此外還有聖靈(Holy Spirit)。他們仨是同一個神,所以我們還是一神論,沒毛病。“
這就是三位一體論(Trinity)的初形。
那些質疑的人又接著琢磨了,“那做為聖子的耶穌,到底是神呢?還是人呢?”
這個問題其實是個圈套,不論你選神還是人,都將會推出難以自圓其說的死胡同。
教會依然很鎮定:“耶穌是真實的神(fully divine),同時也是真實的人(fully human)。”
----
2. 阿利烏教派
但事情不是那麽簡單。即使承認了三位一體論,依然會有人不依不饒:“聖父和聖子,哪個更厲害些?“
教會的“正宗”答案是,“聖父和聖子,一樣厲害。”
公元三世紀末,四世紀初,有一個很有影響的神父長老叫阿裏烏(256AD-336AD),有著眾多的追隨者和很大的影響力。他們這一派叫做阿利烏教派(Arianism)。他們堅信,聖子比聖父的地位略低:聖父是全能偉大的神,而聖子(以及聖靈)是來自聖父所造的。
為了解決這場爭論,在AD325,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親自主持了第一屆尼西亞會議,統一認知,發表了著名的「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
(尼西亞信經有 325AD 版,和 381AD 版)
信經(天主教版)裏說道:「祂(聖子)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與聖父同性同體」,奠定了聖子與聖父同本體(Homoousion)的地位,從而否定了阿利烏教派,
(阿利烏教派並沒有立刻消亡。相反的,君士坦丁大帝本人晚年開始傾向阿利烏派。後來占領了西羅馬帝國的日耳曼眾部落,有很大一部分也都是虔誠的阿利烏派信徒。
在歐洲大地上,這一分支傳播到公元700年左右才漸漸消失。
今天美國有著相當勢力的"耶和華見證人"教會,在很多人眼中,也是阿利烏派的一支,雖然他們自己並不這麽認為。)
----
3. 東希臘,西拉丁
在阿裏烏教派盛行的幾乎同時,羅馬帝國的政局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前麵提到的君士坦丁大帝把首府東遷到了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
在他後麵的幾屆羅馬皇帝治下,東西羅馬帝國逐漸分裂,漸行漸遠。但總體來說,東羅馬帝國(拜占庭,說希臘語)強盛,西羅馬帝國(羅馬,說拉丁語)衰弱。
這裏就產生了一個頗為微妙的現象:其實君士坦丁堡已經是沒有爭議的政治經濟中心,這裏也發展了勢力很大的教會組織。但此時還沒有“政教分離”的概念,也沒有確定政治宗教誰應該管什麽。教會的威力弱於世俗政權的威力。
君士坦丁堡的教會不願意完全臣服於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的君王指揮,所以他們有意無意的會用羅馬教會做擋箭牌,來搪塞世俗政府的壓力。畢竟羅馬教會遠,帝國政府近呀。
羅馬教會,是耶穌大弟子彼得(St Peter)的傳承,另一位最重要的使徒保羅(St Paul)也曾在羅馬傳道。原本君士坦丁堡可能有機會取代羅馬成為新的宗教中心的,但一來二去,他們把對教義的最終解釋權,拱手交給了西方的羅馬。
慢慢的,羅馬教會鞏固了它的最高地位。但兩個大派已經形成:西方以羅馬為中心的天主教(Roman Catholic),和東方以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安條克,亞曆山大為中心的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
----
4. Filioque, Schism
快進到公元一千年,東西教會終於徹底分裂了。這回的爭議是:聖靈和聖父聖子的關係。
其實分歧的苗頭,早在公元四百年就開始了苗頭。原本的「尼西亞信經」裏有一句:「聖靈,...,出自於父」。羅馬教會因為強調聖父與聖子的同本體特質,漸漸開始把這句改成「聖靈,...,由聖父聖子所共發」。
也就是說,羅馬教會在原先的「出自於父」後麵,加上了“和聖子”,Filioque, (Latin: “and from the Son”)。
東方的教會從一開始就不同意這點。他們堅決的認為:聖靈是出自於聖父,而且隻出自於聖父。頂多是「通過」聖子(from the Father, through the Son) ,而不是也「出於」聖子。
東西方互不相讓,分歧越來越大,終於在 1054AD,羅馬教會和東正教會互相把對方徹底驅逐出教(Excommunication),史稱“東西教會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
----
5. 馬丁路德,新教
又過了五百年,西方基督教會再次迎來一場大變動。
此時的大環境有這麽幾個:1)羅馬天主教會頗有些腐敗,靠著“Purgatory / Indulgence”的理論大肆斂財;2)隨著印刷術的引進和傳播,聖經被大量印刷複製,很多人都有了自己讀聖經的機會;3)尤其是中歐和北歐,日益不滿羅馬教會對他們政權的指手畫腳。
在這個 Context 底下,馬丁路德橫空出世。10/31/1517,他在德國 Wittenberg 教堂門口貼出「九十五條論綱」(Ninety-five Theses),公開質疑天主教會的做為和權威,從而開始了新教(Protestantism)的盛興。
他的主要理論:
- 因信稱義:得拯救靠的是信,而不是善行
- 聖經是信仰的唯一依據
- 每個信徒皆祭司
換句話說,就是有逾千年曆史的羅馬教會,可以完全跳過不理。
歐洲各國紛紛選邊站隊,幾百年打了數十場大大小小的戰爭(European wars of religion),直到最後明白誰也贏不了,才徹底覺悟了“政教分離”的重要性。
----
今天全世界,基督教裏按信徒人數排,天主教,新教,東正教分別是第一二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