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白蓮夫婦,一個成為天師道教主,一個成為白蓮教聖母。兩人之女,綠珠十三歲時,被要求發願入教為貞女。就在此時,她被一位巨富公子傾心,欲納為妾。那位公子與天師道教主原是舊交,而天師道與白蓮教的發展又正急需經費。楊白蓮內心痛苦至極,卻不得不將愛女送出。
不久,白蓮得知自己的身世,但還未認祖歸宗,整個家族便慘遭屠滅。最近,她的女兒又墜樓身亡,她眼睜睜看著,卻無力相救。她幼年失怙,未嚐父母之愛;青年喪夫,族人俱滅;中年以後,唯一的女兒也離她而去。
這樣的女人,還能有慈悲之心嗎?若她仍有,那慈悲已傾注在無數受難的姐妹身上,傾注在楊家新生的血脈裏,也傾注在那個名叫夢姬、你並不知其身世的女人身上。你與她的緣分已盡,若仍強求相見,日後隻會同陷巨大痛苦。此言,便是我的慈悲。
最要緊的,是王篪在大內地下書房,拜小楊太後為母,立誓複興楊門——那是一個莊嚴的承諾。自此,從救太後出宮,到送她歸於弘農,以及你一切的身心曆程與奮鬥,皆為履行此誓。如今,一切已圓滿完成,你已無愧於小楊太後對你的信任。
往後,你可繼續你王篪的平常人生。若還有話要說,就現在告訴我吧。待我一會將你化回自身,你便與我教,亦與夢姬、琰兒再無關聯,也將永不再見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