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不少網友留言對奇跡石(Kjeragbulten)有點望而生畏了。我補充兩點,其一,沒有必要以站上那個石頭為目標,我其實是從計劃行程開始就沒打算要站上去。步道本身和一路的景色就已經很rewarding了。千萬別勉強,也別有壓力覺得非站上去不可。奇跡石沒有出過事故-大概也就是因為難,大家反而都比較謹慎吧。其二,奇跡石步道不容易,但也是普通人(如我)就可以完成的。重要的是要有好天氣和準確的心理預期,也坦然接受半途而廢。我去之前讀過的關於奇跡石的資料,大都隻有這個石頭,對步道記錄的不多,我估計大部分去的都是運動健將或年輕人,就像我們一路上所見的,人家沒覺得怎麽樣就上去了;而半途而廢的,大概也不會記錄經曆。總之我是稀裏糊塗就往上走了,看見彩虹又特別受鼓舞,哈哈哈,結果就是狼狽的經曆,反倒讓我覺得值得記錄了,希望沒有嚇到大家:)
第二天早晨起來,我的感覺是腿不能打彎了,坐下去和站起來都費勁,上下樓梯-特別是下樓梯-得慢慢挪,但是,還能走路!
那天我們起床的時候是小雨,天氣預報上午雨轉晴,下午有風。布道石(Preikestolen,也叫Pulpit Rock) 還去不去? 反正在往下一站走的路上,就往那個方向走吧。但頭一天那麽累,我們也不可能說早起趕著去。就悠悠閑閑的吃過早飯,裝好車,出發了。
挪威南部有名的步道是這三塊石頭:奇跡石(Kjeragbulten)、布道石(Pulpit Rock)和惡之舌(Trolltunga)。因為有朋友擔心接下來另外兩個石頭步道的難度,先給大家吃個定心丸。我們一路比較奇跡石和布道石的難度,最後基本一致的是:
如果給刮風下雨的奇跡石定義為難度最大的10級,正常天氣就是8級;相比之下,水兒覺得布道石隻能算2級,但我們的體驗算得上4級,因為頭一天被奇跡石折騰累了。
但是,布道石比奇跡石更有故事。我看見的,差了一步;別人眼裏的,那可是有大片也有悲劇。先上一張湯姆·克魯斯給布道石做宣傳的大片吧,網圖:
我的布道石 – 差一步
布道石就是一座高聳 600多米高的懸崖,聳立在呂瑟峽灣(Lysefjord)邊上。因為懸崖是方形,頂部平坦,長寬大概各自25米, 看起來就像教堂裏的講道台,所以俗稱布道石,隻不過麵對著的是深邃的峽灣和高聳的峭壁。
從我們住的酒店開車去布道石不算遠,上一篇提到奇跡石和布道石都在呂瑟峽灣,我們路過一個呂瑟峽灣的觀景點:
3號的天氣比2號好,一路上基本沒有下雨。教練定位在離得近的P1停車場,但路過離景點遠一點的P2停車場的時候被管理員攔住了,說P1滿了,隻能停在這。我們計劃的是去P1 的小店買三明治,P2啥都沒有的。跟管理員說明了一下,她讓我們過去采買了再回來。後來發現我們是因禍得福了:P1盡管距離近一點,但停車場地勢低,要上幾十個台階才能到P2停車場的水平高度;P2盡管遠點,這一段多出來的路卻是較為平坦的。對腿打彎都困難的我來說,多走一些平坦的路沒關係,反正腿上的肌肉需要放鬆活動,對台階卻是望而生畏了。
去步道石其實也沒少走台階,總共有三四段台階,有的還挺陡峭的,但沒什麽危險,跟奇跡石比就是大巫見小巫了。也正因為如此,布道石人氣很旺,一路上遊客熙熙攘攘,什麽年齡段的人都有。我們在快接近布道石的時候,還再次碰見在奇跡石路遇的兩個年輕人,都是在北京工作,休假來徒步。他們在挪威南部的行程和我們完全一樣,那天在奇跡石、今天在布道石,計劃去惡之舌也是同一天。
水兒覺得布道石的步道變化多,有意思,有林中小路、木板路、水域邊的大石頭,也有台階。盡管說沒那麽難,但有幾段台階也是夠較勁的,特別我的腿和膝蓋都還沒有從昨天的徒步恢複,下山還得像螃蟹一樣橫著一步一步的下。看圖說話吧,下麵右邊是走得很舒服的木板路,左邊就瞧我那上台階的艱難樣吧:
最後三百米坡度也不小,好在沒下雨,不是那麽滑:
一路上看見不少背著年幼的孩子或寵物爬山的,這個帥小夥背了一隻貓,被我偷拍了一個背影:
到我們終於距布道石幾步之遙的時候,早晨看見天氣預報說的大風開始了-誰說的天氣預報不準,總是在希望不準的時候就準了。剛開始還遠遠的看見布道石上有人,在頂著風努力的往布道石頂端走,到我們再近前一點,那塊懸崖石上就一個人也沒有了。
通往布道石的最後一、二十米是一條寬窄不一的石頭路,右邊是高聳的岩石,左邊是萬丈深淵。我們頂著風到了能看見布道石上半部分的地方:要能完整看見那從上往下一直到峽灣的峭壁,必須再通過一段更窄的區域,因為右邊的崖石凸出來,使小道變窄了。教練堅決反對我們再往前走,我不敢直接走過去,勉強從右邊一塊石頭上麵翻過去,再近一步,拍了這張布道石照片,上麵一個人也沒有:
那時候風大得我們得緊靠在右邊的岩石上,再要往前就得通過那個更窄的、僅容一人通過的地方,我猶豫再三,決定放棄了。那個地方實在是可怕,一邊是萬丈深淵、一邊是岩石、容人走過去的路不到一米寬,也沒有任何可以抓住的地方。盡管仍然不斷有人過去,被風刮下去的風險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我沒法想象被隊友看著我掉下去、或我看著他們掉下去的情景。
下麵這張網圖,左邊的紅圈圈標出了我們的到達位置,我們前麵左邊的那塊懸崖擋住了視線,所以我們隻看見了布道石的上半部分·;
終究是沒有邁過那最後一步,離布道石差了一塊大石頭。覺得遺憾嗎?對那會遇上大風有點覺得遺憾,但也不覺得錯過了什麽。挪威人對自然的尊重是讓人敬佩的,那些看著讓人腿軟的景點都沒有任何護欄。這也跟西方文化崇尚個人的獨立性有關係吧:你自己判斷風險、采取行動、對你的行動負責。
在那裏看見的峽灣景色和被偷拍的拍景人:
布道石的回程沒有多少驚險,水兒棄我們而去,因為他也有‘奇跡石後遺症’,覺得必須一鼓作氣走完,否則坐下去就要起不來了。他最終不到一個小時就回到停車場。我們老倆口慢慢走,下山大概走了一個半小時。
總計來回約9公裏多的路程,包括在布道石附近停留的時間,我們花了5個多小時,18,000多步。水兒花了4個小時。如果不是上去的時候與我們同行,他大概3個小時就夠了。
他人眼裏的布道石-大片與悲劇
差一步,我們到底錯過了什麽?那就看一下他人眼中的布道石吧。
首先,布道石是湯姆·克魯斯2018年的‘碟中諜6:全麵瓦解’(Mission impossible(6) – Fallout)中一場驚心動魄特技戲的拍攝地。影片中,湯姆·克魯斯飾演的伊森在這裏與反派展開生死搏鬥。畫麵在航拍遠景和貼近特寫之間轉換,布道石如刀鋒般突兀地聳立在雲霧之間,伊森(湯姆·克魯斯)與反派沃克(亨利·卡維爾)在懸崖邊展開激烈肉搏。兩人扭打至懸崖邊緣,陡然都掉下去,靠一根繩索吊在懸崖上,峽灣的深淵就在腳下,令人頭暈目眩。最終,反派沃克被脫落的繩索鉤子擊中,墜入萬丈深淵,身影瞬間被雲霧吞沒。直升機殘骸在下方爆炸,火光映照著布道石峭壁,震撼而寂靜。
不多說了,看這段視頻吧,兩分多鍾,既可以欣賞阿湯哥的精彩表演,又可以全方位的看到布道石的震撼美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vzzBebEAHQ
上麵的鏈接如果不能直接打開,可以複製到瀏覽器上,應該就可以看了。下麵這張特寫劇照:
湯姆·克魯斯為支持挪威的旅遊業,專門拍了上麵篇首的照片。而且,一箭雙雕的宣傳新電影和布道石,影片首映的時候,在布道石舉行了特別放映會:2,000 人齊聚在布道石上麵看電影。
“2,000 英尺,2,000 人,4 小時的徒步。這是最不可能的 #碟中諜6 放映。” (“2,000 feet, 2,00 people, 4 hours of hiking. The most impossible screening of #MissionImpossible Fallout,”湯姆·克魯斯在推特上寫道,並配上了下麵這張人們在布道石上麵等著看電影的照片:
據《PEOPLE》雜誌報道,這場放映活動在 2018年7 月 13 日於挪威公布後,電影票在 20 分鍾內就售罄。那 2,000 名成功搶到票的幸運觀眾,徒步到達懸崖頂端看露天電影,在晚上 11 點的放映結束後,再在向導和手電筒的幫助下下山。
隻能說,這幫影迷很幸運,不僅搶到票,老天爺也很幫忙,沒有大風大雨的招待他們:)
布道石有大片也有悲劇。這裏盡管難度不如奇跡石,但曆年來有好幾起墜落事故。最近的一次是2024年6月,一個40多歲的中年人從距頂峰150米左右處墜落。這種地方掉下去,自然是沒有生還希望的。(湯姆·克魯斯拍電影的時候,是有安全帶的,電影裏技術處理,抹掉了安全帶痕跡)
誤入海底
從布道石下來,我們去第二個住宿地,不遠,開車在半個小時之內。我們打算路上找個超市買點吃的,因為負責吃的水兒查過了,這個住宿附近沒有餐館。
按Google Maps導航,出環島的第二個路口,進入了隧道。一開始沒在意,因為這兩天開車沒少進隧道。從導航地圖上我能看見那個超市,越來越近,越來越近…過了、過了!!!可是那個隧道仍然沒有到頭的意思,我們一頭霧水。
終於覺得不對勁了,我們在一直下坡,估計是下海底了。反正除了往前開也沒別的選擇,這才注意到這個隧道比之前走過的都更寬敞和明亮,是單向雙車道(那也就是說反方向還會有同樣的一條隧道)。我們就一邊提醒教練別擔心,隻往前開就是,一邊開始猜測這是要到另一個城市、還是另一個國家?
哈哈哈, 既來之,則安之,反正我們的家當包括證件都在車上,讓水兒查查地圖,看我們在哪裏-我這個副駕駛什麽都查不了,隻能目不斜視,否則會暈車。查後才發現,我們這是開往前兩天飛機落地的地方-斯塔萬格(Stavanger):教練一直信任Google Maps導航,但它這回犯錯了,我們應該在那個環島的第一個口出去,導航告訴我們第二個口,就進了隧道。
原來我們誤入的是Ryfylke 隧道 – 挪威的著名海底隧道:全長14.3公裏,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裏隧道;最深處在海平麵下292米(怪不得那麽長時間的下坡)。這條隧道完全沒有一般隧道黑乎乎的感覺,因為除了是同方向雙車道、比較寬以外,還在不同的區域設計了彩色燈光,以緩解駕駛疲勞和隧道的壓迫感。一路開過去,真有一種光影旅程的感覺。
一說是這條隧道,教練記起來說慶祝通車那年舉行過隧道馬拉鬆,於是我們繼續查了一下,確認教練記得不錯:隧道在2019年12月30號正式通車,為慶祝完工,還在通車前的10月5號舉行了一次隧道半程馬拉鬆,當時有五千多人參賽。下麵這張是馬拉鬆的網圖:
總算出了隧道!找個超市,買了雞蛋、黃瓜、菠菜葉子,教練在出門前往箱子裏塞了幾袋方便麵,正好晚上吃麵。然後再從另一邊的隧道開10幾公裏返回。這一來一回、半個多小時,隧道收費30多英鎊 (有關挪威隧道的收費信息,在第一篇中有記錄),就算是參觀這個海底隧道的門票吧,好在我們不趕時間。
7點鍾到達預訂的apartment,裏麵的幹淨和現代化裝飾,讓我愛極。上兩張照片,下一篇再分享這個公寓的享受吧,這一晚,最重要的是兩個臥室各有一張舒適的雙人床,潔白的衛生間裏有洗衣機和烘幹機!
************************************************************************
去奇跡石趕上風雨,讓我們難得的體驗艱難;布道石的風來得‘正是時候’,讓我們學習放棄,接受‘差一步’。除了風和雨,在挪威,霧和雪也是很大的影響因素(我們去的季節還不到下雪的時候),我們之前的出行都很有天氣緣,這一趟接下來的緣分如何,不敢奢求,隻持定‘天氣就是天氣,無所謂好壞,都感恩領受‘的原則。很欣慰隊友們都表現良好,而這個舒適的公寓正是我們當時迫切需要的休整。
下一篇的題目有點不著調:雨中的青春和青春的紀念。
謝謝網友們跟讀和留言,祝周末愉快!
輝蘑菇寫得真好,把我帶入其奇境險境,也非常同意你整片文章的主題,差一步就差一步,人往往會跟自己過不去,好像再一步就完美了似的,而人生沒有完美,有遺憾才是常態,更何況,你們這次一樣看到了風景,雖不完整,卻別樣的美!
佩服你,走山路走18000,而且是疲勞作戰,說明你的體能不錯。我爬過三年的山,知道走在碎石的感覺。給你們喝彩,也敬佩你的豁達和睿智!Bravo!
輝蘑菇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