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個人資料
正文

走遍黎巴嫩之三:北部雙城記

(2023-04-14 14:34:41) 下一個

的黎波裏(Tripoli)是黎巴嫩第二大城市,位於首都貝魯特以北八十五公裏,沿海的高速公路連接兩地,交通非常便利。許多行程匆忙的遊客,將的黎波裏作為從貝魯特出發一日遊的目的地。這是一個和利比亞首都同名的城市。一個由於連年戰亂,看上去破破爛爛的城市。百孔千瘡的老房子從山坡伸展到海邊,這些房子經曆了太多飛馳的流彈,也見證了如河水般流淌的血液。

 

旅行在異國他鄉,如果能夠找到既有地區民族風情,又有曆史淵源的旅館,那肯定是上上之選,但是這樣的旅館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們有幸在的黎波裏住上這樣一家旅館。老板說這棟房子是他家祖上傳下來的,他也不知道是哪一年造的,應該至少有著兩百多年的曆史。現在這棟奧斯曼帝國時代的百年老宅,被徹底翻新改造成了旅館。有著現代生活的全部便利,卻保持了阿拉伯老房子的風貌。我們從踏進旅館的那一刻就被吸引,於是住了整整三夜,每天慢悠悠地徘徊在老城的石板街,在茶館喝這輩子最難以下咽的黎巴嫩咖啡,清晨在海邊碼頭看著漁船滿載而歸,傍晚去餐廳吃最新鮮的魚獲 - - - 。

 

位於城中央的雷蒙德聖吉爾城堡最早由阿拉伯軍隊指揮官於公元636年建立,是黎巴嫩最大的堡壘之一。最初的城堡在公元1289年被燒毀,後來曾被多次重建。在19世紀初期奧斯曼帝國時期,對城堡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複,被建成今天的模樣。這座城堡氣勢雄偉,俯瞰著阿布阿裏河和的黎波裏古老的城區。那天上午整座城堡隻有我們兩個遊客,遊蕩在空無一人的巨大城堡之中,給人仿佛穿越時刻的奇異感覺。

 

走下城堡,步入的黎波裏老城,濃鬱的阿拉伯民風在一條條不規則的狹隘老巷內流淌。華麗的清真寺尖塔、大型砂石砌成的牆壁和圓拱型的屋頂,原汁原味的阿拉伯建築和文化痕跡隨處可見。的黎波裏是除了埃及開羅之外,有著最多馬穆魯克建築的城市。清真寺、教堂、宗教學校、香料鋪、裁縫店、洗澡堂、銅匠鋪 - - -,曆史和現實交融成一片,充滿了人間煙火氣。

 

漫步在老城的石板窄街,突然路旁竄出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他一邊口中大喊:“Jacky Chen is coming.” (成龍來了)一邊打出一套不賴的拳腳。全球最聲名卓著的華人,以前是Bruce Li(李小龍),現在是Jacky Chen,一個是真功夫,一個是花拳繡腿,不過他們都通過“中國功夫”折服了全世界人民的心,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位於老城市邊緣的鍾樓,是的黎波裏的標誌性建築。鍾樓於1906年由奧斯曼帝國建造,作為帝國送給這座城市的禮物,被安放在Al-Tell廣場。鍾樓下的公園裏種著許多橘子樹,許多成熟的橘子掉在地上。這些橘子顏色鮮豔,看著非常漂亮,但是味道奇酸沒法入口。廣場四周分布著許多西式樓房,流淌著一股老殖民地的味道,和上海改革開放前的四川北路一帶有幾分相似。

 

今年一月下旬,也就是一個月之前,的黎波裏的《拉希德·卡拉米國際會展中心》被同時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和《瀕危世界遺目錄》。這個建築群由巴西建築師尼邁耶(Oscar Niemeyer)於1962年設計,是1960年代黎巴嫩現代化政策的旗艦項目。由於1975年開始的黎巴嫩內戰,該建築群已被擱置四十多年,這大概是全世界唯一被列入世界遺產的現代爛尾樓。我們步入其中卻大失所望,整個建築群平淡無奇,無論是整體規劃、還是單座建築都看不出有任何出彩的地方,不知如何能夠入列遺產目錄。隻有一座爛尾圓頂建築令人印象深刻,其空曠的內部會對任何聲音產生放大和回聲效果,四個孩子在裏麵狠踩地麵齊聲吆喝,立刻產生了好萊塢大片裏的那種特效音響,令人嘖嘖稱奇。

 

離開的黎波裏,搭乘當地人的長途巴士,每人隻有一美元的車資,沿海岸線向南35公裏,來到比布魯斯(Byblos)。此城又名朱拜勒(Jbile),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就有人居住,傳說為海神雅姆所賜的天然港口,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兩大文明在此交匯,是人類史上最古老的連續聚居城市之一,整座城市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前荷馬時代的腓尼基神父在他的半神話史詩中寫道,比布魯斯是由宙斯之父為腓尼基人造的第一座城市,也是人類曆史上最早的城市。城市現在的名字Byblos的古希臘語是Β?βλος,是β?βλος的一個衍生詞,而這個詞最終演化成出了“Bible”,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聖經”。

 

比布魯斯最初是由腓尼基人所定居,他們從古埃及進口紙莎草到古希臘,還是黎巴嫩出口雪鬆木到古埃及的中轉港口,這裏也曾經是地中海東岸最繁忙的貿易港口,從波斯,甚至沿絲綢之路從中國過來的物品被裝上船運往埃及。後來腓尼基人在這裏創造了腓尼基字母,幾乎所有早期的腓尼基石刻都是在這裏發現的。由於位處歐亞的十字路口,在七千多年的曆史中數度易主,因此比布魯斯古城的遺址中,混有不同時期的建築,有羅馬劇場,也有十字軍城堡,訴說著歐亞文明交匯的曆史。事實上,這片規模浩大的古城遺跡,原先是埋沒於地下。20世紀初法國委任統治時期時始開挖,上方原有的民房皆予移除,僅留下一棟作為曆史的見證。我們所住的旅館就坐落在這片遺跡群旁邊,早飯時透過巨大的玻璃窗,在藍天碧海襯托下的古城遺跡美不勝收。

 

在比布魯斯遺址入口處,有一座建於十二世紀的十字軍城堡。城堡周邊是一道闊十米、已經幹涸的護城河。這座壯麗的十字軍城堡始建於12世紀,坐落在埃及法蒂瑪王朝建於9世紀的一座建築物的遺址上,高聳的主體俯視著全城。建城堡用的石塊取自腓尼基和羅馬的紀念性建築物。在隨後的數百年間不斷修葺改建過的堡壘,有多個巨大的拱形大廳。從城堡主樓的製高點極目遠眺,近可以飽覽城堡格局,朝海岸望去,會看見一連串的銅器時代房屋,占地遼闊的考古發掘在持續進行之中。比布魯斯城堡比的黎波裏城堡規模小許多,其巨大的牆石給歲月滄桑侵蝕得千瘡百孔,給人一種更古老和悠遠的感覺,我們流連其中,久久不願離開。

 

比布魯斯是我們訪問的第五個黎巴嫩城市,無疑這是最幹淨,最美麗和最富有曆史魔力的一個城市。毫不誇張地說,比布魯斯可以媲美世界上任何一個曆史古鎮,和歐洲發達國家的古鎮相比也毫不遜色,世界文化遺產的頭銜可謂名至實歸。同時這裏一流的酒店、飯館和咖啡店比比皆是,價錢比四十公裏外的貝魯特便宜許多,但是遊客寥寥無幾。傍晚時分,在臨海的海鮮餐廳坐定,新鮮的鱈魚入口清爽。飯後贈送的甜品,顏色嫩綠,香氣四溢,據說是由藥草和奶酪製成,黎巴嫩的甜品是我吃到過的最棒的甜點之一。飯後手捧一杯湯色紅潤透亮的紅茶,看著一輪紅日慢慢沉入地中海,這是旅行途中最愜意的時刻。

 

和大多數位於中東地區的曆史遺址一樣,當我們走在比布魯斯空曠無人的遺址街道,常常產生時空變幻的錯覺,到底是在人滿為患的21世紀,還是穿越回了古老的中世紀。幾十年來,在有關中東地區負麵新聞的疲勞轟炸之下,全世界的人對這片地區望而生畏。而我們近一個月來的旅行實踐,發現現實情況完全不是如此。在部分非洲和中南美洲地區旅行,你常常能感覺到暴力犯罪的陰影,意識到來自街頭巷尾邪惡眼光的掃射。但是在中東地區旅行,迎麵而來的是阿拉伯人善意的眼光和熱情的招呼,這一切給我們留下非常美好的記憶。

 

奧斯曼時代老宅改建的旅館

 

雷蒙德聖吉爾城堡

 

新鮮的魚獲

 

的黎波裏老城

 

的黎波裏鍾樓

 

俯瞰遺址景觀的早餐

 

比布魯斯城堡

 

比布魯斯老城

 

日落地中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非洲與中南美洲不是人類文明的誕生地,無法與曆史悠久的中東地區人民比肩。喜歡石板路,無言訴說著城市的滄桑。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