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不勒斯繼續向南,就是大名鼎鼎的龐貝古城。那不勒斯火車站大約每半小時就有一班列車去龐貝,交通非常方便。
龐貝曾是羅馬一座繁榮的商港城市,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1點,龐培城的人們都一如既往的生活著,而幾乎是在霎那間,天昏地暗,地動山搖,古城不遠處的維蘇威火山爆發了,熔岩攜帶著泥漿鋪天蓋地般地撲向龐培,將這個城市連同所有的居民埋到5.6米深的火山灰下,這個城市就此沉睡了千年。直到1599年,當地人開辟地下水道時發現了一塊上麵刻有“龐貝”字樣的石頭,古城才開始慢慢的為世人所了解,發掘工作直到今天仍在持續進行之中。
雖然隻有三分之二(44 公頃)的古龐貝城被挖掘出來,其餘的 22 公頃土地仍然被 2000 多年前火山爆發的碎片所覆蓋。但這地上的三分之二已足夠讓我們歎為觀止,如果準備全部看遍,至少需要整整一天的時間。當天晴空萬裏,下午最高氣溫近30度,在沒有任何樹蔭遮擋,高低不平的龐貝街巷走一天,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體力範圍。而且對不是考古專業人士的我們來說,也完全沒有必要,所以我們花了半天的時間,重點遊覽了7,8和9三個區域。在古城遺址旁邊,有一個漂亮的龐貝新城,旅館餐飲一應俱全,抱著不走回頭路的原則,我們當夜就住在了龐貝新城。對比大部分遊客當天返回那不勒斯,不但節省不少體力,還可以在黃昏較為涼快時,增加至少一個小時遊覽時間。
早就無數次地讀過龐貝的故事,但是當我們親身踏上龐貝古老的石板路,還是為眼前的一切所震撼,2千年前的龐貝有著完整的社會生態係統,有貫穿全城市的飲水和排水係統,有四通八達的市內交通,有宗教崇拜場所,有功能完備的民居,有多種多樣的娛樂活動,有視野開闊的社交場所,有拚花馬賽克的房間,有色彩鮮豔的壁畫,有溫泉浴室,甚至還有商業和政治廣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作為一個2萬多人口的城鎮,龐貝城公共設施之齊全,市政中心之宏偉,民居裝飾之精美超過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同等規模的城鎮。
再想想當時古羅馬人的生活質量,他們在劇場看悲喜劇,看鬥獸,聽音樂會,或者政治辯論;累了去溫泉洗腳泡澡;長時間的宴會,躺在三麵磚砌的沙發上喝酒用餐,可能先從雞蛋、橄欖、鹹味糕點開始。有時也會從榛睡鼠開始,這是古羅馬人最喜歡的開胃菜,這道菜是將小鼠掏空洗淨,填入碎豬肉後烘烤而成。隨後則是海鮮,各種魚類和甲殼類動物。主菜通常是肉類,主要是豬肉,山羊或綿羊。最後的甜食通常是水果:葡萄,杏,李子,桃子和梨。那時的羅馬公民權可是比今天的美國綠卡更不容易拿到,古羅馬時代的先進與奢華,是不是讓生活在今天的我們都有些汗顏。
走進古羅馬人的家庭住宅,麵包房,浴室,神廟,市政廣場 - - - ,內心還是還是忍不住地戰栗,一個如此生意盎然的城市居然會覆滅於旦夕之間。“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魯迅這句話在20歲之前就讀過,講老實話在好幾十年的時間裏,並不能真正體會其深刻的含義。麵對龐貝的斷壁殘垣,對悲劇的認識無疑更深了一層。其實龐貝人對死亡本身有著異常深刻的認識,考古工作者在龐貝民居的餐廳地板中心可以發現了一塊馬賽克鑲嵌畫,現在看起來非常有先見之明:它描繪了一副人類骨架,兩手各拿著一個酒壺。酒宴和死亡,餐桌和墳墓,從未相距甚遠。
奇怪的是,走在龐貝高低不平的石板街上,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像這裏不是萬裏之外的異鄉僻壤,更不是2千多年前的城市。如果在下一個拐角處遇見古羅馬龐貝人,我們一定可以聊上許久。聊聊美食和酒,物價的變化,天氣的走向,溫泉的舒適,家庭的瑣事,肮髒的政治 - - -。人這種動物,不管住的有多遙遠,時間相距千百年,膚色有多不同,語言如何難懂,畢竟我們所有人的行為都是被一樣的荷爾蒙所驅動,相似之處遠遠的多過不同,更何況還是和我們一樣黑頭發黑眼睛的意大利人。
在暮色蒼茫中,我們慢慢地步出龐貝古城。整個下午徘徊在龐貝的殘牆斷壁之間,最令人驚心動魄的不是古羅馬建築,而是當時人們麵對死亡時那驚悚的一幕被真實地記錄了下來。火山灰在瞬間將罹難者覆蓋,曆經千年的歲月滄桑,這火山灰已經堅硬如石,而其中的骨肉軀體早已經腐爛消失,考古學家將石膏注入空殼,活生生地呈現出死亡降臨的慘狀。困守室內的痛苦掙紮,狂奔逃生的被頃刻活埋,石膏像將這些慘不忍睹的最後時刻再顯人間,給每一個參觀者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在揭示了大自然摧枯拉朽不可抗拒力量的同時,也深刻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命運的無常,這應該就是龐貝給我們最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