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個人資料
正文

平等社會的新問題

(2021-07-13 14:29:35) 下一個

在英國曼切斯特我們住在馬克家裏,馬克60來歲,瘦瘦高高,略有些駝背,已經花白的頭發遮蓋著半禿的前額,明亮的藍眼睛炯炯有神。他一個人和2隻貓住著一套三房公寓,位於市中心邊緣的一幢紅磚大樓。對於他的民宿,網上好評如潮,房間清潔安靜,出行方便,熱情友好。在他家住了2夜,被他打理的一塵不染的公寓固然讓人印象深刻,無意中的簡短閑談更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 大約10年前,我一個人在澳洲旅行了6個星期,去了墨爾本,悉尼和布裏斯班。其中我最喜歡悉尼。” 馬克告訴我。

“ 你覺得英國和澳洲有區別嗎?我覺得區別不大,我們都靠左邊駕車,郵局都是紅色的,都講英語,雖然口音明顯不同。” 我問馬克。

“ 你說的不錯,但是我還是覺得有很多的不同。你知道英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國家,在絕大部分的時間裏,這是一個階級森嚴的國家,貴族就是貴族,平民就是平民。雖然隨著工業革命,社會轉型已經超過百年,但是積習難改,人們內心深處還是有著階級的烙印。而你們澳洲社會沒有這種情況,人人平等的概念已經融入血液之中,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 是嗎?今天的英國還有這樣的積習殘餘?” 馬克的話讓我吃驚,“ 你能舉個具體例子嗎?” 我進一步要求道。

馬克皺起眉頭想了想,“ 一時間倒是說不出一個具體的例子,如果你去幾個不同地區的酒吧,和當地人一起喝酒聊天,在他們的言談舉止中,你就能體會到我說的意思。”

“ 那是不是可以這樣說,在許多英國人的心目中,對曾經的貴族和今天的權貴還殘留著一份尊敬,許多人內心還隱藏著一種對精英服從的本能,而這樣的情感今天的澳洲人是不會有的。” 我的酒量太差,不可能去酒吧和當地人把酒言歡,隻能開動腦筋憑空想象。

“ 你還真說的不錯,我在澳洲就感覺到當地人不分職業,經濟狀況,家庭出身都能坦坦蕩蕩地打成一片。” 馬克露出讚許的神色。

” 我到澳洲不久,就感覺到這一點,我非常喜歡澳洲人人平等的兄弟氛圍。但是在我待滿6周離開澳洲時,卻吃驚地發現完全接受了平等概念的澳洲人,還沒有殘留著等級觀念的英國人活得更輕鬆自在。” 馬克進一步發揮道。

“ 有這樣的事情?!你有什麽證據這樣講?” 我吃驚地質問。

“ 當然有證據,說實話當我第一次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震驚。” 馬克胸有成竹地回答我。“ 在自殺率和精神疾病發病率這兩項指標上,英國都遠遠低於澳洲。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可以幫助你立刻認識這個問題,回到英國中世紀,大部分人看到一個窮困潦倒的人,會略帶同情地想這是一個可憐不幸的人。但是今天的人們則更多會帶著道德審判的口吻說,這是一個懶胚或者廢物。我還記得你們澳洲人常常會輕蔑地說he or she is a dole-bludger.(這是一個領救濟的懶胚)。

這時電話鈴聲響起,馬克朋友的車子來了,他們一起去看當夜的足球賽。我意猶未盡地看著馬克離去。在以後好多天的時間裏,我不斷地回味著馬克的評論,還上穀歌去查了英國澳洲自殺率和精神疾病發病率的不同,事實證明馬克說的沒錯,澳洲社會的問題更大,有五分之一的成年人需要精神類藥物的幫助。最近新聞頭條報道:澳洲人心理健康狀況真堪憂,聯邦再砸1.6億填缺。因為最新的研究發現,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一些急診科10-19歲年輕人的心理健康病例增加了三倍。今天的社會,我們享受著古人們難以想象的物質奢華和人生自由,但是我們真的比古人幸福嗎?想到此,盧梭的名句不禁浮上心頭:“人是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

今天的社會,我們不再相信神的安排,從小到大所有的教育都堅持不懈地給我們虛構了一個神話 - 這是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一個人隻要真正努力,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於是任何一個有自尊心的人看到自己的同學,同事和朋友脫穎而出,就很難不會感到沮喪和挫折,大概這就是自殺率和精神疾病發病率提高的深層原因吧。

雖說有誌者事盡成,而無情的社會現實是一個普通人希望變成比爾蓋茲的難度,一點不比15世紀的英國農夫想晉級貴族容易。資本主義體係和六合彩差不多,必須有眾多的參與者,才能創造出極少數的贏家。但是貌似的機會平等讓人人不滿現狀,個個躁動不安。當年幾乎沒有一個農夫會以成為貴族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而今天有太多的人渴望在自己的車庫裏搞出另一個比爾蓋茲,但絕大部分人不會中經濟頭獎,他們的夢想注定破滅。

我們失去了對神的信仰,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相信人人平等,期待努力一定有回報。但是我們真的這樣強大嗎?我們真的有能力用自己的雙肩來承擔生活所有的重負嗎?我們真的生活在一個平等的社會嗎?所謂的成功者都是他們自己努力的結果嗎?也許,一切貌似不可質疑的真理都有進一步推敲的必要。也許,放下自己虛幻的尊嚴,拉低不現實的期許,增加一份同情心,減少一點進取心,是幸福生活的不二法門,真希望有機會和馬克進一步討論下去。

John Rylands 圖書館

曼切斯特街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