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爾蘭共和國駛入屬於英國的北愛爾蘭,沒有看見邊境哨卡,也沒有軍警檢查,一派平靜祥和的景象,記憶庫裏的淚水早就被現在的和平與微笑替代。因為這裏曾經是世界上最不平靜的地區之一,有那麽幾十年的光陰,爆炸,謀殺和流血衝突掩蓋了它的美,使遊客和商人望而卻步。也正因為如此,在北愛爾蘭實現停火後,人們對這座城市的好奇與日俱增,想親自在它充滿了綠色植物的街巷中走一走。
貝爾法斯特市是北愛爾蘭的首府,政治和文化中心和最大的工業城市。世界上很少有一個城市會像貝爾法斯特一般擁有如此眾多的綠色植物和空曠空間,而且如此親近海灘、草地和森林。
貝爾法斯特不大,鬧市的商業區主要集中在多曆戈爾廣場(DonegallSq.)附近極小的範圍內。也許因為當地是紅土的緣故,絕大多數建築都用紅磚砌成。檔次最高、規模最大的酒店歐羅巴(Europa)俯視著這座城市;顏色鮮豔的有雙圓頂的大歌劇院(GrandOperaHouse)建於維多利亞女王時期;貝爾法斯特大教堂則擁有北愛爾蘭最大的管風琴和愛爾蘭最大的凱爾特十字架。
在眾多的優秀建築中,有兩處建築最為不同凡響,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貝爾法斯特市政廳和全玻璃結構的棕櫚溫室。貝爾法斯特市政廳矗立在廣場上,是整個城市的中心。無論在城市的哪一角,你都能看到市政廳那53米高的大穹頂。它是古典文藝複興時期的代表傑作,建成於愛德華七世時期的1906年。市政廳的穹頂是綠色的,整個建築特別像美國的國會大廈,氣派而莊嚴。市政廳外牆上的雕塑形象逼真,十分的大氣;內部華麗的圓屋頂、宏大的樓梯、彩色大理石拚裝的地麵,橡木裝飾的會議室等均富麗堂皇精美絕倫,充分顯示了大英帝國最輝煌年代的宏偉氣派。讓人感到溫馨和驚喜的是市政廳的許多房間都對遊客開放,我們甚至還能坐在市長的寶座上留影,這在絕大部分國家都是不可能的。
棕櫚溫室位於貝爾法斯特植物園中,是一座建於1839年的全玻璃建築,可謂為玻璃溫室的始祖,比起1851年在倫敦萬國博覽會中煥發異彩的水晶宮還要早12年。整座建築格調高雅氣派不凡。
貝爾法斯特還是一座壁畫之都,我們在市區漫步,到處可以看到許多形形色色的塗鴉壁畫。這些壁畫有的用筆細膩、寫實,有的構圖抽象、灑脫,成為這個城市的一道著名風景。也許因為貝爾法斯特素以造船,冶金等重工業聞名,有著數量龐大的產業工人,所以有許多的壁畫反應了這一主題,這些畫作和當年蘇聯的宣傳畫有著類似的韻味,不知是誰抄襲了誰的創意,還是階級意識形成的所見略同,耐人尋味。
說到產業工人,就不能不提到大名鼎鼎泰坦尼克,這艘船就是誕生於貝爾法斯特。為了紀念沉船100周年,特地建設了泰坦尼克博物館,博物館那高聳尖利的外形,儼然就是泰坦尼克號郵輪雄偉堅固的船首。博物館前的TITANIC標示,就是用當初造船時的鋼板褸空加工而成,整座建築的高度設計完全同泰坦尼克號一致,亮麗的牆體是采用鋁板嵌入,發出晶瑩的光澤,仿佛一座潔白的冰川。富於唯美的創意,又極具懷舊的情境。
博物館通過實物,照片,繪畫,映像等一係列科技手段,生動地再現了泰坦尼克從設計到沉沒的全過程。從發黃的原始設計圖紙,熱浪滾滾的冶金車間,鐵錘叮當作響的船身製作,精美絕倫的船艙大堂,菜單和瓷器,到最後船身撞入冰山的撕裂聲,驚恐萬狀的求救聲,摩斯電碼焦急的嘀嗒聲,一一生動地再現在遊客麵前,使人身臨其境,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一幕典型英國版的“看他起高樓,看他宴賓客,看他樓塌了。” 講述了社會的盛世繁華和生命無常,人生如夢,抒發了許多人生悲歡離合的故事。
博物館中看到一則原來不知道的信息,泰坦尼克上有8個來自中國的乘客,他們都是蝸居在擁擠的三等艙裏窮人,但是8個人中居然有6個人存活,相比三等艙乘客16%的存活率,中國人75%的存活率簡直離奇的令人難以置信。回家後上網查看發現,後人隻是查出這8個人是英國唐納德輪船公司雇傭的鍋爐工,要前往經停紐約的阿那特號上做工。至於他們是如何走出已經被關閉的三等艙,最後奇跡般逃出生天,就沒有人能夠說出個所以然,到底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了。令人欣慰的是,在災難臨頭的緊急關頭,這第一批走向西方世界的中國人並沒有束手待斃,而是咬緊牙關頑強自救,硬是在冰海沉船的險境裏活了下來,前輩們的毅力和能力讓後人敬仰。
從貝爾法斯特驅車出發約2個小時,來到安特裏姆平原邊緣的岬角,沿著海岸懸崖的山腳走下,就會看見所謂的“巨人之路”(Giant's Causeway)。眼前是數不清的六邊形,五邊形和四邊形的石柱組成的賈恩茨考斯韋角,成片的石柱從大海中伸展出來,從峭壁伸至海麵,數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濱。這個偉大的自然奇觀,被譽為地球15大奇特地貌之一,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目錄。
站在壯闊的柱狀岩石上,海浪拍打在腳邊,這北愛爾蘭最大的風口,訴說著北愛爾蘭流傳的巨人傳說。稱這種自然界奇觀是因為巨人芬默高在海底作怪才出現的,他造出了這片石林形狀的大壩,為的是從這裏跨海到北邊的蘇格蘭去,因為蘇格蘭與這裏僅隔著一道北海海峽,最近距離隻有21公裏。
根據科學家考察,這些石柱源於5000萬年前火山爆發噴出的岩漿,岩漿遇到海水後冷凝;再加上地殼運動,海裏的地層向陸地推移,把沿海的陸地壓裂,形成一條條近乎六角形的柱體,遠看猶如排得密密麻麻的梅花樁一樣。有人做過計算,這些六角形的梅花樁有4萬根左右,每根直徑大約為45厘米,完全稱得上是天造地合、鬼斧神功。
4萬多根巨大菱形石柱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一起,構成一幅驚豔而磅礴的場景,蔚為壯觀。是什麽樣的地殼運動才能夠形成這樣整齊劃一的神奇地貌呢?麵對大自然的神奇創造,總會帶給我們一次次的震撼,讓人心生敬畏之心。
愛爾蘭島風光優美,空氣清新,廣袤的綠色草原和無盡的青山綠水勾勒出獨有的以綠色為主線的自然景觀。在北愛爾蘭阿莫伊村(Armoy),有一條寧靜的小路Bregagh Road被稱為黑暗樹籬(Dark Hedges),道路兩旁山毛櫸樹林立,它們盤根錯節,蔚然成蔭,大凡到過這裏的人一定會被眼前的景象所震驚,極具神韻的樹枝,層層疊疊,築就了一條童話般的綠樹隧道。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十條樹木隧道之一。
18世紀50年代,斯圖亞特王室在此地種下這些樹,為的是打造如畫風景,給附近的行宮增色。粗粗算來,這些虯曲的老樹都已是三百多歲高齡,它們樹幹粗壯枝葉繁茂,相互交錯在一起,光影穿梭其間,微風窸窣而過,自有一種迷人的神秘色彩,引人入勝。
盡管如此特別,數世紀以來,黑暗樹籬這條小路一直隻為當地人所知。直到1998年,北愛爾蘭國家旅遊局才開始把這裏作為旅遊景點來開發,自此盛名遠播。愛爾蘭的紀實攝影師David Cleland說:“每天早上和晚上是田園最忙碌的時光,柔軟的光線穿過樹葉。如果沒有快門聲和鳥叫,你會感受到令人窒息的安靜。“
為旅行計劃所限,我們不能在早晨和傍晚這兩個黃金時段到訪,但這些散發著威嚴與神聖的老樹,依然讓我們驚訝。陽光透過樹葉與樹葉間的密縫細碎漏灑而下,小路老樹和光影交相輝映,帶給人一種詭異的感覺,仿佛蘊藏著人力不可控的超自然力量。這種現場的陶醉和感受,就是旅行最迷人之處。
2周時間,我們驅車繞行愛爾蘭全島。雖說一島兩國,實際上邊境完全開放,兩地感覺不到有什麽明顯的區別。今年英國上下兩院通過了“脫歐”法案,英國正式“脫歐”已成定局。 如何處理北愛爾蘭和愛爾蘭的邊界問題,是英國脫歐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很難想象戒備森嚴的邊防哨所和鐵絲網會在島上出現,但是如果沒有邊境控製,那脫歐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且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唐寧街有什麽錦囊妙計。
後記:以上短文寫於2018年,英國最後和歐盟簽署“北愛爾蘭議定書”,該協議於2021年1月1日生效。協議規定北愛爾蘭繼續遵守歐盟的許多規定,在愛爾蘭和北愛爾蘭之間不設立包括邊檢站和崗哨等設施的“硬邊境”,卡車和人員可以在不受檢查的情況下越過邊境線。然而鑒於英國脫歐後不再遵循歐盟法律,歐盟在北愛爾蘭的港口設立檢查站,對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之間的貨物往來進行檢查。英國的這一做法,某種程度上等於變相將北愛爾蘭直接送入了愛爾蘭的懷抱,而將自己與這塊浴血戰鬥幾十年,堅決不放手的領土分隔開了。愛爾蘭對此當然樂觀其成,其後繼發展已經引起相關各方的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