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決戰——平津戰役》中,有毛澤東逼令楊羅耿兵團強行軍投入圍打新保安一戰的描寫:一、眼看部隊沿河跑路要失去戰機,羅瑞卿等看著軍委電報,知道“主席發火了”,於是下令要部隊脫褲子下冰河,不休息不吃飯,抄近路投入戰鬥;二、戰鬥目的達到,周恩來建議毛澤東發電表揚,毛笑嘻嘻地說要表揚,“那會子新保安打不下來,我們把三個兵團罵了個昏天黑地,現在莫有個態度,不好。”這就是毛得出“精神原子彈”高論的由來,在他這個軍事家指揮三大戰役時自謂得手大概不止一兩次。還是這個毛,也說過類如“人是要吃飯的”那樣的大實話,用來批評昏頭脹腦吹大牛的部下。如此看來,這個“精神原子彈”用不用,何時用,就全在偉大領袖的存乎一心咯。
揮兵入朝——無論其前過程如何之糾結難斷——是這個軍事家又一壯舉。自覺是慣戰常勝之師,兵力人頭數倍於敵,兼以暗中出奇,一定要旗開得勝,在世人眼前挫敵揚威。這就是他部署這一戰役的預期和自信。至於自己部隊的後勤支持差得甚遠,這個總指揮何嚐不知。隻是他以為美軍也是勞師出遠,驕兵無備,一擊必潰。更重要的,就是此時他的唯意誌論膨脹,精神力量能創奇跡的臆想又一次占了上風,根本忘記了被凍得拉不開栓的槍還不如一根燒火棍的小道理。
長津湖(水庫?)之戰的結果,世人皆知。中國人民誌願軍預期的戰役目的失敗;美軍也得了一大教訓。僅僅從軍事角度來看,以毛澤東“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之喻來衡量,美陸戰一師傷了一指,而宋時輪兵團幾乎十指盡廢。誰勝誰負,無須多較。誌願軍此役之損是否值得,也不必多言。雙方皆須矚目之處,是“精神原子彈”的力量和限度。
美國對長津湖戰役研討甚力,據說至今不止。其中主要一點是:美軍必須對其麵對的敵手做全麵之了解。可以想象,這個了解包括對敵人精神力量的估量。
中國就不要好好思考這個戰役中這個方麵了麽?“精神原子彈”在戰爭中的力量是有限的,對此應當認識清楚,這一節或許不必再多鹽——往自己傷口撒鹽,但是,既曰精神之彈,難道就不該進而想一想它能夠從何產生麽?困獸猶鬥,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隻能說是激發人的求生本能,不能充作具有精神力量的表現。說到底,擐甲執兵(固即死也)之輩作為長久支撐的真正精神力量,還是要來自其深信自己為之戰鬥的事業是正義的。
不能不說,當年熱血化寒冰的戰士們有許多是至死深信本方正義具足的,但他們何嚐知道朝鮮半島之戰爆發的由來和當時國際局勢的真相?今天,陳凱歌們做出這樣的影片,是試圖再次鼓動中國人的正義深信。但是,太矯情了,效果適得其反,固其宜也——西諺有雲:讓你騙了我一次,是你的不是;讓你騙了我第二次,那就是我的不是了。
【附言:本文議題是所謂“精神武器”的何來何去。一切旁題自須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