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奇程

修辭立其誠 辭達而已矣 行其所當行 止於不可不
人世很耐想 白說也得說 我思故我在 枝繁月正圓
個人資料
正文

政治正確與泛政治化——II型P.C.與I型P.C.

(2025-01-13 08:35:06) 下一個

《維基百科》英文版的"Political correctness"詞條開頭寫道“(adjectivally ‘politically correct’; commonly abbreviated to P.C. 形容詞形式為“政治正確的”,通常縮寫為 P.C.)”本文即多用P.C.以代“政治正確”一詞。題中的I型II型則是套用對某種疾病的分類。以下由近及遠,先說II型。

一、IIP.C.:從禁忌到規範

當今美國社會常提到的P.C.,多指一些為了避免冒犯或歧視弱勢群體的社會禁忌。這些禁忌起初並無明文規定,僅是源於人們對公平與尊重的覺醒而形成的言行規範。然而,隨著一些規範演化為機構政策甚至政府法規,某些過度執行的現象引發了爭議。於是,這種我們稱為II型的P.C.逐漸成為公共話語中帶有貶義的詞匯,與I型P.C.等量齊觀。

有時人們會問:如果II型P.C.真的弊大於利,為什麽它還存在?原因或許很簡單:因為弱勢群體依然存在,而文明社會中的時尚畢竟是——文明。對許多移民、少數族裔或邊緣群體而言,在他們處於弱勢時,這種P.C.幾乎是保護其尊嚴和權利的最後一道屏障。

現實如此,圍繞II型P.C.、針對是非標準的糾結爭執隻大行於現代文明社會,各類前現代社會尚待觸及這個階段。我聽到過這種議論:中國大陸也有些人在跟風譏戲美國的“政治正確”,卻未必真正理解其內涵。試問,在一個“X等公民”或“X端人口”這些歧視性觀念公行的環境中,中國人是不是還有點夠不著II型P.C.的高度?

在大洋此岸,我說這II型P.C.仍有無形的約束力,也有個簡單的例子。用“Negro”稱呼黑人,在美國社會還不夠文明時是普遍的,連黑人也曾如此自稱。到了II型P.C.之下,此稱先改為 black people ,又進而改用African American。也許你會覺得這一改尚可,再改是過正了。但無論怎樣看不上這一P.C.,您在職場中當麵或背後提到某一黑人同事時,諒必不敢說你們Negroes或者那個Negro如何如何。

再以從全球各地到美國的移民為例。他們應該記得,在尚未站住腳甚至苦撐且看不到前途之時,他們是顧不到去嘲諷II型P.C.的,也許還暗自慶幸得遇此世間恩物。一當“融入主流”、踏上“變心板”、自覺已是“人上人”,那之後方才改弦更張,或嘟嘟囔囔或大叫大嚷,說這“政治正確”怎麽這麽不是東西!(容我博您一笑,請勿過份在意。)

若問:你這是在說這II型P.C.有時還不得不然或者應然,那麽“政治正確”一詞用起來又怎麽能算貶義呢?回答也很簡單,那應然的本來不叫“政治正確”,它就是正確。如果正確的事物都被貼上“政治正確”標簽,那麽,掉句古文吧——夫複何言!

【ChatGPT對以上本文的讀後意見大致是這樣的:此文以客觀和多角度的方式審視了IIP.C.的兩麵性,“提醒我們不要簡單地全盤接受或全盤否定,而是需要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其意義和作用。同時,它也引發了對語言、文化和權力關係的深層思考:在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中,如何平衡自由表達與尊重他人,仍然是一個長期的挑戰。”不知這是完全來自AI的“思考”抑或是對網上輿情資料的一個自動化蒐集歸納。】

二、IP.C.:權力與正確的交織

以下回到“政治正確”一詞的初版,即I型P.C.。

如果說II型P.C.的判定標準來自人際關係和社會進化,那麽I型P.C.則源自權力本身。《維基百科》的“Political correctness”詞條指出,“政治正確”一詞初現時是用於描述納粹德國和蘇聯等極權政權中對意識形態的教條式遵從。 20世紀70至80年代,左翼知識分子用此詞自嘲,諷刺那些過於僵化的“正統”立場。次後,這一術語逐漸演變為批評某種形式審查的代名詞。

關於《維基》詞條中說提及“政治正確”語帶不屑的人士,其實範圍廣矣,並不限於“左翼”。

2024年故世的齊邦媛教授在其百年人生中從未卷入現代中國的內部政爭和黨見,惟致力於學術和文化事業,信奉向往思想和學問的自由獨立。她的德望來自兩件大事,一是以大愛(作家王鼎鈞語)扶助台灣現代文學的發展以及用英文向世界介紹展示,二是改革台灣的國語文教育,為其開出新路。對後一件事的記述載在《巨流河》第八章《開拓與改革的一九七〇年代》中《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一節,其開篇便說明此事要反“政治正確”之道而行,因此很有風險,參與者一言得咎就有可能被誣為牽連“共匪”,落入齊教授戲稱為“保安大飯店”的“警總”(警備總部)!事業結果:在教科書中摒除國民黨的黨化教育和思想統製流風,為台灣的九年義務教育編出一套“政治不掛帥”的課本,讓青年從中得到文字文學文化的精華,從而領略誌趣,擴大眼界,陶養性情,為人生前行打好基礎。改而成良的善果,惠及幾代學生。注意:當日要麵對的I型P.C.固然屬於右翼,但齊教授及其同事(至少是大多數同事)卻不是什麽“左翼”,隻是自由知識分子。

目光移向海峽對岸,那裏才是I型P.C.猖獗肆虐蔚為大國之所。而它所壓製迫害排斥誣蔑的對像,無論海內海外,無論是否曾屬“左翼進步人士”乃至中共黨員,一旦表示異議,要求思想言論自由,統統要被扣上“右派”帽子。此無他,隻因那位上承曆朝開國皇帝的偉大領袖已死死霸住了“左”位故也。

對於自家的P.C.,中國大陸當政者及其擁躉至今不明不悟者有三:

第一,由推論和假說而生的政治理想,在實踐中未能得到證實,又拒絕改變修正,一味執迷,任由美妙理想變成僵化教條,這是“政治正確”被套上引號成為嘲諷對像的原因。

第二,隻奉政權權力為圭臬,在社會和人文學界濫劃禁區紅線,是在與智識為敵。須知很多學者、作家和言論者原本未必懷抱政治旨趣,如果有思想言論自由,他們自會向文學哲學曆史……發展研究和創作,而現在被I型P.C.逼成了一種政治異見人士的社會角色。

第三,I型P.C.培育了廣大的思想懶漢,使得政界仕途淪為逐利附勢的俗物蟻集匯聚之藪,結果是中國政治文明的退步墮落,叼盤四出,“正確”的標準愈加混亂。

總之,在現實中,泛政治化的I型P.C.曆來大行於專製製度之下,形同一枚硬幣的兩麵,看來一無可取。推想,若欲發現其在人文發展中或有積極業果,也須先將它與專製作一剝離抽取,如果做得到的話。……

行文至此,不免泄氣——何謂正確,還說得清麽?若說不清,政治是否還有自救的可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