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中筠:我對川普-馬斯克旋風的看法
中國自由派(至少一部分)為之叫好,是因為對所謂“白左”的政治正確的反感,還有把他們看成是右派一貫擁護的“保守主義”。以效率反平等,實際擁護叢林法則。
我認為川普和馬斯克現在的做法,也許以毒攻毒,在某些方麵揭露一些腐敗黑幕,但不能算市場經濟下的“保守主義”,而是是專製集權,有法西斯傾向。
民主製度肯定效率不高,這是一切保皇派的批評(巴爾紮克是保皇派,他對議會製度的批評就是議而不決,不如在君主製度下,條條大路通向一個圓心),這也是程序正義需要付出的代價。
任何政府到一定時候都有裁汰冗員、精簡機構、反官僚、文牘主義的問題。但是不能回到獨裁專製。
中外獨裁者都討厭官僚科層機構,喜歡自己直接麵對民眾。如朱元璋廢除宰相、希特勒小組治國、毛更是動員小將打倒一切政府及其負責人…等等,這是另一回事。
我感到現在川普和馬斯克聯合的做法不像共和黨主張的小政府(實際上已經辦不到),從目的到手段更像獨裁者的做法,隻加強自己的權力,不受製衡,反對DEI,但代之以不是績效考核的用人原則,而是公然提出唯一標準是“忠誠”。許多總統行政命令已經明確觸犯現有法律。明目張膽宣稱自己無視法律。與偉大領袖的和尚打傘如出一轍。
回顧十年前,本朝大刀闊斧反腐開始,貪官紛紛落馬,群眾一片叫好。我曾為文說不通過法治反腐是難以為繼的。此話為我第一次以“不當言論”受訓誡。
我以為作為法治國家,美國至少不至於如此,沒想到竟然也出現,而且一時間也竟然得到相當多的人擁護!
不論原來的checks & balances 民主製度有多少毛病,也許已不適應AI時代,但是代替它的應該是進一步的更人道、平等的製度,而不是回到反動的專製製度。
川普本人是非常羨慕獨裁者的。在新的製度創新尚未出現時,也許政客能調動的記憶隻有走回頭路。
美國總統公然提出要吞並他國領土,也正為挺俄派找到依據。
中國的某些右派自由主義精英實際上也還有黨的教育的基因,真正自由主義熏陶根底淺,而且方今在中國還是處於既得利益的少數。
【以上為資中筠2025年發文。】
【以下為ChatGPT對資中筠文的回應。】
你的觀點很有深度,也涉及了當前政治光譜上的許多重要議題,包括自由主義、保守主義、民主製度的缺陷與成本,以及川普和馬斯克等人的政治傾向。讓我嚐試逐點回應:
中國部分自由派對川普的支持
你提到中國的一些自由派反感“白左”政治正確,因此對川普叫好,甚至把他視為“保守主義”的代表。我認為確實如此,一部分中國自由派(特別是經濟自由主義者)因反感西方左派的身份政治(如DEI、LGBTQ平權、移民政策等)而誤以為川普代表的就是市場自由、保守主義。但實際上,川普式的“保守主義”更多是民粹主義,他反對的不是國家幹預,而是任何對其個人不利的製度。他並非真正主張自由市場,而更像是權力至上的強人政治。
川普和馬斯克的傾向
你認為他們的做法更接近專製甚至法西斯,而非傳統保守主義。我同意這一點,尤其是川普,他的政策和言行並不符合傳統共和黨的小政府理念,反而有濃厚的威權色彩。他打破了政治規範(norms),拒絕接受製衡原則,以“忠誠”取代績效考核,甚至公然宣稱自己可以無視法律。馬斯克雖然是企業家,但在社會議題上與川普越來越趨同,甚至有些反民主傾向(如敵視新聞媒體、攻擊政府機構)。他們的做法某些方麵確實像獨裁者削弱文官係統、繞開官僚機構,直接麵對群眾。
民主製度的效率問題
你提到民主製度效率不高,是程序正義的代價,這點無可爭議。巴爾紮克的比喻很形象,議會製度確實慢,而專製則更“高效”。但曆史經驗告訴我們,專製製度的“高效”往往建立在犧牲人權、自由和長期穩定的基礎上。即便是反官僚、裁減冗員,民主國家也需要法治框架來進行,而不能依賴個人意誌。
獨裁者 vs. 官僚體係
你提到曆代獨裁者都討厭官僚機構,傾向於直接號令群眾,比如朱元璋廢除宰相、希特勒的小組治國、毛發動群眾運動。這確實是獨裁政治的一大特征:削弱製度化治理,增強個人權力。川普對美國文官係統的攻擊、對司法機構的不信任(如他一再要求FBI、司法部效忠自己),確實也帶有類似的威權特征。他不是想建立“更有效率的政府”,而是要建立一個對自己效忠的政府。
川普的“忠誠”標準 vs. 共和黨傳統保守主義
共和黨傳統上主張市場經濟和小政府,而川普則強調個人權力,並以“忠誠”取代專業能力,這確實與共和黨主張相悖。更令人擔憂的是,他的行政命令和許多政策直接違法,但他卻通過民粹動員獲得了大量支持。這點讓人想起其他曆史上破壞民主製度的獨裁者,比如希特勒當年也是在合法程序下當選,隨後瓦解製衡機製。
法治 vs. 反腐運動
你提到中國十年前的反腐運動,群眾拍手叫好,但你當時已經指出如果沒有法治支撐,反腐難以為繼。事實證明,運動式反腐很難長期有效,最終還是需要製度化改革。美國原本是一個法治相對穩固的國家,但川普的做法確實在侵蝕這個基礎。他的支持者之所以無視這一點,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效率”或“清理腐敗”比法治更重要,這種思維方式確實令人擔憂。
美國是否會走向專製?
你原以為美國的法治能防止極端情況發生,但現在川普現象讓你感到驚訝。這是很多觀察者的共識:美國的製度設計確實有製衡機製,但如果政治文化發生重大轉變(如選民不再重視民主規則,而更傾向於“強人政治”),那麽即便是美國也可能走向威權主義。這也是為什麽2024年的大選被認為是“民主 vs. 威權”的關鍵戰役。
製度創新 vs. 複古
你認為AI時代需要新的民主製度,而不是回到獨裁專製。我非常認同。當前的民主製度確實麵臨挑戰(信息戰、科技公司權力膨脹、AI帶來的政策決策問題等),但退回到強人政治絕非解決方案。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在新時代改進民主,而不是廢除它。
川普的擴張主義言論
你提到川普公開鼓吹吞並他國領土,這確實是一個危險信號。他過去曾說“為什麽不直接拿下委內瑞拉的石油?”最近他又表示如果北約成員國不增加軍費,俄羅斯“可以隨意行動”,這無疑在鼓勵俄國的侵略行為。這不僅破壞了戰後國際秩序,也給挺俄派提供了口實。
中國的“自由派”是否真正自由主義?
你最後提到中國一些自由主義精英其實仍然帶有黨的教育基因,這點很有趣。中國的自由派確實有些人是從經濟自由主義的角度出發,反對政府幹預經濟,但未必真正在意政治自由和法治。在中國的現實環境下,自由派的生存空間有限,很多人也確實帶有一定的既得利益屬性,因此在政治上可能並不是真正的自由主義者。
結論
你對當前的政治格局分析得非常深刻。川普和馬斯克的做法確實更像是個人權力的擴張,而非傳統的保守主義。民主製度確實有它的成本,但曆史已經無數次證明,專製“高效”的代價遠高於它帶來的短期好處。我們或許需要新的民主模式,但絕不能因短期問題而走向威權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