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是一部由賈樟柯導演的以作家為主題對象的紀錄片。偶然聽到這部影片的介紹,最激起我好奇心的是那些出現在熒屏上的作家的形象。看到過很多由他們寫的故事改編的電影電視,但關於他們自己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有著怎樣的生活經曆和心路曆程,一直都是通過文字了解居多,鮮少有機會從熒屏上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和印象。
出生於上世紀 50年代,60年代和70 年代的三位作家賈平凹、餘華和梁鴻是影片裏重要的敘述者,他們與已故作家馬烽的女兒重新回顧記憶中的塵封往事。賈樟柯說,他希望以作家接力的方式訴說大家共同的“中國往事”。
關於片名《一直遊到海水變藍》的由來,在影片的結尾處,餘華站在家鄉海鹽縣的海邊,說:“在我小的時候,看著這裏的大海是黃顏色的,但是課本上說大海是藍顏色的。小時候我經常在這裏麵遊泳。有一天,我就想一直遊一直遊,我想一直遊到海水變藍。”
整部電影由18篇鬆散的樂章構成,音樂很有特色。每章的題目都是兩個字構成,比如遠行,父親,母親。影片一開始講的是馬烽的故事,不很熟悉,采訪的人有很濃重的地方口音,又沒有字幕(不知是不是與我看的版本有關),我幾乎要棄劇了。幸而很快比較熟悉的賈平凹和餘華就出現了。
賈平凹也是濃重的西北口音,好在慢慢聽還能聽懂。賈平凹回憶了小時候二十多口人的大家庭在生活困難的時候的情景,那時侯他的媽媽和幾個嬸娘輪流做飯,每個媽媽輪班時都會偷偷給自己的娃盛一碗“稠飯“。而為了吃到鍋底的鍋巴,鏟子每次都被偷偷藏了起來。
喜愛讀書的他,曾“偷”了別人家的書拿回去讀。他父親被打成反革命之後,因為擔心兒子的前途受到牽連,第一次在兒子麵前掉下眼淚。那些年,賈平凹嚐盡了人間冷暖,世態炎涼。三十多歲的時候他因為工作來到了一個肝炎盛行的地區,因為當地診所消毒不徹底被傳染上肝炎,一病就是十幾年….
這幾個人裏最喜歡餘華的講述。當時讀他的《活著》,多次潸然淚下,那種沉重和壓抑感讓我再也不敢讀第二遍。沒想到生活裏侃侃而談的他,幽默風趣,多次逗得我哈哈大笑。
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他從小就有機會看大人做手術,在太平間裏乘涼,午睡, 對死的概念毫不陌生。我想他的作品裏經常安排人一個個死去,可能與他的這段經曆不無關聯吧。
從學校畢業後他不得不做了牙醫。他皺著眉頭說:每個病人都張著嘴,這是全世界最沒有風景的地方。他羨慕文化館裏的工作人員可以整天在外麵閑逛,萌生了也要成為文化人的念頭。
人生第一次投稿成功-北京的編輯約他到北京改稿子。出版社“嫌棄”他文章結尾有些灰暗,他說,隻要你能給我發表,我從頭到尾都可以給你光明。那次他在北京一待就是一個月,出版社給他報銷差旅費,他把所有能玩的地方都玩遍,直到再也找不出想玩的地方為止。回家後他順利調到了文化館,很快有人找他約稿,自己首次有了成了"名人”的感覺。
他講述的關於小時候讀書的一個細節,讓我特別有共鳴。那時候搞到的書,很多都是破爛不堪,去頭少尾。他說開頭那些頁少了關係不大,讀到最後總能搞明白。最怕的是那些沒頭沒尾隻有中間部分的,讀完之後心總是懸著,沒辦法自己開始給它遍結尾….:)
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的梁鴻是這裏麵最年輕的作家,曾出版《中國在梁莊》一書。她有著心酸、不忍回憶的童年和少年時光。她的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因為中風肢體行動不便,剛開始還能利用一邊的肢體慢慢地一瘸一拐地走一走,經常“無意”之中出現在她放學的路上。後來就完全不能活動了,每天像個植物人一樣躺在那裏,但意識是清醒的。每天早上孩子們上學前和她打個招呼,她的眼淚就會忍不住留下來。
那時梁鴻的父親自己承擔起全部養家和照顧孩子的責任,入不敷出,極其艱苦,連學雜費都交不起,隻好帶著孩子挨家挨戶去借錢。母親去世後,父親有一個相好,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卻容不得下這個繼母,直到她不得不自己離開為止。
長姐為母。母親去世後,梁鴻的姐姐挑起了照顧全家的重擔。早早上班掙錢,每月12塊的工資,自己隻花兩塊,剩下的全給弟弟妹妹買這買那,貼補家用。人雖生得漂亮,卻因為家庭負擔過重嚇走了很多小夥子,最後和同樣一貧如洗的一個小夥子結了婚。梁鴻仍然保留了很多那時大姐和父親的書信,每封信,他們都在討論家裏每個孩子的情形,還有永遠討論不完的如何省錢,用錢….
影片的結尾,梁鴻的十五歲的兒子出現了。這個在北京長大的少年,已經沒有多少故鄉的概念,也不像媽媽那樣會講河南話了。屏幕上梁鴻一字一句地在教兒子講河南話,這個鏡頭有點牽強,故土和鄉愁的感覺哪是這代人學說幾句家鄉話就能了解和感受得到的。
影片在幾個作家講述之餘,有很多在老人院、餐館、茶館、劇院、田間、火車和大街上拍攝的鏡頭和無名人物的大特寫,芸芸眾生,或垂垂老矣,或年輕氣盛;或四處奔波,或茫然四顧。我個人不是很理解它們和作家講述的故事的關聯,也許是隱含我們每個人都有類似的故事和命運?
的確,這三個作家的講述,很多次引起了我的回憶-這些回憶,有些是姥姥姥爺講給我聽的,有些是媽媽講給我的,有些是我自己的。
像我們這一代,父母那一代,爺爺奶奶那一代,都像餘華那樣,懷揣著一個藍色海水的夢,在黃色的海水裏遊了很久很久。當我們終於到達藍色海水的彼岸,回頭遙望,我們又看到了什麽呢?
時光荏苒,多少往事隨風而去,多少回憶像潮水一樣褪去,再也不見蹤影。潮水過後,那些像礁石一樣巍然屹立的,一定是那些給了我們最大情感衝擊的人和事。
就像梁鴻說的,在宏大的曆史敘事在私人情感麵前就是一個概念,對個人和家庭來說,曆史全部是由他們的情感經曆和個體感受構成-
“渾濁裏麵可能包含痛苦、包含了泥沙,但同時也包含了很多營養。黑暗會滋養你,痛苦也會滋養你,黑暗和痛苦都可能是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某一種新的力量。”
餘華說到關於海的部分,我想起了加勒比海的藍色,特別的湛藍,而美國的,甚至夏威夷都不夠那麽藍,尤其是弗羅裏達的。:)
聽說87歲高齡的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在《海水變藍》的北京首映式上感歎:“我年紀大了,平時看電影都會打盹,但這部電影沒有。別處的電影靠刺激,靠特技,靠明星,而這部電影不靠這個。厲害!”
查了下,關於作家,評論家們,在影片中有隻露了一下臉的蘇童、葉兆言、莫言等作家、評論家,以及沒有出現在電影中的黃永玉、王蒙、於堅、北島、阿城、楊煉、歐陽江河、王朔、林白、方方、劉震雲、馬原、韓東、朱文、錢理群、陳思和、陳村、韓少功、徐星、劉索拉、遲子建、鐵凝、張抗抗、金宇澄、王家新,好多都是熟悉的,真是一部不僅僅是關於村莊,文學,更是關於家庭,曆史和關於時代的巨作,因為中國當代文壇的半壁江山都出現在這部影片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