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時是理科生,一直忙著在數理化的世界裏摸爬滾打。出了校門很多年後看的閑書多是小說散文一類,對曆史的了解僅限於某些電視電影,初中學過的中國曆史和高中學過的世界曆史。這些年隨著歲數的增長,旅程的增多,對曆史的興趣越來越濃了些。畢竟自己以往的生活橫跨了兩大洲,在兩個文化和體製完全不同的國家各經曆了一半。有時就不僅會納悶:同樣是人,在為啥思考問題的方式差別如此之大呢?特別在疫情期間,兩國政府對疫情的處理和兩國人民對是否戴口罩是否打疫苗的不同反應,這種差別就更加昭然若揭。最近有空讀了張宏傑的《簡讀中國史》一書,覺得他在某些方麵解答了我的一些疑問。他的這本書,學術界上的嚴謹與否我無從知道,但讀起來趣味橫生,引人入勝,感覺很適合像我這種曆史背景比較缺乏的人去讀。
張宏傑認為秦漢以前的三代之治是後代知識分子最高的政治理想,天下為公,而後來秦漢一直到清都是由私心和私欲支配的政治,不能和前者同日而語。現代的年輕人推崇西方的騎士精神,實際上中國的春秋時期就是很純粹的貴族精神,典型例子比如宋襄公,拒絕在楚軍渡河時開戰,認為“不能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不能擒獲須發已經斑白的敵人;敵人處於險地,不能乘人之危;敵人陷入困境,不能落井下石…”,結果大敗。這其實也就是中世紀歐洲的“騎士精 神”。中世紀歐洲騎士打仗要遵守的行為準則是:第一,不傷害俘虜;第二,不攻擊未披掛整齊的騎士;第三,不攻擊非戰鬥人員,如婦女、兒童、老人。風度重於成敗,春秋時期是以“禮”為重,而後來的各個時代則是講究戰術戰略,講究“兵不厭詐”。縱觀後來的曆史,基本是國家或私人的私利為推動曆史前進的動力,所以這段曾經的貴族的曆史,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秦漢帝國和羅馬帝國一個在東,一個在西,那個時代也不可能有什麽交流,卻有很多奇怪的相似和共鳴。比如它們的誕生僅僅相隔三年。兩個帝國的壽命也差不太多。從秦始皇統一天下(前221年),到東漢滅亡(220年),一共是441年。而從公元前27年奧古斯都成為皇帝,羅馬由共和國轉為帝國,到西羅馬帝國崩潰的476年,羅馬帝國總共存在了503年。兩大帝國的壽命隻差了幾十年。兩個帝國在領土麵積和行政區域方麵也很類似。讀到這兒想起來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軸心時代”。不約而同的,世界各地出現了那些對後世造成巨大和長遠影響的思想家和聖賢人物,如中國的孔子和老子,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以及印度的釋伽牟尼等。俗語說,亂世出英雄,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為什麽亞洲人通常重視權威但西方人更容易挑戰權威?中國是半封閉的,由青藏高原、草原、沙漠、長城圍起來。被圍起來的這一大塊腹地,土地很肥沃,非常適合發展農業和定居。而農業知識的積累與經驗有很大的關係,所以長者通常受到尊重,而當別的國家從“祖先崇拜”跨入“宗教崇拜”時,中國一直沒擺脫“祖先崇拜”。古希臘是個半島,非常開放,糧食不能自給,卻盛產橄欖油、葡萄酒和羊毛,所以海上貿易是很重要的活動。曆時幾個月的航海活動老人體力不支,年輕人成了主力。所以希臘人崇尚展示青春和力量的體育運動。與重“權威”的中國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更重“契約”和“平等”。這兒讓人深思的另一點是與西方的“重商”相比,中國曆史上卻曆來“輕商”。很少有國家如同中國這樣,用“士農工商”的排位,將商人列為社會等級的最低一等,並且在生活享受標準、子孫讀書就業等方麵進行公開性的歧視。
從秦漢到明清,導致頻繁不斷的改朝換代和政權更迭的最多的兩個原因,一是農民起義,一是外族入侵。農民起義在世界範圍內實際上並不多見,世界上隻有中國和受中國文化影響極深的越南和朝鮮有此現象。張宏傑認為認為政府對老百姓的過度汲取和沒有福利保障,是中國社會循環性崩潰的主要原因。不行動就會餓死,農民們隻有魚死網破,實施起義。相比之下外族入侵是世界範圍的現象。秦漢,隋唐,元明清都是由邊緣地區的民族實行了統一。曾經強盛的西羅馬帝國也是由蠻族日耳曼人的入侵而分崩離析。而相比之下因為西方農奴製下農奴受契約保護,負擔要遠比中國的農民穩定。
工業革命為什麽沒發生在中國而是發生在了英國呢?張宏傑認為,“中國過於強大的中央集權製度、對產權保護的不力、過高的交易成本(如賦稅太高,官僚體係通過腐敗汲取過甚等)、法治的不完善,都是資本主義的嚴重障礙。” 與中國相比,英國卻有一個軟弱的君主政權和強大的議會,自治的傳統,還有昂貴的勞動力,這些都促進了工業革命在英國的蓬勃發展。西方中世紀的自治城市精神是“自由”,而中國古代城市精神是“控製”。
這本書介紹了一些鴉片戰爭的前前後後,有些細節讓我頗為震驚。英國人本來隻是想為自己做生意鋪平道路,當時英國使團訪華的使命是與中國建立有史以來第一個正式的外交關係。誰知一層層背景和文化巨大差別引起的“miscommunication”,使事態向另一個方向發展。首先清朝官員要求英國使臣入鄉隨俗,必須要行三跪九叩大禮,遭英國官員拒絕。乾隆因此不爽,拒絕英國使臣的講解。當時英國人帶了很多“高科技產品”,想全力向乾隆展示一下西方世界的發展水平,沒有講解乾隆自然完全體會不到英國的先進,因此對英國使臣提出的兩國平等交往、互設大使館等要求一律駁回,徹底關閉了溝通的渠道。通過此次來訪,英國驚訝於清政府整齊劃一的中央集權統治,更對它的閉關鎖國和經濟落後了如指掌,鴉片戰爭才逐漸被提到日程上來。反觀日本,在美國人的軍艦開進江戶灣後,日本立刻同意開放港口,和美國通商。日本近代化的進程由此開始。迅速和成功地在西方的威脅麵前做出機敏的反應,專心致誌地學習西方,短短40多年,日本就從一個小國搖身一變為世界強國。
書中提到的中國的“麵子社交”也讓我感受頗深。曆史上漢武帝和明朝政府都有為了麵子好看,花錢讓其它國家來朝貢的經曆。《天津條約》簽訂後,當時的鹹豐皇帝因為其中的一條“西方國家可以派大使駐在北京”坐臥不安,原因是他們不會給他下跪,就讓他顏麵掃盡。他因此差點兒花錢買麵子-取消所有關稅,隻要他們不進京的決定,幸而被群臣勸阻。想起來每回國時經常看到的看起來富麗堂皇的政府大樓。有些學校外觀也是建得非常漂亮,走進去卻是空空如也,卻這少那。媽媽也經常感歎說美國這邊的學校外觀上毫不起眼,走進去卻是一應俱全,各種教學用的材料道具應有盡有。麵子是給別人看的,還是多重視一下“裏子”才能真正把錢用在實處。
書中提到的另一件我印象很深也莞爾的一件事是北京的公廁最初是因為八國聯軍的侵入而開始的。八國聯軍初進城時,城裏到處都是黃金萬兩,惡臭難聞。不堪忍受,他們開始了一係列的整治工作,包括清理垃圾,修建公廁。文中說,”當然,不論如何,這些變化絲毫不能減輕八國聯軍的罪責,不過西方衛生文明傳播到中國,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衛生條件,降低了城市傳染病發生率,這也是民國年間人口增長的一個重要背景。”
到了晚清,中國的知識分子驚訝地發現他們理想中的三代之治”居然可以真的實現,不過地點卻在“蠻夷”之國。晚清的某些政府官員參觀了歐洲和美國的議會、學校、監獄、醫院、街道等地方,他們認為西方的選舉製度,教育的高度普及,監獄和醫院處處以人為本,全都符合三代的政治倫理和精神。這種觀點,在晚清時被大多數知識分子所接受。張宏傑認為他們的觀察和言論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很大的片麵性,隻盯著別人的長處而忽視了短處。這一點作為在西方生活了幾十年的我們最為了解。這幾年的選舉鬧劇以及出其不意的疫情的爆發,充分說明不管哪一種製度,在有自己優勢的同時,肯定也都有自己的弊端。
在結語中,張宏傑總結了兩點:1. 中國大一統郡縣製下,官僚係統極為發達。而歐洲封建體製下,自治社會傳統一直沒有中斷。這就造成了傳統中國社會整齊劃一的一元化結構。2.中國的中央集權受到的約束很小,而後發展起來的歐洲的中央集權受到重重社會力量的約束。中國傳統王朝的優勢是能夠集中力量,但同時造成了皇帝一個人不靠譜,全天下都要跟著倒黴的現象。同時他也肯定了儒家精神的強毅進取,認為中國人個體存在著強大的競爭力。中國的曆史、文化和地理,決定了它的大一統趨向。在大一統的框架下我們應該可以吸收全人類的文明成果,充分激活整個社會的活力,在每個人更幸福的基礎上實現國家的更強大。
他在談到土耳其和拉丁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遭遇的挫折和失敗時有這樣一段話,不由讓我想到了最近阿富汗的局勢,不禁心有戚戚-
“之所以在這麽多國家遭遇重重失敗,是因為非西方世界的現代化動力並不是內生的,而是被移植的,這種移植過程遠比人們想象的要更為艱苦,並且成活率很低。除了製度原因之外,現代化還需要有文化土壤。”
一本書不知不覺讀完了。把枯燥無味的曆史寫得生動有趣,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雖說曆史知識都是人書寫和傳承下來,免不了有失客觀公正,帶有主觀的影子。但曆史也總是一麵鏡子,在鏡子裏我們可以更加看清自己,從而做更好的自己。我想在以後的生活裏,肯定會有某些時候,腦子裏會突然閃出書中的哪一句話。我想我肯定會經常回來翻一下這本書的。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433/202108/30090.html
來源。該怎麽認識中國人自己,陳寅恪先生說中國人像羅馬人。希臘自由城邦時期,自由與混亂;馬其頓統治時期,屈服與混亂;羅馬帝國時期,屈服與秩序。羅馬人和中國人“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心態是很契合的,這才是中國特色。“天下為公”值得推敲,說起來很偉大高尚,但實際執行起來卻顯得少了地氣,海市蜃樓一般,人間兩千多年也不見理想國影影。
好博文,謝謝分享,祝好!
同意麥子,“百合的書評已經跨到曆史領域了,張宏傑有特點,用小說和散文筆法寫曆史,上過百家講壇。這本書沒讀過,中西對比非常有意思,謝謝百合好介紹。”
艾瑪,我也看成張文宏了!
和有錢人擠一個沙發,興奮得小心髒亂跳啊,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