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普拉讀書俱樂部2019年推薦的暢銷小說,獲普利策獎的Elizabeth Strout寫的《Olive Again》,我隻聽了第一章就進入了故事,整本書語言生動,淺顯易懂,就是兩個鄰居你一句我一句東家長李家短地話家常的感覺,非常真實;但每個故事裏又都有戲劇化的悲喜劇情節,讓人震撼。
這本書的一開始olive的第一任丈夫已經去世,兒子在紐約做足科醫生,結過兩次婚,有四個孩子,但其中隻有兩個是親生的。頗有桃花運的Olive在七十幾歲的年紀和在哈佛執教退休後搬到緬因的Jack走到了一起。Jack的太太幾個月前也剛去世,唯一的一個女兒住在加州,是同性戀,Jack為此曾兩年沒和女兒說過一句話。兩人走到一起的原因一是因為老伴都剛去世,另一個是自己的孩子都恨自己。
Olive是一個不尋常的女人。她住在Crosby, Maine, 退休前是一個性格直爽脾氣火爆的數學中學老師,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絕不矯情。她的丈夫溫和忍讓,兒子內向敏感,在那個家裏,她是絕對的強勢,從沒說過抱歉。她以自己的方式愛著丈夫和兒子。
Olive性格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幼時和母親不融洽的關係以及父親在她三十歲時的突然自殺,作者Elizabeth Strout似乎對人們感情的缺失有一種特別的敏感。她曾經教過的現在住在附近的幾個學生有各種心理問題和健康問題,她對他們有一種特別的關愛,總是想和他們多聊一聊,盡力幫助他們。對外人,Olive確實不乏熱心腸,需要時總是出手相助,比如她應邀去參加一個baby shower,最後的結果竟然是在自己車的後座給孕婦接了生。
這本書由13個不是緊密連接的小故事構成,這裏麵olive在幾個故事裏是主角,在其餘的故事裏則隻是被提及,或者一閃而過。包括上麵一筆帶過的幾個故事,我在這裏再選兩個印象比較深的兩個故事聊聊-
Motherless Child-Olive的兒子Christopher終於帶著第二任妻子Ann和四個孩子從紐約來緬因看Olive,作為奶奶的Olive竟然連早飯的牛奶和cereal都沒準備,氣氛有些局促。雖然和兒子關係並不融洽,Olive很享受和兒子單獨在一起的時光,兒子一直和她絮絮叨叨些極為平常的小事,她都覺著可以幸福地一直聽下去,直到天亮。她看著自己的兒媳就不很順眼,特別看到她在廚房裏毫不顧忌地給baby喂奶,那喂奶的家夥又大又突兀,讓她反感。直到後來聽說Ann的媽媽最近剛去世,她才對她產生了惻隱之心。在兒子臨走之前Olive提起了要和Jack結婚的消息,兒子大怒,指責她讓自己來的目的就是為自己得這件私事而已,這時候Ann在旁邊對老公一頓怒斥,罵他幼稚如兒童,Christopher 立刻俯首帖耳認錯。看到這一幕,Olive不禁想起自己以前多次在眾人前斥責自己老公Henry的情景,她意識到兒子找這樣一個老婆以及兒子和自己現在的生疏全是因為自己以前的所做作為而起。那一刻,她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失敗。
Exiles-事業有成的Jim和太太Helen從紐約回緬因老家探親,看望仍然住在這兒的弟弟Bob、弟媳Margaret和妹妹Susan。因為Helen和小姑子向來不和,於是兩口子分頭行動。兩個妯娌Helen 和Margaret去逛市場和藝術展,倆兄弟Jim和Bob則去看望自己的妹妹Susan。這邊倆妯娌開始尚能談笑風生,不久,從來不喜歡紐約、覺著從紐約來的有錢嫂子處處顯擺的Margaret越來越失去耐心,開始出言不遜,受到刺激的Helen開始借酒澆怒,直到喝得酩酊大醉,導致從樓梯上滾下,毀了容並摔斷幾根肋骨;那邊難得坐在一起聊天的兄妹三人不自覺地回憶了很多童年往事,包括兄妹幾個在玩耍時Jim曾無意之中發動了汽車,結果導致在車道上幹活的父親意外喪生,而這也成了他們兄妹幾個永遠的夢魘和愧疚。一時親近的手足情還讓Jim忍不住在弟弟和妹妹麵前表達了幾句自己對老婆的不滿,但在回來的路上重新回到現實的他又趕緊給自己老婆打了園場。
Elizabeth Strout在緬因長大,有趣的是她在文中多次拿紐約大都市和緬因小漁村對比,紐約客瞧不起小漁村的偏僻落後,緬因的鄉下人不喜歡紐約的熱鬧和繁華。她對自己家鄉的這些小人物的種種心理刻畫得如此惟妙惟肖,讓讀者覺得他們就生活在自己身邊,甚至就是自己,不自覺地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隻是她的筆下似乎有太多的悲涼和無奈,倍受父母冷落的孩子,婚姻中的外遇,遭受家暴的女人,各種意外喪生的男人,衰老,寂寞,疾病,死亡,這一切讓人心痛和窒息。她的風格讓我想起張愛玲的《金鎖記》和《半生緣》,還有餘華的《活著》。很多作家更鍾情於悲劇,是因為悲劇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嗎?但不管身在何處,她也強調,人們需要優雅地活著-
“I think our job--maybe even our 'duty'--is to--To bear the burden of the mystery with as much grace as we can.”
文章的結尾,八十幾歲的Olive第二任老公也去世了,她自己身體狀況不斷下降,放棄了開車和獨立生活,不得不住進了老人院。盡管隻在十幾年前她去老人院探望朋友時還說,”如果哪天我不得不住進這個難聞的鬼地方,還不如有人拿槍把我崩了算了”。仍然個性十足的她在老人院交了一兩個同病相憐的朋友不停地回憶過去,也不得不開始使用老年紙尿布了,終點不可避免地越來越近了。作者這樣回顧她的一生-
“But it was almost over, after all, her life. It swelled behind her like a sardine fishing net, all sorts of useless seaweed and broken bits of shells and the tiny, shining fish—all those hundreds of students she had taught, the girls and boys in high school she had passed in the corridor when she was a high school girl herself (many—most—would be dead by now), the billion streaks of emotion she’d had as she’d looked at sunrises, sunsets, the different hands of waitresses who had placed before her cups of coffee— All of it gone, or about to go.”
一向風風火火的Olive在生命的盡頭似乎對這個世界多了一絲憐憫和寬容,對別人,也對自己。恍惚之中她覺得,“I do not have a clue who I have been. Truthfully, I do not understand a thing.”
看完這本書有些傷感的同時意猶未盡,忍不住想去了解olive的前世今生,正當壯年、生龍活虎的Olive又是怎樣的一種彪悍呢?去找出作者若幹年前出版的同是暢銷書的《Olive Kittredge》,發現還有同名改成的HBO電視短劇,Olive竟然由大名鼎鼎今年剛獲奧斯卡女主角的Frances McDormand扮演。有興趣的同學且聽我下回分解:)。
淡淡感傷,想起看完《活著》,我好多天心裏都覺得堵的慌,電影沒敢看:)
問候Lily,長周末愉快!
當年生龍活虎的Olive也有晚年老了弱了的時候,也會住進老人院,想想老人是真的蠻可憐的。
是啊,我也這麽想,你看世界名著,大多是悲劇,悲劇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